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群运营=打杂的?你可能对我有些误解

做社群运营=打杂的?你可能对我有些误解

作者 || 三月

我是三月,弘丹写作训练营核心团队成员,弘丹写作训练营负责人,社群里和运营相关的事,都由我负责。

今天这篇,是我和大家分享关于运营故事的文章。

我一直记得2020年初在听清华大学教授的讲座时,一位教授说道:“教育,是有温度的”。

这句话,扎进了我的心坎里。

线上学习型社群,正是线上教育的形式之一。

让社群升温,让原本冷冰的知识变得更有温度,让生命影响生命,用成长带动成长,这正是社群运营存在的价值。


做社群运营=打杂的?你可能对我有些误解

01 你不是一个人,为社群而 “战”

我们写作学院为了让会员有更多学习机会,在3月同时开设了2个写作训练营:21天零基础训练营和21天点评实战营。


每期训练营的开营,都必不可少,这是为了能让学员吸收到能量,干劲十足地投入写作。

当开营仪式结束后的那天晚上,我刚刚写完今日复盘和明天在运营管理组的分享内容后,突然看到训练营新加入“精华整理组”的运营官,在凌晨1点34分发出了整理好的开营逐字稿。(这里并不鼓励大家熬夜哦~)


做社群运营=打杂的?你可能对我有些误解

原来这么晚,不只是我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有这样极致利他的运营伙伴,感觉真幸福。

这让我不由己地想起开营前两天的忙碌盛况,当我以为我的极限是同时主持3个会员群近1000人开营仪式的时候,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同时兼顾7个微信群近2000人的运营活动。

但这一切,在3个月后的今天,井然有序又非常漂亮地完成了。

结束的那一刻,我心中充满感激,感激这一群信任我、与我一起投入运营的伙伴们:他们文采飞扬,热情可爱;他们热爱成长,疯狂努力;他们不问回报,只问付出。

一个人成长的不够快,只因责任还不够大。


现在我对这句话的感触,越来越深。


随着会员群的管理组队伍越来越壮大,肩上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我只能更快速地成长,同时带着大家一起成长为自己更喜欢的模样,方能不负这些信任我的运营官们。


做社群运营=打杂的?你可能对我有些误解

02 从0到1学运营,只需这一个字

为期10天的运营大本营第2期刚刚结营,运营官们已经投入到会员群的社群运营中,丝毫看不出10天前,他们大多都是一些运营小白,从零开始学习运营。

你可能会好奇,经历了10天运营培训的学员,就能做出7个群同时开展大活动的高难度动作,他们是修炼了什么“秘籍”吗?

运营心法只有一个字:做,就对了。

听课一百遍,不如亲自动手做一遍。


我们大多数人,买了很多课,读了很多书,报了很多训练营,却还是为没有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而苦恼,就是因为没有亲自去做、去践行。

我们地运营大本营,会给每一位热爱运营的伙伴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每一次活动都由学员们自行组织、策划和实施。

从开始时的笨拙,到一步步的成长,每一次活动流程的完善,都是成长的痕迹。

一次运营大本营,为我们积累了很多适合在写作社群进行的活动库,满屏有趣的诗词飞花令、脑洞大开的故事接龙、创意十足的角色扮演……


大家的创意都十分宝贵,因为这些活动,都是围绕我们写作人的特色而策划,让参与者在活动中找到写作灵感;每一次活动结束,大家都直呼“玩”得过瘾,不缺写作素材啦。

运营里,成长最快的人,永远是积极主动参与其中的。


运营大本营首期学员中就表现非常出色的运营官:冰洁、落语、木南、冬芽,经过2个多月的实战,现在都已能够独当一面。

在运营大本营2期结束的时候,即将毕业的学员们也都觉得很不可思议,没想到自己在短期内居然可以成长如此快,而这一切正是全力参与运营得来的。


做社群运营=打杂的?你可能对我有些误解

03 社群运营,更是思维的升级

运营很多时候,是用一系列穿针引线式的行为,让看似复杂的活动得以顺利实施。

记得我刚开始做运营时,总是会手忙脚乱,一会忘这,一下忘那,心里总是怯怯的。

相信每个刚刚接触运营的新手,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

直到在《运营之光》一书中看到“流程化思维”,我像是发现了宝物一样,把所有关于流程化思维的内容都找出来学习,做笔记,并且加以实践。

起初,养成新思维习惯的过程很痛苦,一遇到事情,我还是会习惯性地先去寻找答案,看到哪里就做到哪里。


又一次的手忙脚乱之时,才想起来流程化思维这个“新朋友”。

慢慢的,我不再手忙脚乱。


每次活动,都先将流程梳理出来,标记好重要节点和跟进人员,这样不仅能保证本次活动的流畅性,还能为今后活动留存重要资料。


在尝到流程化思维的好处之后,我用得越来越熟练了。

每一次的运营流程梳理,都是一次思维的升级。

一个优秀的运营官和一个普通人之间,会存在一个核心差别,那就是能否回归到流程。

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一定不要着急去找答案,先梳理流程,再给出解决方案,会让你事半功倍。


做社群运营=打杂的?你可能对我有些误解

当你掌握这种思维,就会发现,不止是对运营,对于工作来说,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如今拥有流程化思维的我,更有勇气面对运营和团队中的种种挑战,更会带动管理组运营官们一起升级思维,逆势成长。

当然,写作也是我们运营团队的重中之重。


运营和写作两手都要强,毕竟我们的目标是:运营中最会写作的,写作中运营最牛的。

2020,让我们一起携手,成长为自己最爱的模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