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的孩子很幸福:我拿什麼來拯救你不完美媽媽—馬大哈!

一邊失去一邊擁有,馬大哈媽媽造就自強的小小少年的故事。


我很喜歡這個稱呼,事實我很喜歡也很享受與孩子這樣的相處方式。我不但馬大哈,還是個十足的懶媽媽。。。。。

做你的孩子很幸福:我拿什麼來拯救你不完美媽媽—馬大哈!

老大人生第一次公交之旅,我是虎媽

日常生活中,我是個粗線條的媽媽。一工作起來,忘記吃飯,忘記喝水,忘記時間,最要命的是忘記兒子,老大在“忽略”中長大。記得老大在四歲那年的一個週末,不知道和他聊起什麼,老大說想姥姥了就把孩子送到公交車上,背了個包,包裡塞了瓶水和一部手機,對了,孩子自己裝了兩個香瓜,說是姥姥愛吃。就這樣,老大開啟了人生第一次一個人的公交之旅。媽媽家在離我們小區大概三十多里的另一個區,經歷大概四十個站牌。我簡單的和公交車司機說了孩子的目的地,到了提醒他下車,姥姥在站牌等他。就這樣看著車走了。我回到家,把這個事情彙報給孩子爸爸,被罵了一頓。媽媽在電話那邊也是滿是責備。因為到站大概需要一個多小時,我在忐忑中等待。媽媽的電話不斷打進來,問到了沒,老公的電話也不停的問。突然害怕起來。想起孩子書包裡有手機,就打了過去,但是打了四五個都沒接。我頓時不能淡定了,剛開始的無所謂,想象中,萬一被車上的人騙走帶下車,或者被抱走,媽媽沒接到怎麼辦?我頓時汗毛樹了起來。就一遍遍的撥打手機。還好,在撥打第十二個的時候,傳來了兒子稚嫩的聲音,孩子也害怕了,在電話裡不停的問叔叔到站嗎?叔叔到站沒?我強裝鎮定,告訴孩子姥姥在終點接你,馬上就到了。也許是我的緊張情緒,和告訴他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原因,搞的他也緊張了。因為他告訴我,一直有人和他聊天,問題去哪,幹嘛去。就這樣,和孩子通話20幾分鐘後,終於到站了。但是,孩子沒有看到姥姥。我慌忙打電話給媽媽,媽媽說孩子在上一站下車了下早了。媽媽往上一站跑,我就給孩子打電話。電話接通後,是公交車師傅接的,他說他在等等再走,等我媽媽到了,在出發。


做你的孩子很幸福:我拿什麼來拯救你不完美媽媽—馬大哈!

可愛的小學生校車在相機的微笑


現在想想,當時是想讓孩子鍛鍊鍛鍊。做了一次虎媽,也許還有些早。但是事實證明,孩子真的是很獨立。到了幼兒園大班,他就沒在用我送過。穿過小區,過一條馬路就到幼兒園,一直都是自己去。小小的背影至今還依然清晰。感謝一路上,照顧孩子的好心人。

適應拉忽媽媽的遲到,在等待中成長。

在老大身上,這種事情很平常。比如孩子上特色課,每天早上,孩子在上學前,總是叮囑好我,記得幾點接他放學,幾點去學習英語。孩子每次都規劃好,小小的他,也是因為我這個馬大哈媽媽操碎了心。有一次天氣下著雨,他去上英語,我因為又一次忘記了,沒有去接他。當英語老師電話打來的時候,我才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接他。他早早的等在馬路邊,遠遠的望著他,渾身溼漉漉的。揹著沉重的書包,凍的瑟瑟發抖。那時候,心都碎了。他見我眼裡含著淚,就說:媽媽,我喜歡雨,就在雨裡玩了會。那一刻,懂事的讓人心疼。


做你的孩子很幸福:我拿什麼來拯救你不完美媽媽—馬大哈!


每一次等待,都是成長的標誌。在經歷了好多次不能接他的事情後 ,他養成了在等待的時候,觀察周圍的事物,並在上車時候把他的所見所聞和問題一股腦的說出來。積累了很多生活經驗。

剛上小學那段時間,在忽略感受的時候自我調節

印象最深刻的是孩子上小學一年級,孩子因為無法適應小學的生活,常常發脾氣哭鼻子。由於我性格大大咧咧,並沒有注意到孩子這樣的心理狀態。因為剛上小學,我們並不想讓他去小飯桌,所以每天中午都會接他。剛上學一週後,他竟然自己找了一個小飯桌。告訴我媽媽你們不要接我了,我要去小飯桌。心理想:這下更省心哈。有一天,突然接到小飯桌阿姨的電話說老大跑回家了,阿姨很擔心。因為今天被批評了,一路上都鬧情緒,就跑了。小飯桌阿姨急得都快哭了,她一個人帶好幾個孩子,所以沒辦法追老大。我安慰她不用擔心,他經常自己回家的。就在我打電話的功夫,他已經發著脾氣,帶著兩個鼻涕回來了。我問他為什麼跑回來的時候,他委屈的說老師冤枉他,說他沒寫作業,還打了他。具體細節此處忽略哈!

在剛剛上小學的時候,孩子是需要思想上和身體上都要有個適應的過程的。他們不明白,為什麼上課不讓上廁所,為什麼上課不能喝水,為什麼上課時間那麼長,為什麼下課時間那麼短,這些都需要幫助他,疏導他。而那時候,這些全都沒幫助他。都是老大自己慢慢的消化,慢慢的適應。他學會了,自己思考,學會了自己解決問題。他就在小學一年級那年,學會了自己去面對事物,默默的自己回家,默默的自己寫作業。很多默默吧!


做你的孩子很幸福:我拿什麼來拯救你不完美媽媽—馬大哈!


就講幾件記憶深刻的事情吧,他也想因為馬大哈的我,失去了被細心呵護的成長過程,但是,卻收穫了了一個獨立自強的自己。現在的他,是一個情商很高的少年,勇敢堅強。他目標明確,看似外向的性格中,有著超出同齡人的沉穩。在生活中,他是個強者。會安排自己的事情,懂得如何關心照顧家人和朋友。在同學中,他是孩子眼中的“飛毛腿”。在弟弟眼中,是不能缺少的守護者。

馬大哈媽媽造就暖心小棉襖

日常我會和他如同朋友一樣交流 無話不說。更多的時候和他撒個嬌,告訴他我累了 。他會給我打洗腳水,做全身按摩。我會裝出什麼都不會的樣子,讓他幫幫忙。每次下車回家,我的手機包包都是他幫助我拿。生活中,他無時無刻的不偷偷的關注我,從情緒到需要的幫助,總是及時的出現。當我不能調節情緒的時候,他會問“媽媽,你是不是又不開心了?”“現在好點了嗎”“你想幹嘛,我幫你”每當這個時候,心裡暖暖的。當我不想說話的時候,他會靜靜的做事,畫一幅畫。到了節日,總不忘買巧克力,糖果給我。


做你的孩子很幸福:我拿什麼來拯救你不完美媽媽—馬大哈!

採訪一下今天的主角牛牛先生“你有這麼一個馬虎的媽媽,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做你的孩子很幸福,任何時候,你都是我最愛的媽媽!

關注我,一起聊育兒。[芊羽育兒說】一個80後二孩媽,粗線條拉忽媽。教育心得:賞識教育,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少說慢慢少。看優點心情暖,看缺點自信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