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豐碑:隴上英烈——武治安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庚子年的清明節即將來臨,回顧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多少優秀中華兒女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為了國家的和平統一,為了今天的幸福安定,不惜赴湯蹈火,捨身取義,用他們的浩然正氣和崇高理想,描繪了光彩奪目的雄渾畫卷!此刻,讓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緬懷革命先烈志士仁人,追思他們為國為民的高尚情懷,傳承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以此來表達我們的無限敬仰之情。

緬懷英雄、銘記歷史。

歷史的豐碑:隴上英烈——武治安


武治安(1915—1948)原名兆有,靖遠縣永新鄉人。1934年就讀於省立一中,加入蘭州“同仁消費合作社”。1938年1月,甘肅青年抗戰團靖遠青抗分團成立,任副團長。同年7月赴延安,進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大畢業後,在八路軍358旅司令部任見習參謀,後任參謀、司令部偵察科長。在大同北關戰役中頭部負傷,受到毛澤東主席親贈金花獎勵。1946年任解放軍714團參謀長,隨軍轉戰於張家口、石家莊、綏察等戰場。1948年2月,在宜瓦戰役中不幸中彈犧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