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最古老的1座報館,為“抗日”做過大貢獻,可惜已經被人遺忘

新聞的傳播和消息的傳播,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是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信息的交流和傳播有助於各地之間的聯繫。可能在今天,通過新聞、媒體、報紙、報刊等都能獲取到新聞。但對於當時的武漢來說,這家報館存在的意義可就十分重要。

這家英文楚報館創辦的時間是在清末時期,它將當時外地報紙報道有關武漢的消息,通過轉送到此來進行報道。在戰爭時期,不少關於武漢抗戰的消息,也從這裡傳至四處乃至國外。武漢淪陷後,該報為漢口唯一發行的英文報紙。

武漢最古老的1座報館,為“抗日”做過大貢獻,可惜已經被人遺忘

這座位於漢口勝利街的英文楚報館,有著上個世紀非常古典的建築風格。這座有著五層高的傳統建築,從外觀上看,結實中但又透露著復古。關於它的設計緣由還有一段歷史故事。當時武漢南湖遭到侵略,在當時是想被瞞下來。可是沒想到這一事實被一位洋人,也就是當時駐守在武漢的路透社的特派員知道了,於是以此為由要挾了當時負責此事的王佔元。迫不得已,為了掩蓋此事不被全世界知道,他被迫給了封口費。後來這筆封口費就用來修建了報館的這整棟大樓。

武漢最古老的1座報館,為“抗日”做過大貢獻,可惜已經被人遺忘

這座大樓於1924年建成,可能由於創辦人和設計者都是以外國人為主。使這棟建築的風格和設計都頗有外國風情。在整體設計的把握上,古希臘神秘風格主義的元素,全都投入和應用在建築之上。對於牆壁和窗戶的設計,大多走的是簡約大氣風。沒有太過於修建的華美,也是極簡的實用主義。符合了作為一個報社大樓的基調,十分簡潔但卻並不簡單。

武漢最古老的1座報館,為“抗日”做過大貢獻,可惜已經被人遺忘

但在1941年,日軍查封該報館,報社的全部財產也被沒收。它也無法再繼續發揮它傳遞消息的使命。經過了96年後,如今這座建築還停留在原地,在歷史上英文楚報的風評似乎時好時壞。可隨著那個歲月和那個年代故事漸漸的流逝,我們無法評判在當時,它所報道的新聞到底該作何評價。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在當時它的確是武漢市歷史最悠久和對武漢影響極大的一份報館。

武漢最古老的1座報館,為“抗日”做過大貢獻,可惜已經被人遺忘

在辛亥革命爆發之時,這份報紙還將各種消息和意義傳播到各處,不少保衛武漢的消息,都是通過英文楚報館傳遞全國以及歐美,為抗日做出了了大貢獻,使得大家對此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僅這一點的歷史價值,在那個信息匱乏的年代就值得被肯定。在戰爭年代依然堅持辦報。這份以傳播信息為責任的使命感,不得不令人佩服。

武漢最古老的1座報館,為“抗日”做過大貢獻,可惜已經被人遺忘

但這座建築以及英文楚報這份報紙的歷史意義,都十分具有價值,它在那個戰爭歲月傳達出的新聞精神,對如今正在蓬勃發展的新聞媒體,也有一定程度上的紀念意義。不忘歷史,方能前行。儘管現在這裡已經被改為母嬰中心,可是老一輩的武漢人仍習慣稱其為新聞大樓,這就是它的價值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