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戰爭最近的一天,高潮也就是落幕


離戰爭最近的一天,高潮也就是落幕

2020年1月8日,離戰爭從來沒有這麼近過,但高潮也就是落幕。今天起,連日來緊繃的弦終於可以鬆下了。

昨天發生的事可謂一波三折,情節曲折離奇,堪比好萊塢大片。

趁記憶還新鮮,把這天的經歷寫下來,作為本次美伊衝突的收尾篇,向關注本號的讀者作個交代;同時也為以後應對類似突發事件,保存資料以供借鑑。

這周晚班,昨天上午在家沒事,繼續寫前晚未竟稿的“哈梅內伊的眼淚”。

9時許,突然收到新聞推送,“伊朗革命衛隊向美軍基地發射數十枚導彈”。大吃一驚,趕緊停筆,很快消息漫天飛,到處在轉伊朗導彈攻擊的視頻、伊朗發起了第二輪攻擊、特朗普召開緊急國家安全會議,準備發表全國講話……

戰爭就這麼打起來了嗎?!

說實話,儘管天天在跟蹤伊朗局勢,但對伊朗的“強力報復”來的這麼快,我沒有預料到。

同事們都迅速進入了應急狀態,忙著追蹤、編譯各種動態,找各方反應,問專家看法。

我做些什麼呢?我的上班時間是下午三點半,還早。我想最重要的是跟蹤最新進展、研判好下一步走勢。

真是多事之秋啊!很快又傳來墜機消息,一架烏克蘭客機墜毀,機上170名乘客全部遇難。有說是伊朗打下來的,因為機上有美國乘客。各大航空公司,緊急停飛了德黑蘭航線。

離戰爭最近的一天,高潮也就是落幕

又傳來伊朗西部發生了兩次地震,靠近布什爾核電站,有媒體稱是伊朗在搞核試驗。

一系列消息眼花繚亂,這是怎麼啦?趕巧還是真如傳聞所言?怎麼判斷,重點關注哪個?

中國駐伊朗大使館,罕見的發佈了安全提示。原定的“歡樂春節”活動,宣佈因故取消。這是使館職責所在,無可非議。但人們的焦慮無疑更上升了。

我在做基本瞭解後決定,就關注襲擊事件的進展。伊朗的空難和地震過去都採訪過,空難發生在同一天,我相信就是趕巧了,伊朗毫無道理在本國境內打下一架民航,無端製造恐慌。伊朗西北、西南是地震多發區,包括布什爾核電站附近。級別不高的地震,不足為奇。

11點多,看到伊朗外長表態:不尋求戰爭,自衛行動已經結束。特朗普發推特稱,“都挺好!”

這是一個重要信息!我在和業內朋友交流時說,“都挺好,表示都有面子,都有臺階下。”社科院伊朗問題專家陸瑾女士也認為,這是

“美國主動休戰了”。

總算鬆了口氣!於是我一邊繼續關注局勢發展,一邊匆忙把手邊稿子弄完發佈。中午和朋友同事聊,我對局勢做出了樂觀估計。


但是,下午一點半後,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大家的樂觀情緒被澆滅,一下子又緊張起來。

央視軍事微博援引伊朗法爾斯通訊社消息稱,伊朗轟炸美軍基地至少導致80人死亡、200人受傷,大量無人機和直升機被摧毀。

這麼勁爆的消息,很快被國內大量媒體轉發。原本企穩的滬深股市急跌,避險情緒急劇升溫。

剛看到這消息時,我也是大吃一驚,別說80人,就是死一個美國人,都是大事,都可能招致報復。美國人的命更值錢,這是無可否定的事實。

但是,我很快意識到這個消息不靠譜。美軍傷亡人數,美國媒體不報,伊朗怎麼會知道?

我和同事談了自己看法,“不太相信法爾斯的這個報道,要是傷亡這麼大,特朗普不會睡覺去的”。

領導也表示感覺不靠譜,“現在消息滿天飛,我們要謹慎點。”

雖然不相信,但家裡是坐不住了,我提前趕到了辦公室。

新華社沒報,踏實了不少。不斷刷新BBC、CNN、VOA等,也都沒報。伊朗只有法爾斯、PRESS TV、塔斯林姆等少數媒體報,最重要的伊通社沒報。

領導找我談對局勢看法,我肯定的說,這是一條假新聞,局勢會走向緩和。領導聽完我分析,表示贊同。

期間發生了個小插曲,在伊朗駐站的同行發了篇公文,談對當前局勢看法,他主要談了三點:伊朗的復仇只是開始,只是開始;伊拉克面臨血雨腥風;提醒中東地區有美軍基地的國家要注意。

前方記者觀點,自然會引起重視,不少業內人士轉了他的文章。

在同陸瑾女士交流時,我對作者文筆表示了欣賞,但對他的觀點不認同。我認為,

“這是靴子落地,大家都該鬆口氣了,而非僅僅開始。法爾斯報的美軍傷亡數字肯定是假消息,央視軍事微博搶發太快了。”

陸老師認同了我的看法,“他總是跟伊朗官方話語保持高度一致。”

但還不能完全鬆氣,因為大統領一覺起來要發表講話,他會說啥呢?外界高度關注。

晚九點多,看到BBC最新報道,我徹底放心了。伊朗外長扎裡夫在視頻裡說,導彈襲擊前通知了伊拉克政府,以徵得其同意。伊拉克總理阿巴迪稍早也發表了類似說法。我又找到伊朗媒體核實,確定無誤。

兩人言外之意太清楚不過了:美軍之所以沒有傷亡,是因為伊朗主動洩露了自己的行動計劃,伊拉克心領神會,迅速去向美軍傳了話。

扎裡夫和阿巴迪之所以趕在特朗普講話前說破此事,用意也很明顯:

美軍沒人傷亡的原因您懂的,說話悠著點,可別不領情!

當時還沒有任何媒體報這事,我把消息發到了朋友圈,得到不少點贊,有朋友感慨說終於可以睡個好覺。

離戰爭最近的一天,高潮也就是落幕

當天的評論順利完成,基調是雙方保持了剋制、事態可控,我方呼籲冷靜。文章被伊通社、邁赫爾等媒體轉載了,反響不錯。

一覺醒來,特朗普講話刷屏,“不用軍隊,我們準備擁抱和平”。挺好!可以過個好年了。

本文結束前,想起前天跟劉振堂大使交流時,我們說到,真心希望伊朗好,但現在有點擔心伊朗不能沉住氣。還是應該忍辱負重,從長計議,而且要逐漸疏導民眾情緒,不能衝動莽撞報復。

還好,伊朗報復的時間和方式雖然出乎意料,但結果是好的,在預期內,雙方都保持了剋制。

畢竟,日子還要過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