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36,即將失業,以後怎麼辦?”職場人應對危機的4個方法

2018年年初的一則類似的新聞,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唐山某收費站撤銷收費員,很多人都去單位鬧事,其中一位大姐的話讓所有人印象深刻,她說:“我今年36歲,除了收費什麼都不會,我把整個清楚都獻給了收費站,現在讓我下崗,我還能做什麼?”

這句話道出了多數體制內員工的心聲,也讓很多職場人思考一個問題:如果自己面臨這樣的情況,會怎麼做?是會不知所措,還是能夠靈活應對?

相信多數人都是迷茫的,因為很少有人在有一份穩定工作的時候,會思考自己如果失業了會怎麼辦的問題。

隨著人工智能的普及,很多行業都出現了大量裁員的情況,如何在職場不被淘汰,是所有人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畢竟誰都無法預料未來會發生什麼,只有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才能以不變應萬變,靈活應對職場面臨的危機。

“我今年36,即將失業,以後怎麼辦?”職場人應對危機的4個方法

一、穩定是靠自己爭取來的,而不是依賴於一份穩定的工作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故事:

哥哥從小成績優異,大學畢業以後,入職了一家500強企業,工資高福利待遇好,他為此非常滿意,休息的時候,總是帶著家人到處旅遊,生活很是愜意。

弟弟就稍微遜色一點,因為學習成績不是很好,上了一個普通大學,畢業以後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就選擇開出租車,雖然每天都非常辛苦,但收益還不錯,日子過得也很不錯。

十幾年以後,哥哥的公司因為各種原因開始裁員,因為不具備過硬的工作能力,所以哥哥也在名單之中。失業以後,哥哥開始一蹶不振,生活也是一團糟,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能做什麼,不知道企業都需要怎樣的人才,他很迷茫。

弟弟利用業餘時間考了旅遊證,經常給外地的遊客當導遊,除此以外,他還開了一家小型超市,雖然每個月的收入不多,但足夠一家人的生活費了。即便是有一天弟弟不開出租車了,他還可以當導遊賺錢,他的生活不會像哥哥一樣,因為失去了工作,就陷入了各種混亂之中。

哥哥的工作看似穩定,其實隱藏了很多不穩定的因素,因為處在穩定的環境中,很容易放鬆警惕,失去了自我精進的動力,多數人會選擇安於現狀,一旦危機來臨,他們毫無招架之力。

弟弟的工作看似不穩定,但是他懂得提升自己,給生活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無論遇到什麼情況,他都能靠著自己的能力賺錢,所以他的工作相對於哥哥要更加穩定。

這則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世界上最大的變化就是變化本身。任何穩定的工作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自己最可靠,不能因為處於穩定的環境中,就放棄了提升自我的機會。

“我今年36,即將失業,以後怎麼辦?”職場人應對危機的4個方法

二、職場人應對職場危機的4個方法

1.有危機意識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很多企業都在進行改革和創新,對於員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能夠適應企業的發展,我們要有凡事提前,有一定的危機意識,根據企業的發展需求,不斷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這也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自媒體大咖、暢銷書作家趙星,就是一位非常有危機感得人,大學畢業以後,她入職了世界500強外企,擔任的是董事長助理,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一份很有優越感得工作,不但福利待遇好,也很有發展前景。但是趙星不這麼認為,因為同事全是世界知名高效的高材生,她必須持續進步,才不至於被淘汰。

於是每天下班後她都堅持學習、閱讀、寫文章,確保每天都要進步一點點,只有這樣她心理才會踏實,不用患得患失。

後來她辭職做自媒體以後,危機意識就更強烈了,所以,她每天除了雷打不動地寫文章、閱讀、學習以外,還在努力瞭解新興領域的最新信息,思考自己還缺乏哪些能力,然後不斷去提升,確保每天都是成長的狀態。

對於我們而言,工作之餘,多瞭解行業的發展動態,看看企業的招聘信息,瞭解企業對員工都有哪些新的要求,然後有針對性地提升自身的能力,這樣才能確保自己具備一定的競爭力。

俗話說:“未雨綢繆。”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有危機意識,事先做好打算,只有這樣,才能在危機到來的時候,靈活應對。

“我今年36,即將失業,以後怎麼辦?”職場人應對危機的4個方法

2.堅持學習

很多人工作以後,就不再學習了,他們認為時間年的學校生活,已經學到了很多知識,工作以後就應該好好放鬆放鬆,其實,職場才是真正學習的地方,也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地方。

學校的學習,我們是被動的,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完成學習內容,按照規定參加考試……基本上所有的活動都是有人給我們計劃好了,我們只需要按要求做就好了。但職場的學習全得靠自己,沒有人主動叫我們知識和技能,也沒有人要求我們學習什麼內容,所有行為都靠自覺。

職場學習,不僅僅是學習專業知識,更是學習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應對危機的方式方法,也是拓寬視野、提升格局、提升思維能力的過程,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我們才能收穫成長,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優秀的企業家、成功人士、職場精英,每年都會騰出大量的實踐學習、閱讀,難道他們掌握的知識不如我們多嗎?正是因為懂得多了,才知道自身存在很多缺陷,需要通過持續學習來彌補這些缺陷,不斷讓自己更加完善,在事業上收穫更大的成功。

只有通過學習,我們才能發現自身的不足,才知道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些地方需要提升,並且有針對性地去學習,不斷完善自我,成為更優秀的職場人。

“我今年36,即將失業,以後怎麼辦?”職場人應對危機的4個方法

3.修煉本領

所謂的硬本領,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能力。這些能力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為自己帶來更多的機遇,並且有助於擴大自身的影響力。

利用業餘時間,多修煉幾項硬本領,比如演講、寫作、做PPT、手繪、畫畫等等,這些能力也許在工作中用不上,但是在關鍵時刻,能夠成為我們的加分項。

一旦遇到了工作危機,即將失去現有的工作,如果具備了其他方面的硬本領,在求職的過程中,就會比別人多一項技能,應聘的成功率也會大大提升。

4.開展自己的副業

現在很多人都在利用業餘時間經營自己的副業,比如做微商、寫文章、做PPT、講課、開滴滴、創業等等,雖然比較辛苦,但能給自己多一份保障,既能增加收入,還能更好地鍛鍊自己,拓寬人脈圈,發掘自身的潛力,不斷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洋蔥閱讀法”的創始人彭小六,前幾年利用下班後和早起的時間,堅持閱讀、寫作,後來通過閱讀、演講實現了副業收入,併成功入職一家知名企業,實現了人生的逆襲。

人生不設限,機會都是自己爭取來的,利用業餘時間多去發掘自身的優勢,大膽開展自己的副業,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不斷創造更多的可能性,為自己爭取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

“我今年36,即將失業,以後怎麼辦?”職場人應對危機的4個方法

總結

再穩定的工作,也會有不穩定的一天,互聯網時代不缺機遇,缺乏的是不懈的努力。

職場中的我們要有危機意識,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提升自己,因為時代在發展、企業在進我們始終原地踏步,會很快被時代所淘汰。

為了能爭取到更好的就業機會,我們只能努力努力再努力,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修煉硬本領,危機爭取更多的可能性努力成為優秀的職場人。

——END——

*作者介紹:大大的人兒,原500強國企員工,堅持早起、寫作、學習,分享職場、成長乾貨。生活不易,成長還要繼續,職場路上,我們一起精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