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違反紀律老師給調到最後一排該不該找老師?

GTV滕林季


題主你好,因為你的問題只有一句話,我沒有辦法通過你這一句話判斷出來,你到底是找老師幹什麼?你是想找老師給老師道歉呢?還是想找老師的麻煩?因為她把你的孩子調到了最後一排呢。不過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我覺得你首先要做的是教育一下你的孩子。

既然你已經知道了,老師把孩子調到最後一排的原因是因為孩子違反紀律,那麼首先你就要問清楚孩子為什麼違反紀律?知道了原因之後,再對症下藥,告訴孩子違反紀律的不好的地方以及我們為什麼要遵守紀律。遵守紀律有哪些好處?讓孩子意識到違反紀律是自己做錯了事,要讓他內心裡面知道自己做錯了。

然後我們再來說要不要找老師。我覺得你應該去找老師,但是並不是說去找老師的麻煩。你需要在孩子認清楚自己做錯事之後,帶著他向老師道歉,讓他從心底裡知道自己做錯了事就要受罰。做完了這些之後,如果你們做的是正確的,我覺得這個老師應該是會按照正常的程序去處理一下這個事的。比如說把孩子安排回他原來的位置。

如果你是什麼都沒做就直接帶著孩子去學校大吵大鬧了,那麼我可以很明白的告訴你。無論這個老師有沒有跟你道歉,你家孩子已經被老師加入了黑名單,加入黑名單的原因不是因為他違反了這一次的紀律,而是因為他有一個不懂事的家長。孩子可能犯很多的錯誤,老師可能會懲罰他很多次,但是不會從內心裡面怎麼著這個孩子,不會特別噁心他。但是如果讓老師知道這個孩子有一個十分不明事理的家長,那麼這個老師以後會慢慢的儘量少接觸這個孩子,因為他不想和這樣的家長打交道。

我這樣說題主明白應該怎麼做了嗎?

這個問題好像比較久了,題主可能早已經處理完了這件事。希望其他家長看到後有所收穫。


i微觀教育


孩子違反紀律,老師給他調到教室最後一排。該不該找老師?

我想問問題主,你想找老師做什麼呢?

1.找老師溝通?

孩子違反紀律,作為家長,找老師的話,應該多去找老師溝通溝通。看看接下來應該怎麼管理孩子。

我兒子從小學到初中都還比較快,上高中時有兩次違反紀律。第1次是在寢室裡和幾個同學玩三國殺。被生活老師發現了,班主任老師直接叫他們蛙跳,一直跳到腿腿走路都疼為止。還有一次我記不清是因為什麼事了,不過被安排捧著飲水桶蹲馬步。開家長會時,我才知道這件這兩件事情。本來想及時批評孩子,不過當孩子聽到這件事情時,臉已經紅到了脖子根兒。我就沒有批評,還沒有當場批評他。 事後我非常嚴厲地批評了孩子,並且與老師溝通,讓他有什麼事情及時給我反饋、溝通,我們一起商量孩子怎樣教育。後來孩子再沒犯過錯,違反過紀律了。

2.找老師理論?

如果這位家長覺得孩子即使違反了紀律也不應該坐最後一桌,想去找老師理論,沒關係,可以去找啊。

不過,從此以後孩子不寫作業老師不會管孩子;違反紀律也不會管孩子;即使一點都不聽課,趴著睡覺,老師也不一定管孩子;總之,孩子的一切事情老師都不一定管。因為你已經剝奪了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權,老師已經對你的做法感到無力了。不是老師小心眼,而是這是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既然老師一處分孩子,家長就護犢子,老師不會拿自己的工作開玩笑。

結束語:在教育路上,沒有家長的理解與支持,老師是不可能獨自帶著孩子把路走好的。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家長不應該找老師。孩子違反紀律,老師將座位調到最後一排。看來孩子不是第一次,違反紀律。這可能是個經常違反紀律的孩子,老師簡單說教沒有作用,所以採取了這樣的懲罰方式。

遵守紀律,守規矩和學好知識一樣終於。孩子既然多次違反紀律,就需要改正錯誤。老師將其調動最後一排,就是希望他知道問題很嚴重,要改。我們家長應該配合老師,幫助學生一起改正錯誤。

試想家長找到老師理論,把孩子座位調回去,孩子會怎樣想?孩子會認為在媽媽的眼裡,違反紀律沒事,他對老師的話更會充耳不聞了!你這是縱容孩子繼續犯錯,接著違反紀律!

另外坐到最後一拍,有可能孩子個子矮,被其他同學擋住視線,看不到黑板,對孩子的學習產生了消極影響。這種情況下,家長就要告訴孩子:及時改正錯誤,就能回到原來座位,就不會看不清黑板了。以此來激發孩子改正錯誤點決心。

最後,家長還應該和孩子好好談談。犯錯不可怕,人人都會犯錯誤。只要改正了錯誤還是好孩子!我們學生,只有遵守課堂紀律才能認真學習。課堂上說話,走神那是小丑,可不是英雄啊!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和老師的緊密配合。共同努力,為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保駕護航。




肖老師英語課堂


作為父母,在知道孩子被調到最後一排後,肯定會想讓老師把孩子調到前面,但是因為違反紀律調整的座位,還是不要找老師了吧。

教室座位的問題一直都是家長關注的焦點,操心自己家的孩子是在“學霸區”,還是在“學渣區”,總是擔心自己孩子的坐的位置不好,一般現在的座位都是輪換著坐的,但是難免老師會給個別幾個學生安排特殊的座位,特別是那些違反紀律的學生,目的也是懲罰學生,也是為了警告他人。

如果老師把違反紀律的孩子調到最後一排後,家長出面找老師,希望老師能把孩子的座位向前調整,其實也是對老師做法的一種否認,主要是這種做法的本質是為了教育學生,同樣也難免也會讓孩子覺得老師批評自己是不是錯了呢。如果老師沒同意,家長會覺得是不是老師不給面子,如果老師同意了,是否就失去了教育的意義,違背了調座位的初衷。


然規教育說


如果是找老師討說法,給自己孩子鳴不平,我建議就不要去找老師了。如果是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以後不再違反紀律,想和老師溝通一下教育方式,該找儘快找。

孩子違反紀律,老師該不該調到最後一桌呢?我認為老師這樣做沒問題。自己家的孩子是孩子,別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個人得服從集體。

孩子犯錯了理應受到懲戒。

孩子違反紀律,很明顯是打擾了別的同學的學習和老師的講課。如果老師不對學生實行懲戒,結果可能有兩個:該生以後得寸進尺,繼續違反紀律打擾老師同學們的正常教學秩序;其他蠢蠢欲動的同學也會看樣學樣,從而導致班風的惡化。

所以說,把孩子放到最後一桌去沒毛病。現在我們的教育已經發展到不能打,不能罵,不能罰站不能罰抄,如果調個座位都不行,這樣的孩子可真的沒法教育了,只能讓家長領回家反省了。

作為家長應該站在老師的立場,站在別的家長的立場上看這個問題:別說老師現在要懲戒他,時間久了經常擾亂秩序,別的同學和家長可能都會有很大的意見。到時候成了招人嫌,孩子被孤立,那時對孩子的成長就更不利了。



下來以後家長該怎麼辦?

既然知道了孩子被放到最後一桌的原因,現在家長的當務之急不是去找老師興師問罪,而應該是幫助孩子找出問題、改正錯誤。要明確的給孩子講明違反紀律的害處:

  • 違反紀律首先耽誤的是自己的學習。
  • 擾亂了課堂秩序,影響了老師講課的進度和同學們的聽課。
  • 容易帶動周圍的同學跟著擾亂秩序,惡化班風。
  • 容易受到同學們的厭惡和孤立。

給孩子講完利弊關係之後,還要教給孩子上課應該怎麼做:認真聽課,不交頭接耳,認真做筆記,有問題要提前舉手,老師允許再發言。即使自習課上也要規範自己的言行,不能影響他人。

讓孩子給老師認個錯下來,以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轉化,相信很快能得到老師的原諒和認可,座位也會自然而然的調到前面。



如果非要和老師溝通,就向老師請教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如果非想和老師溝通,不要圍繞著孩子調到後桌的事情交流,而應該圍繞著孩子違反紀律以後應該如何管教的話題展開交流。

這樣既可以讓老師感受到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感動於家長的同情達理,也會持續關注孩子的變化。所以和老師溝通有必要,但是要講究方式方法。



總結:孩子犯錯誤接受懲罰,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長沒有必要因此耿耿於懷。我們要做的就是配合老師改正孩子身上的錯誤,幫助孩子儘快調整狀態。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軒老師談教育


先去學校跟老師瞭解一下情況,問清楚孩子違反紀律的事實。

如確實有嚴重的違紀行為,對老師的處理表示支持,回家後做孩子的工作,幫助孩子認識老師這樣做的目的和意義。

如果違紀行為不是很嚴重,也不用要求老師重新調換座位,可以委婉的表示希望老師以後給孩子一個機會,同樣回家也要做通孩子的工作。

同時還要注意以後和老師的溝通聯繫,隨時關注孩子。


流雲飛1981


還是別找了。為什麼呢?

1. 沒法說是老師的錯,老師可以不做任何調整。

最後一排總需要人坐哦,老師可以說不是懲罰,自然安排。我們就啞口無言了。

其次,老師在氣頭上,有情緒,怎麼說老師可以消了情緒又願意把孩子調回來坐呢?

好像很難溝通達到我們期望的效果哦。

2. 如果孩子坐在最後一排看不清黑板什麼之類的是可以跟老師溝通的。

3. 要調整好孩子心態哦,不要讓孩子覺得老師不喜歡他了,不要讓孩子覺得他不好所以被安排 在最後一排,這樣會影響孩子上課的情緒,影響成績哦。

4. 座位暫且就這樣吧,平時多主動跟老師溝通聯絡,讓老師感受到家長和孩子尊敬她,愛戴她,加上孩子日後的良好表現,再適時主動跟老師溝通位置的事情,我想老師是會把孩子調到前面坐的。


寶媽分享育兒知識


孩子一違犯紀律,老師就把他“發配”教室“邊疆”,這樣的做法屢見不鮮。

還是那個老話題,如果每一個孩子都在課堂上規現矩距,老老實實,那我們不禁要問,你教的還是活潑可愛的孩子們嗎?

正因為孩子性格各異,幹姿百態,所以才有課堂上的生動活潑,各具特色。

如果認識到了這一點,對於在課堂上違犯紀律的同學,老師更應該一方面有邊界地加以包容,另一方面加大管控力度,而不是靠眼不見,心不煩的放任心態任其發展。

從心理上看,似乎是通過“發配邊疆”給學生了一個認識錯誤並改正錯誤的機會,實際上,在孩子心裡,在這麼多同學面前小小的自尊心已受到傷害,從而對自己更不負責,也不自覺地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而對於老師,管理的難度將更高,授課的壓力將更大,惡性循環,無以復加。

這種情況,應該引起重視和反省的是老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家長即使去找了老師,也未必如你所願。


夏夜聽蟬鳴


這讓我想起初中時的事情,當時我因為個子矮是坐在第一排的,但因為上課經常講話,班主任就把我調到班級最後第二排,這也算是一種懲戒吧,不過我很快就和後排的高個子同學混熟了,上課還是小動作不斷,而且更隱蔽,於是沒多久班主任又只能把我調回第一排,呵呵,現在想來,班主任當時的心情一定是很無奈的。我的建議是,不妨先問問孩子他的感覺如何,如果孩子沒啥不好的感覺,不如就讓他在後排待上段時間,多交幾個朋友也是不錯的,如果感覺不適應,就直接和老師談一下,好好溝通總可以解決的


心居天地


孩子違反紀律,老師把他調到最後一個位上,不應該找老師。

孩子違反紀律,老師把他調到最後一個坐位,是老師對全班同學負責的表現。

孩子一開始上學,家長就應該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嚴格遵守學校的一切規章制度。但是有個別的孩子,自律性不強,上課說話,打人,交頭接耳,不但自己不學習,嚴重地影響了周圍的人聽課,老師把他坐位調到最後是為他好,為更多的孩子負責。

我們學校老師的孩子每年都有十幾個孩子上學,這些孩子被編在一個班,師資力量配備比較強的。我的孩子對老師的孩子保護有加,上課隔著幾張桌子去幫助老師的孩子打架,精力不集中,說話,小動作多。還有一中學校長的兒子也是這樣,班主任老師把他們兩個一起調到教室的角落裡,離同學們有幾米遠,還說:”讓兩個猴子鬧去吧!”老師把孩子放棄了……!因為他坐在前面影響前後左右幾個孩子的學習!

不遵守紀律是不尊重老師的表現,教育自己的孩子嚴格遵守紀律,改過自新,爭取回到前面。

家長了解了情況要配合老師教育孩子,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1.上課要認真聽老師講課,記好課堂筆記,腦,耳,手並用可以很好控制孩子破壞紀律的惡習。

2.家長要尊師重教,千萬不要守著孩子說學校和老師長了短了,有看法要跟老師溝通交流。孩子要尊重老師,和同學團結友愛。

3.認真仔細地完成課內外作業。做好自己的事。做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老師看孩子產好了自然就讓他回到原位!

”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這是毛主席語錄。

孩子坐在教室後面,那不是老師的目的。目的是讓他自覺遵守紀律,認真學習,培養優秀的孩子!

所以家裡有這樣的孩子,父母要尊師重教,從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不要打罵孩子,培養學生嚴格遵守紀律認真學習的好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