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考縣國土綠化邁上發展“快車道”水清 樹綠 乾淨 有序

3月31日,在市委常委、蘭考縣委書記蔡松濤和縣長李明俊帶隊下,蘭考縣分兩路組織開展2019——2020年國土綠化觀摩活動。在該縣16個鄉鎮(街道)觀摩點,呈現在觀摩人員面前的是溝渠清澈,綠樹成蔭,一排排新栽的樹木是那麼的乾淨、有序。記者也從該縣林業部門瞭解到,近年來,該縣深入踐行習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堅持鄉村振興的總體目標,以宜居鄉村為目的,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大力開展國土綠化工作,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發展,全力打造水清、樹綠、乾淨、有序的森林蘭考。2019年10月,該縣成為我省第一批森林城市。

強化組織領導 及早謀劃實施

2016年以來,該縣高度重視國土綠化工作,及時調整蘭考縣綠化委員會和蘭考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指揮部成員單位名單,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主任、雙指揮長。縣政府每年多次召開國土綠化專題會議,組織發改、財政、林業、農業、交通等部門及16個鄉鎮(街道)規劃造林綠化工作。同時,該縣每年搶抓有利造林時機,於9月初開始國土綠化規劃設計,10月份開展土地流轉、土地平整等造林準備工作,11月初至12月中旬著手冬季造林工作,快速掀起造林高潮,於土地上凍前完成全年造林任務的70%以上,為第二年開展春季造林工作爭取大量時間。

一年一個主題 全域綠化提升

為全力打造貫通城鄉的森林網絡,2016年以來,該縣每年突出一個主題抓綠化。從城區綠化到廊道綠化、到河道綠化、到城市圍村林綠化、再到今年的鄉村、庭院綠化。打造都市生產、生活、生態圈,建設美麗城鄉,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確保實現綠色貫通城鄉、生態成果共享、村集體經濟全面提升。2019—2020年,圍繞“四帶”“六廊道”( 產業示範帶、美麗鄉村生態帶、黃河生態帶、森林公園生態帶;嶽侯線、S216、孟馬路、G240、蘭曹路、蘭趙線)等重點工作,規劃建設“兩帶”沿線村莊綠化203個,廊道提升281公里,建設綠島11個、森林鄉村及特色小鎮45個,鄉村遊園綠地216個;黃河生態帶新造林1083畝,綠化提升點位13個,160畝;發展經濟林1萬畝,苗木產業2萬畝,發展林下種植2萬畝。

強化管護責任 確保造林質量

該縣將國土綠化與脫貧攻堅相結合,建立健全林木栽後管護長效機制。強化管護責任。各鄉鎮(街道)人大主席作為造林綠化第一責任人,從建檔立卡戶和邊緣戶中選聘美麗家園管護員2592名,負責鄉村綠化管護工作。(人員配備標準:縣級以上廊道2人/公里;鄉級道路1人/公里;村級道路2公里/人;高速2公里/人;村內公共設施,1000人以上村莊,配備2人;1000人以下村莊,配備1人。)加強技能培訓。邀請河南農業大學錄製樹木修剪管理技術視頻,舉辦常規樹木整形修剪培訓班集中學習和現場實操,切實提高管護人員工作技能。病蟲害防治。對全縣所有幹道、節點泡桐叢枝病病枝予以剪除,提升景觀效果;結合蟲情規律和林木檢疫,科學開展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保障生態建設成果。

發展綠色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該縣將國土綠化與產業發展結合,大力發展林苗一體化,通過三年培育,全縣廊道已出圃苗木116萬餘株,用於去冬今春綠化用苗,實現大樹進城,小樹入村;苗木銷售所得全部歸村集體所有,全面消除村集體經濟為零的現狀。同時,積極開發苗木銷售縣外市場,已銷往江蘇、山東及周邊市縣大規格泡桐苗木40.8萬株,切實增加群眾收益;充分利用林下空間,種植油菜、連翹、中藥等經濟作物,實現集體經濟增收。

據介紹,2016年至今,該縣已完成造林15萬畝,植樹2000萬餘株,林木覆蓋率達到30.15%。其中,完成縣級以上廊道綠化592公里,縣管河道綠化154公里;高速綠化49公里,環城綠化2.6萬畝,沿黃廊道綠化提升1200餘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