在中國歷史悠久的文化中,“平衡之術”往往會成為古代中國一些有作為的君主用來穩定朝局的一種手段。 喜歡看歷史劇的朋友都知道,往往朝廷裡有一個“索額圖”,就會有一個“明珠”;有一個“和珅”,就會有一個“紀曉嵐”。大家在追捧這些優秀的歷史劇時,不僅被當朝君主的英明果斷、足智多謀所折服,而且當時朝局的黨爭也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但熟悉歷史的朋友都清楚,並不是所有君主都有能力駕馭“平衡之術”,也不是所有朝代都適用於它。因為“平衡之術”往往需要一定的時空背景,如果在任何時候都使用它,不僅朝局容易動盪,而且還會造成“一家獨大”。
就拿少年天子康熙來說,由於他繼位時,年齡較小,當時的朝局屬於臣強主弱型的,並且還有藩鎮割據、臺灣尚未統一、蒙古噶爾丹虎視眈眈的內憂外患,他只能仰仗顧命四大臣的施政決策。由於朝政長期被顧命四大臣把持,少年的康熙皇帝有時難免會受到權臣的威脅,但他只能忍氣吞聲,因為那時的時空背景不允許他使用“平衡之術”,他也沒有能力使用“平衡之術”,否則不僅他自身性命難保,還會造成天下大亂。等到康熙皇帝親政後,那時他的羽翼已初見鋒芒,才為扳倒鰲拜、平定三藩創造了有利條件。後來在統一臺灣、平定噶爾丹時,康熙皇帝已歷練成一個智勇雙全、慧眼識人的天子,所以才能駕馭“索額圖”和“明珠”的黨爭,無論他們怎麼陰險狡詐,始終擺脫不了康熙皇帝對他們的控制。
這時“平衡之術”就是穩定朝局的最佳方案,因為無論下面的大臣怎樣的結黨營私,皇帝永遠是最大的受益者。後來他的孫子乾隆皇帝也效仿他的“平衡之術”,雖然乾隆皇帝本人有“十全老人”的稱號,後世也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但乾隆皇帝對於朝局的放縱,以及不思進取的封建思維,也造成了清帝國由盛轉衰的事實。現在在職場中,很多老闆也喜歡使用“平衡之術”,的確“平衡之術”有時會讓下屬無法欺騙老闆,也會促進大家工作的積極性,但不是任何公司都適用於“平衡之術”。比如創業公司就最忌諱使用“平衡之術”,因為公司初定,人本來就不多,戰鬥力也不是很強,如果從一開始就製造複雜的人際關係,不僅公司難逃倒閉的風險,而且老闆本人也會在業內留下不好的名聲。在公司的初創階段,最合適的用人制度就是讓某人“一家獨大”,雖然有時“一家獨大”會存在一定的風險,但“兩害相比取其輕”,“一家獨大”可以讓公司的一些骨幹分子集中精力打“保衛戰”,等到公司做大做強後,再使用“平衡之術”也不遲,不然最壞的結果就是大家抱著一起死。
我們都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超大規模的公司無論是從企業經營的角度,還是用人管理的策略上,都不得不使用“平衡之術”。因為對於動輒上萬員工的企業,老闆本人肯定不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瞭解每一個人的所作所為,這時高層、中層、基層的組織架構就應運而生了。雖然現在大部分公司都宣導要實行扁平化管理,但往往基層的聲音想要反饋到最高層還不是那麼容易,一般在中層幹部那裡就被淹了。所以現在很多大公司都有審計部門,這也算是老闆的嫡系部隊了,但審計部門往往查不出基層部門的潛規則或貓膩,這時就需要各部門之間互相監督和揭發。雖然這樣做對於個人可能會遭受一定程度的損失,但卻使整個公司的用人生態變得風清氣爽。大公司最忌諱的就是“一家獨大”,某些老闆有時可能出於信任,把大部分決策權都交給一兩個人,或是自己退居二線,把權力都賦予給中青年領導。我想這樣做無論是從企業管理,還是從人性本身的角度出發,都不是明智之舉,因為權力往往會使人利慾薰心,也會使一個本來忠於職守的領導而妄自尊大,這些年很多老闆不都是因為過於放權而被董事會攆走了嗎?
古往今來,“平衡之術”一直是帝王們熱衷的馭人之道,用得好可能會高枕無憂,用得不好就會丟掉江山。我想在職場上,“平衡之術”只是公司最高決策者用來更好的管理團隊的一種手段,並不是為了刻意整人,或是排除異己。“平衡之術”也是一把雙刃劍,有時“平衡”不僅會讓公司兩派的領導進行明爭暗鬥,而且還會造成領導帶著各自的小弟互相鬥,這樣公司不僅會出現相互推諉的局面,還會在一些重要關頭互相掣肘,從而不利於公司的發展。其實無論是“平衡之術”,還是“一家獨大”,除了有一些客觀的時空背景因素外,主要還是取決於公司最高決策者的用人能力,以及公司的行政制度。如果想揚帆遠航,就必須擼起袖子加油幹,什麼用人之道和管理策略都必須依附於公司的整體利益之下。
閱讀更多 華容五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