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兒逛商場什麼都要買,不買就打滾兒怎麼辦?

采苓子


小孩子特別喜歡新鮮的東西,特別是玩具,孩子家裡很多,但是隻要看著不一樣就會要買,不買就滿地打滾,家長往往會心軟,立即給買了,孩子知道這招很管用,所以會經常用。

家長覺得沒多少錢,沒啥關係,這不是錢多錢少的事,而是會把孩子慣出不好的習慣,這就不是小事了。如果大人要改掉他這種毛病,就堅持不買,就算滿地打滾也不買,他看著撒潑沒有用,這樣堅持兩三次,孩子知道沒用,就不會再要。

孩子對某一件東西的關注並不能堅持多久,你可以把他帶離這個地方,他一會就被另外的新事物吸引,早已搞忘了剛才要買的東西,這叫轉移法。只要他看著那玩具,你又打又罵都沒用的。


靈感如泉湧


曾經我也遇到過,現在已經完美解決,這個問題大概是我所遇到的最容易解決的育兒問題了。

為什麼她要打滾?

你需要明白不買就打滾的意思:

1. 表達不滿情緒;

2. 試探家長底線

3. 如果過去他用這種方式反覆得手,那麼這就是讓父母妥協的方式;

對待他的滿地打滾,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讓他們“滾”個痛快(按步驟):

1. 明確告訴他這樣是不對的;

2. 抱起他前往一個安靜的地方(最好是回到家裡的房間);

3. 陪在他身邊,確認他安全的情況下,隨便他打滾;

4. 當他體力耗盡,而你仍然堅定的時候,他就會知道這種方式無效,進而放棄這種方式;

5. 不要讓他自己再去找新方式,而是直接給他一個新方式:“這種方式是不對的,你想要可以好好地和媽媽說,告訴我為什麼要買它,嘗試說服媽媽。”

6. 跟他實際模擬一次,讓他實際體驗一次新的溝通方式、情緒表達方式。

7. 記得給他擁抱,給他親吻。我們只是冷處理他的行為,不是冷處理他的心。(此處是重點,此處是重點,此處是重點)

對待他逛商城什麼都要買,這僅僅是因為他並不知道規則,無論對他而言,還是對家長而言,沒有事先約定的就可以隨心所欲。

打個比方,默認情況下,我們去到圖書館會保持安靜,但對於一個從沒有去過圖書館的孩子來說,他並不知道我們的“默認”。

改變孩子什麼都要買的行為,其實只需要告訴他們我們此行的目的,他們需要遵守什麼樣的規則。

用我的實際案例來說,每當我要帶孩子去超市的時候,我會跟他們說:

我們要去超市買XX,這次我們會不會買玩具/糖果”,並且強調規則:“在超市裡,你們可以選擇自己推小車車(購物車),但是必須緊跟著我,不能亂跑。”

在配合上述兩點之後,改變孩子的這種什麼都要買的習慣,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你有打算給他買東西,或者你本意就是帶他去買他想要的東西,那麼你應該告訴他挑選的規則,否則你很容易會食言--你永遠不能預測到他會不會臨時變卦,會不會挑選遠超你支付能力的物品。

我所做的方式就是:“今天要帶你們去買玩具,在餐廳吃完午飯後就去(明確告訴他時間點可以省去你很多解釋、嘮叨甚至暴怒),你們有XX錢可以用,買什麼你們自己選擇,但是如果我覺得你挑選的東西是有危險的,那就不能購買。”

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我家兩個是幼兒園),他們當然不會計算,但我也沒有忽悠他們,幫助他們計算,告訴他們是否超標。

同樣的,我再舉一例:坐地鐵/公交車時。

出門前告訴他我們的出行方式,然後必須遵守的規則:不能在車上跑,沒位置坐要拉緊爸爸媽媽,有老人家我們就要讓座。

用這樣的方式,最長的距離,我試過獨自帶著他們兩,駕車大約兩小時回外婆家,全程沒有哭鬧,綁好安全帶,坐著安全座椅,一直鬼啊怪地到達目的地。


孩子不是不能遵守規矩,而是他們不能遵守隨心所欲更改的規矩,事先約定,他們就能很好的做到。

另外,用規則來懲罰、滿足他們,不要用你的意志來決定是懲罰還是滿足。


淅爸育兒記


你好,很高興可以回答您的問題。其實說到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會遇見這種情況。其實我們可以在出去之前和孩子談好條件,買玩具一次只能買一個。和孩子先好好溝通,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會理解的。我記得我哥哥帶我侄子去超市購物的時候就是用的這個辦法,每次出去之前都會和孩子溝通好。而我侄子每次去超市都會把所有玩具都掂量下,玩一會,然後選擇自己目前最合適的帶走。

因為如果之前不溝通好,遇見這情況真心不好辦。打一頓雖然可以解決當前情況,說句實在話,打在兒身上,痛在娘心上。這也不是解決事情有效途徑,畢竟商場那麼多人。都看在眼裡,嚼舌根人又多,咱們面子上也過不去。



趙椅平


前一陣子貓爸在網上看到的一個視頻,視頻中一個熊孩子正在滿地打滾的哭鬧,在旁邊不遠處站著一位女性,就是孩子的媽媽。

對於孩子的哭鬧行為,這位媽媽的辦法就是一動不動的盯著。

孩子就這樣哭了一個多小時,媽媽就這樣盯著一個小時,最後熊孩子哭累了乖乖的跟媽媽回家了。

對於這位媽媽的做法,網友們紛紛點贊,認為對付這樣的熊孩子就不能慣著,就算當時心裡痛,也要忍著,不然熊孩子以後會更過分。

對於在外面滿地打滾不起來的孩子,父母千萬不要做4件事情:不要說教,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是聽不進任何道理的

不要打罵,因為打罵並不能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反而讓孩子覺得父母不講道理;

不要走開,因為孩子可能會有危險;不要妥協,這條上面已經說,

如果父母因為心疼而妥協,那麼下次孩子還會這樣做。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採用轉移注意的方法,邀請孩子做一些他可能感興趣的事情,讓他忘記發脾氣。

等孩子情緒穩定了,再輕輕的抱著他,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並表示對孩子理解,當孩子宣洩完內心的不滿後,父母再跟孩子講道理,

告訴孩子亂髮脾氣解決不了問題,想要達到目的,要用講道理的方式說服別人。





草木青峰


孩子打滾的原因是隻要我耍脾氣,大人礙於面子,肯定會給孩子買。孩子只要一次成功他會每次都會這樣。如果大人不忍心孩子在商場哭鬧怕丟面子,給您的建議可以嘗試一下,在家和孩子事先說好,說去商場的時候一次只可以一件東西,如果能遵守規則下次去商場可以買兩件東西。如果什麼都要,那就什麼也不買,在商場孩子如果出現哭鬧,可以靜靜的看著他哭鬧,家長可以在旁邊自編自導的說哎呦,別看我孩子哭。那個人不許看,那個女的也不許看,還有那個老頭都不許看了。回後頭來告訴孩子,好多人都在看你,你要麼不哭,咱們買一個你喜歡的東西回家。要麼你就在這哭,爸爸或者媽媽得躲在一旁實在太丟人了。孩子小膽子也小,他會偷偷的用餘光看父母,如果看到父母真的要離開他,他會馬上把嘴巴閉上說,還是買一個喜歡的東西回家。這樣的壞習慣家長肯堅持三次以上,讓孩子學會懂得規矩,五次以後這樣的壞習慣一定可以改掉。這麼小的孩子應該是被家長操控,而不是孩子一哭鬧就不知道怎麼辦了。作為家長一定要堅持原則,從小給孩子定好規矩。


An沐夕


對孩子愛,但不能是溺愛。

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必須強制性制止,怎麼哭鬧打滾家長都不能妥協。一定要狠心堅持!孩子看到爸媽沒有妥協的意思,她自己也就會見好就收,而且基本就不會有下一次的重複。如果家長不堅持自己的原則妥協,那麼後面孩子就會次次故技重施。如果孩子已經有了這麼習慣,家長一定要有一次狠心制止。事後我們再加以引導和安慰,我們可以給還孩子購買孩子想要的東西,告訴孩子在地上打滾的方式不可取習慣非常不好。


汪凌燕1


多數的孩子都會這樣,就是比較的任性。尤其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新奇的東西,恨不得都買回家才好呢。

所以在帶孩子去超市,或者是商埸之前。家長就應該有這個思想準備,在家裡就和孩子交待好。今天要去的地方會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東西,但是隻能要一樣。讓孩子選擇,如果哭鬧的話,就不帶她去。

這樣說好以後會好一點,可能有的孩子還是會鬧,那麼回來後要立刻進行教育。幾次以後就會有改變的,關鍵的是在帶孩子去任何一個,她沒有去過的地方。家長都要有預見性,對可能發生的問題,提前告之孩子,就會好一些。

如去別人家裡,讓孩子記住不能亂翻人家的東西,亂開抽屜。這些都是家長應該預見到的,並且囑咐孩子的。

作為家長預見性真的是很重要,你的一句提醒的話,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對孩子一生都有很大的意義,關心教育孩子要從細節入手。孩子的教育無小事,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不能掉以輕心。


懶螞蟻29


在跟家長提出要求,卻無法得到滿足的時候,小孩的哭鬧發脾氣滿地打滾等做法都是一種試探家長底線的手段,第一次的對峙尤其的重要,如果第一次你們拒絕他的時候,他用哭鬧發脾氣滿地打滾這些手段使你們家長妥協了滿足了他的要求,那麼他就知道以後這種方法對家長是有效的。會繼續使用這種不正確的方法達到自己的目的。正確的做法是在那陪著他,看著他表演,因為他那種做法就是做給家長看的,想讓家長受不了以後就妥協,答應他的要求,即便是無理的。給家長就在那安靜的守著他,不用批評,不用講道理,啊用理他,直到他自己停下來。家長這時候拉他手走到一邊,避開人群,蹲下身子平靜的告訴他:爸爸媽媽是愛你的,但今天不能答應你的這個要求,具體原因是為什麼跟他講清楚。如果他又開始大喊大叫的發脾氣,那麼家長可以再次閃到一邊,離他近一點看他表演,就這樣孩子發作的時間會一次比一次短,直到放棄用這種方法逼父母妥協。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場孩子跟父母之間的對抗,就看父母能不能理智地頂住了[呲牙]其實孩子的一些習慣很多都是父母給培養出來的。可憐天下父母心,現在有很多父母都對孩子溺愛,不捨得他哭,不捨得看他發脾氣上火,一看孩子哭鬧發脾氣就心疼了,不管他的要求合不合理就趕緊盡力滿足他。那你就只能在你年老的時候看著他哭看著他發脾氣上火卻無能為力了。因為孩子小的時候壞習慣養成的時間比較短,要改的話還是比較容易的;年齡越大,壞習慣養成時間越長,改起來就越費勁,越上火。想給孩子改壞習慣,就硬起心腸,堅持一段時間肯定會有效果的。


國王爸爸的公主女兒


小孩子進了商場或超市,看什麼都新奇,自然看啥就想要啥,這是正常反應。

當家長要帶孩子逛商場或超市之前,要用孩子能聽懂的話告訴他(她)進去後只可以買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不然就不去,先約法三章。

如果在商場或超市哭鬧起來了,家長怎麼勸都不聽,那就讓孩子哭鬧,當圍觀的人多了,孩子也哭累了,她(他)自己都會停止。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不管在哪裡哭鬧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