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Corrosion Science》鋁金合金腐蝕行為取得新進展!

在調控納米多孔材料結構的眾多方法中,調整脫合金前驅體的效果最為明顯。本文從材料腐蝕的角度出發,深入研究了Al-Au合金的腐蝕行為及機理,從合金表面鈍化膜能帶結構的角度解釋了單相AlAu在鹽酸中的特殊電位響應。


近日,山東大學材料學院邊秀房教授課題組在鋁金化合物腐蝕行為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Corrosion behavior of monophasic and multiphasic Al50Au50 ribbons in AlCl3 + HCl solution”為題發表在材料腐蝕類頂級刊物Corrosion Science上。材料學院博士研究生閆芝成為本文第一作者,山東大學材料學院王偉民教授和埃迪斯科文大學張來昌副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山東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corsci.2019.108398

山東大學《Corrosion Science》鋁金合金腐蝕行為取得新進展!


納米多孔材料由於其較高的比表面積和低密度,在催化、傳感、激發和新電化學能源系統有著廣泛的應用。在調控納米多孔材料結構的眾多方法中,調整脫合金前驅體的效果最為明顯。為了深入瞭解前驅體結構對脫合金過程的影響,王偉民課題組選擇單、多相Al-Au合金為前驅體,鹽酸為腐蝕液,從材料腐蝕的角度出發,深入研究了Al-Au合金的腐蝕行為及機理。


在王偉民教授和張來昌副教授的指導下,閆芝成成功製備了單相AlAu合金條帶,並對同組分、不同相組成的合金完全不同的腐蝕行為給出瞭解釋。研究發現,Al2Au相在鋁金合金的腐蝕中起誘導作用,其腐蝕產物具有多孔結構並將進一步加速基體相的腐蝕,這為納米多孔金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此外,對於單相AlAu在鹽酸中的特殊電位響應,王偉民教授從合金表面鈍化膜能帶結構的角度出發給予瞭解釋。


山東大學《Corrosion Science》鋁金合金腐蝕行為取得新進展!

圖1 鑄錠的顯微組織、斷口形貌、元素分佈


山東大學《Corrosion Science》鋁金合金腐蝕行為取得新進展!

圖2 極化曲線與腐蝕形貌


山東大學《Corrosion Science》鋁金合金腐蝕行為取得新進展!

圖3 等效電路圖


邊秀房教授帶領的課題組近年來積極與埃文斯科文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合作,並依託山東大學材料液固結構演變與加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非晶合金的磁學性能、耐腐蝕性能、汙水降解性能及多孔金屬材料的製備等領域開展了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研究進展。先後在Advance Material、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Corrosion Science、Electrochimica Acta、Thermochimica Acta等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關注。上述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6YFB030050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支持(51471099, 51771103 and 51511140291)。


本文綜合自山東大學材料學院、腐蝕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