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海清和丈夫的吵架,我看到了婚姻背後的5個真相

電視劇《安家》終於迎來大結局了,但卻頻繁登上熱搜,可謂是頗具爭議。

其中各種原生家庭和婚姻問題是挺值得很多人去思考的,比如劇中海清飾演的宮蓓蓓和丈夫劉斯禮吵架的場景,不僅戳痛了無數人的心,而且揭露了婚姻中很多真相。

宮蓓蓓和劉斯禮是一對博士夫妻,宮蓓蓓是一名婦產科醫生,劉斯禮是一名高級工程師,收入還說得過去,可是面對上海高得離譜的房價還是壓力巨大。兩人在上海打拼多年一直和劉斯禮父母住在一個只有60平米的老房子,而且還是三代人擠在一起。

為了改變這樣的生活狀況,爭取早日在上海買新房,宮蓓蓓一直努力平衡好家庭和工作,晚上加班回家時,總是會小心翼翼地進門,然後看看孩子睡得好不好;為了不影響家人睡覺和工作進度,在深夜時她只好躲在洗手間工作......

《安家》海清和丈夫的吵架,我看到了婚姻背後的5個真相

《安家》海清和丈夫的吵架,我看到了婚姻背後的5個真相

兩人在為買房爭吵時,宮蓓蓓就直接向丈夫嘶吼道:“我是你老婆,不是保姆,要是找人湊合搭伴過日子,找誰都可以。”

《安家》海清和丈夫的吵架,我看到了婚姻背後的5個真相

面對妻子宮蓓蓓的委屈,劉斯禮根本無法理解和體諒,而是覺得自己對她已經很好了:“這些年我對你這麼好,你都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

《安家》海清和丈夫的吵架,我看到了婚姻背後的5個真相

這樣的場面,是不是很熟悉的感覺。這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常態,也讓我看到了婚姻中的5個真相:

1 對與錯

生活中很多爭吵中的人都在追逐自己認為的那種正確,不斷爭吵是希望證明自己是對的,只有對才能讓人踏實安心。

對於不同的人對錯的標準都是不同的,而這對錯其實就反應了各自內在的需求。

但當我們深入去思考的時候,會發現對與錯其實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待問題而已。

如果一個姑娘認為嫁給一個有錢的人是對的,那麼就儘可能去找有錢人。

如果一個姑娘覺得嫁給一個能陪伴自己的人是對的,那麼就去找那個願意陪伴自己的人。

很多時候,對錯的標準都是圍繞個人價值觀轉變的,而價值觀的轉變始終追隨內心的需求變化。

2 你的需求到底是是什麼

爭吵中的海清夫婦,其實都希望彼此看到各自的付出,然後收到來自對方的贊成、安慰或者鼓勵,本意不是爭執,更不是裁決對錯。

婚姻中,我們更需要靜下心來想一下自己內心的需求到底是什麼?

在這裡我給大家提供一個私人的方法。

靜下心來,一個人躺在床上,閉上眼睛,讓自己的大腦冥想一下五年後的畫面。

你旁邊的那個他(她)是什麼樣子的?

讓你的腦海裡的圖像逐漸清晰,直到非常清晰,而且有動態的畫面的時候,記下當時的感受。

當腦海中的畫面消失,內心的感受依然在的時候,抓緊時間拿出旁邊的手機或筆記本記錄下來。

不管是記錄下來的幾條,都全部寫下來。接下來先劃掉一個自己最不在乎的感受,然後再劃掉一個剩下里面不在乎的感受,依次進行。

繼續刪除直到剩下三個,那麼這三個感受就是你內心最真實的需求。帶著它去審視一下你旁邊的那位,只要他(她)滿足這三個需求,其他的小問題就是可以慢慢調整的。

這就需要我們學會怎麼去經營婚姻。

3 怎麼經營婚姻?

結婚彷彿是兩個獨立個體的價值融合,彼此滿足了對方所想要的需求。

當然這種價值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不斷成長和發展的。每個人不僅要有接受愛的能力,同時還要有愛他人的能力和經營一段關係的智慧。

想讓別人滿足自己的需求,更需要自己有能力去滿足對方的需求。

只有把更多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對伴侶的苛求才會減少,大家才會有機會做一對更自由更放鬆的煙火伴侶,更能完美的滿足彼此的需求,建立一段健康而長久的親密關係,進而維持美滿的婚姻狀態。

但是像海清夫婦的爭吵又是生活中的常態,我們該怎麼處理生活中的爭吵呢?

4 衝突和問題更能堅固感情

幸福的家庭並不是兩個人沒有任何的爭吵。夫妻兩個人都來自於不同的原生家庭,那麼有衝突是在所難免的。

如果兩個人關係就像抹上了潤滑油一樣,沒有任何的摩擦,那麼這兩個人將永遠無法抵達對方的深處。這樣的婚姻也只能維持在表面。

從面子上看光鮮無比,但從裡子上看,扭曲難看。

當婚姻中出現問題的時候,找到真相,解決問題更能增加智慧。

衝突就像病毒一樣,無時無刻存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面對婚姻中的衝突和問題,秉持開放式的態度,接受自己和別人的差異。因為每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生長環境的差異、教育程度的差異、生活習慣的差異塑造了不同的人。

哈西德派猶太牧師的遺言這樣說:

我在年輕的時候,想要改變世界。後來我長大一些,才發現這個目標實在是太大了。於是我試圖改變我的國家。又經過了一些歲月,我認識到這個目標也太大了。於是我試圖改變自己居住的小鎮。當我意識到連這個目標都無法實現的時候,我想改變我的家庭。


現在,我垂垂老矣,才知道應該從改變自己做起。如果我一開始首先改變自己,也許我現在已經改變了我的家庭,我的小鎮,我的國家,也許甚至可以改變整個世界。

5 家庭矛盾不斷的人,是始終站在原地踏步的人

海清夫婦對大寶(大兒子)的餵食問題更是有著很大的分歧,明明大寶已經可以自己學動手吃飯了,但公公卻總是親手給他餵飯,並且讓他邊玩平板邊被餵食,幾乎是被爺爺奶奶寵壞了。看到這樣的情況,宮蓓蓓直接教育大寶不能邊看動畫片邊吃飯,要學會自己吃飯

《安家》海清和丈夫的吵架,我看到了婚姻背後的5個真相

在一旁的公婆很心疼孫子被罵,反擊道:“行了行了,邊看電視邊吃飯,他還能多吃幾口飯”。本以為丈夫會站在自己的一邊,誰知卻一起責備她:“你怎麼回事,一回來就兇孩子,本來他們帶得挺好的,你一插手,就全亂了。”

《安家》海清和丈夫的吵架,我看到了婚姻背後的5個真相

劉斯禮分不清自己的核心家庭和原生家庭,沒有基本的界限感。

核心家庭,也叫再生家庭,是相對於原生家庭這個概念的,是指我們成年後所成立的家庭,原生家庭會影響或決定核心家庭。

很多家庭中,雖然夫妻兩人結婚了,但仍然將“我”視為自己原生家庭的一員,而將伴侶視為“我們”之外的外人。

例如兩口子因為家人吵架,即便是自家人做錯了,也常會這樣辯護:“他們是我的家人啊!”

意思就是說,他們和我是“我們”,是一體的,其他人都是“你們”。這樣的辯護,卻是將自己的伴侶推向了對立面。

在這一點上,會有性別差異。

男人容易將母親與家人視為自己人,而將妻子視為外人。

這樣的相處模式源自於原生家庭,看見本質並且超越它,才能越走越安心。

人生真的是不能懶的,我們需要成長、改變、適應、妥協、接受,做這一切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讓自己能夠看到人生的更多面,得到生命的更多體驗,變得更強壯,更掌握選擇權。

婚姻生活也不例外,願每一個人都能擁有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