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好文章,這三個方面必須要知道

一、別人提筆妙筆生花,自己提筆霧裡看花。不會寫也寫不出,問題出在哪?

自媒體時代的來臨,寫作不再只是專業作家的“特權”,只要願意寫每個人都是作家,事實也證明,有的人在寫作這條路上已經開出了屬於自己的花,也很多人在看完網絡上發表的文章發現大都簡潔而短小,讀起來通俗易懂,文筆也沒有多麼的出眾,不少人都會有:“這寫文章也不難。自己也能寫,” 的感覺。

於是有模有樣的動手寫起來,在開始寫之前,腦海裡種想法,情節,好像有好多的東西可以寫,但真正坐下來想寫的時候,卻一個字也想不出來,什麼都想寫,卻又不知道從何處下筆,最後就算寫出來了也是記流水賬一樣,自己都不知道想表達的是什麼。

他人思如泉湧,自己每寫一個字都“搜腸刮肚”這是為什麼呢?原因也許有很多種,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瞭解寫作的思路與技巧。所以就算你的想法再多,故事再好聽,不懂得寫作的重點與技巧,就難以寫出主題分明、邏輯清晰的文章。這樣的文章又怎麼會生動和有可讀性呢?

二、寫作是門手藝活,學會技術最重要

美國科幻作家厄休拉.勒古恩說過:

“我不準備把寫作當作自我表達、治癒療法或者一種精神歷險來探討。它可以是這些東西,但首先,它是一門藝術,一項手藝,一種創作。”

既然寫作可以是一項手藝,那必然會有應用的技巧,想精通這門手藝,首先要對這門手藝做深入瞭解,學會技巧反覆練習。技巧練紮實了,寫的東西就不會差,寫的越多就會越寫越熟練,寫出簡潔又邏輯清晰的好文章是早晚的事情。

下面我將以拆解文章的構成的形式來呈現三個方面的內容:為什麼要進行文章選題、主題定位和輸寫角度的定位;取一個好的文章標題的重要性;文章的框架對正文內容填充有哪些作用,這三個方面是能否寫好一篇邏輯清楚的文章的主要因素。

想寫好文章,這三個方面必須要知道

三、讓你寫作邏輯變的清晰的三個要素:

也許你已經知道了,一篇完整的文章是由:開頭,中間(正文)結尾三個部份構成的,三者缺一不可,平時寫文的時候也是按著這個思路去寫的,可為什麼有的人可以快速寫完一篇主題明確,邏輯清晰的文章,而有的人花了很長時間才寫出來的文章卻是沒有觀點,主次不分呢?這主要是因為在寫文章前,沒有明確文章的具體方向、寫作重點和角度的切入。

01、 第一個要素:確定文章選題、主題定位、切入角度——理清寫作思路

文章選題:文章的寫作方向,是寫故事文還是觀點文或說明文等;

文章主題:文章想要傳達的信息或思想(觀點);

切入角度:想通過哪個方面來描述和表達主題。

【舉個例子】你打算寫一篇介紹蘋果的文章,打算用故事的寫法,還是報告的寫法(確立方向), 想通過文章介紹蘋果的口感,還是營養價值(明確主題),是想通過蘋果的葉子,果皮還是果肉來描述主題(切入角度)?

但是很多人在寫文章的時候,習慣性的提起筆來就開始寫,沒有仔細分析過文章的寫作方向,文章想要表達的主題,當然也就不會考慮文章的切入角度 ,經常寫著寫著就不知道怎麼寫了,或是寫了一大篇到最後不知道表達了什麼?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一定要養成在寫作前列大綱的習慣,具體的操作步驟是:

(1)把心裡想寫的內容寫在紙上,能寫多少就寫多少,寫完後再看看那些相似的,把相似的進行整合,再從中選一條自己最想寫的;(明確方向)

(2)確定方向後,再問自己,通過這個方向或寫作的過程自己想表達什麼,也要一個個寫出來,再從中選一個自己最想寫的(是寫蘋果的感口,還是營養價值 )這一點很重要,直接關係到文章的切入點;(確定主題或觀點)

(3)結合主題,選擇文章的切入點(是從蘋果的皮,還是肉寫)這直接影響到你尋找素材的方向。

文章選題、主題定位、切入角度是一篇文章的中心軸,只有確定了這個中心軸,緊緊圍繞中心軸展開內容的構建,同時注意詞句的應用,儘量做到用詞簡潔,文章才會層次分明、邏輯清楚。

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還是寫不出生動文字,但至少你懂得了文章的寫作思路,這樣寫出來的文章也不會太差,還可以把方法應用到日常工作當中,如公司文件的擬寫,通知發佈,會議記錄,都可以用上這種方法。

想寫好文章,這三個方面必須要知道

02、 第二個要素:取一個好的文章標題——提升文章的第一印象

文章的標題就是一篇文章的門戶,一個好的文章標題可以帶來兩個方面的好處:

(1)一個好的標題,可以更好的規範寫作者對於正文的填充,當文章的選題、主題、切入點都確定好的時候,文章標題也就“呼之欲出”了,文章標題與正文息息相關,如果標題選對了,後面的正文差不多也有了雛形。就像我們小時候寫作文的時候,都是先有一個標題再寫正文,如果沒有標題可能會導致文章內容越寫越寬,偏離文章的主題,標題的確立又利於文章的內容緊靠主題。

(2)好的標題可以提升文章的點擊率,互聯網時代,提倡的是“快餐式”閱讀,讀者是否願意點開你的文章進行閱讀,首先看的是“眼緣”,在海量的信息資源下,如果你的標題不夠有亮點,有吸引力,讀者點都不願意點開,你的文章內容寫的再好又有什麼用?

標題如此重要,那怎樣才能給文章起一個好的標題呢?可以嘗試以下幾個方法:

(1)抓住人的心理(痛點):利用人的本能和行為慣:

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隱患,但因為某些原因一時間又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如果你想寫的文章恰好可以為大家提供一些方法和經驗 ,那麼你可以為圍繞內容定一個比較直接,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解決問題的標題;

(2)提問式標題:引發讀者的思考:

給標題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探密心裡,和參與感,提問式標題有多種格式1封閉式提問,無需引發讀者過多的思考需用回答“是或否”;2開放式提問:可以引起讀者無限的想象,有很多不同的答案,這類標題更能引起讀者的參與,但是應用的過程中要注意問題的嚴謹性;3求助式,讓讀者看完提供方法,這也是與讀者很好的互動方式 。

(3)講故事:以故事的形式開頭

類型的標題一定要體現出故事的這點,你的文章內容中,有哪些文字是可以抓住讀者眼球的,或是帶有懸念的,讓人想一探究竟。

除了以上幾種方法外,還有反差式標題法:利用兩個對立的詞語作對比,產生讀者的感官衝擊力;引用數據標題法:給讀者一種文章有信息增量,和專業又簡單易懂的閱讀感,取文章的標題有很多方法,但一定要結合自己的文章觀點來取,不能文不對題。

總結一下自媒體時代的文章標題特點為:直觀、易懂、新奇、懸念等結合文章的受眾群體,是給媽媽看的,還是給男性看的,是寫要職場人士的,還是寫給家庭主婦的,這些都在考慮在內。

想寫好文章,這三個方面必須要知道

03、第三個要素:正確搭建文章結構——合理安排文章佈局

(1)文章的開頭:決定了讀者是否願意繼續讀下 去。

對於文章的開頭常見的有:用名人名言開頭、用經典的小故事開頭,或當下的熱點事件和影視劇中的情節來開頭,不論哪種方式,一定要做簡明扼要,現在代文篇幅只有2000字左右,如果一個開頭就佔據很大篇幅,那這篇文章肯定也談不上什麼深度。

這也是很多寫作者寫來與去就是寫不到重點的原因,總覺得開頭什麼都要交待清楚,其實有這樣的想法,還是因為沒有弄清楚文章的側重點。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開頭文字最多不能超過400字,只有刻意的去控制字數,才能促使自己在有限的文字寫出簡潔,直抒文意的開頭。

(2)文章的中間:整篇文章的“橋樑”,一篇文章的邏輯是否清楚,中間部份起主要作用,中間部份常見的結構類型有:

並列式:文章的佈局可以是故事和評論、故事和故事和評論、三者之間的關係是平行式的,順序可以任意調換不會影響文章的主題表達(多用於觀點文的輸寫);

盤點式:也稱為羅列式,就是多個觀點為一個主題服務,或把所有的方法一條條羅列出來解決一個問題(多用於乾貨類文章);

對比式:一正一反兩個不同的案例,兩個不同的結局形成反差,以此佐證一個觀點,(簡單講:正反兩個教材)採用這種文章結構讀者的自身感覺會更深,說服力更強。(多用於觀點文)

總分總式:拋出一下總觀點,中間再用一個案例來論證,然後再通過幾個案例進行論證,最後再次總結觀點,為文章開始拋出的觀點作呼應。(公文寫作)

文章的結構對整個文章的佈局很重要,不同的文章選題對於結構的要求也不一樣。觀點文的結構模式相對來說可以有多種,並列式,對比式,總分總式都可以,而總分總式也可以應用在公文寫作中:比文說大學論文、公司制度、商業方案,特點就是先說明一個觀點或再象,再告訴別人為什麼要做,怎麼作。最後再進行一次總結,在公文中應用總分總結構時,把中間的案例改為了為什麼,怎麼做。其理論是一樣的。

想寫好文章,這三個方面必須要知道

(3)文章的結尾:就像是一場晚會的“壓軸”,過程再精彩,結尾如果是希松平常,依然不會是片好文章

一篇文章的結尾作用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是想表達某一種情感 ,有的是為了總結一下全文,因此針對不同的作用,文章結尾也有很多種方法:

總結式結尾:

主要是針對前文的觀點或分享的經驗做一個全文的總結,讓讀者再一次加深對全文的印象;

用名言或金句結尾:可以提升整篇文章的格局,也印合了很多讀者愛好收集金句的需求,促使讀者收藏或是轉發;

號召式結尾:該方式充滿了正能量,目的是為子大家用積極的心態去生活和學習,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寫作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和積累的過程,但前提是要學會每一步基本工,瞭解文章的寫作技巧,弄清楚基本工學好學作技巧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不要去羨慕別人很容易就可以寫出好的文章,你在看到別人閃光的一面時,也許人家早已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裡努力了好久,也許我們現在還寫不出一篇文筆優美的文章,但是隻有掌握熟練以上的方法,想寫一篇邏輯清晰的文章並不難,能寫是一件好事,更是一件幸福的事,如果你願意寫,一定要在這條路上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