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良縣一季度農業經濟預計實現“開門紅”

一季度陸良縣農業農村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春季田管及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議”精神,中央、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圍繞農業總產值、增加值分別增6.1%、固定資產投資增12%的目標任務,以“狠抓落實年活動”為契機,立足當前,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企業復工復產,一手抓春季田管及春耕備耕各項工作,著眼全年,早謀劃、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實,多措並舉、上下聯動、切實落實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農業生產“兩不誤,兩推進”,牢牢把握春耕備耕備耕生產主動權,全力保障全縣一季度農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預計一季度實現農牧漁總產值17.4397億元,同比增6.8%,農業增加值7.8745億元,同比增6.6%。

抓田管保夏糧。全縣完成小春糧食作物種植22萬畝。當前,狠抓田間管理,科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查苗情、查墒情、查病情,進行分類指導,因田、因苗、因時做好追肥、除草、澆灌、病蟲害統防統治等田間管理工作,苗情轉化升級快。目前,大田長勢普遍好於上年,鮮食蠶豆、鮮食玉米已陸續上市,預計實現夏糧產量7萬噸。

抓經作優結構。全力打造“一縣一業”示範縣創建,截止目前,省級專項資金3000萬元已到位,已撬動各經營主體投入各類資金6.25億元,金融資本投入7000萬元,企業貸款5680萬元。完成16項子項目建設,佔總項目任務的51.6%,12項工作正在組織招投標。不斷調整優化品種、品質、產品結構,整體提升全縣經作種植比較效益,全縣小春蔬菜種植10萬畝,截止3月17日,已收穫6萬畝,預計實現產量16.8萬噸,產值2.52億元。

抓畜牧提效益。頂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非洲豬瘟疫情嚴峻形勢的雙重壓力,大力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引蒙牛、建生豬調出大縣、爭糞汙資源化利用、創畜牧業綠色發展,穩生豬、擴禽蛋、凸顯奶業特色,有力支撐畜牧業一季度出欄生豬34.7922萬頭、同比增1.62%、肉牛1.5432萬頭、同比增6.80%,肉羊7.2813萬隻、同比增4.97%,家禽132.845萬隻、同比增4.24%,畜產品產量4.3679萬噸,同比增4.32%。實現畜牧業產值13.5億元,收入6.61億元。

抓漁業轉方式。嚴格執行《陸良縣養殖水域灘塗規劃(2018年-2030年)》,一季度水產養殖面積2.115萬畝,預計實現水產養殖產量6927噸,比上年同期6478噸增加449噸,增6.9%;漁業產值11338.05萬元,比上年同期10132萬元增加1206.05萬元,同比增12%。

抓復工復產保供給。強化領導,成立涉農企業復工復產工作領導小組、指導服務管理工作組;及時出臺穩產保供工作方案;召開專題會議4次,派駐企業工作組2批130餘人次,嚴格按照“554”復工復產條件,採取“一強、二專、三定、四化、五落實”“五抓手”指導服務涉農企業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據冷鏈物流園統計調度,截止3月17日,蔬菜外調達11.84萬噸,佔總產量的70.2%,日外調蔬菜3100噸左右,主要發往廣東55611噸、深圳13113噸、海南7182噸,其他42540噸等地。生豬外調10.1萬頭,佔總出欄29.03%,日外調量2000頭左右。

抓項目強支撐。切實抓好固定資產投資及重點項目申報實施。一季度實施重點項目4個,預計完成農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3.5億元,同比增17.1%,超目標任務3.44億元101.7%,佔全年任務11.6億元的30.2%。

抓招商增後勁。中國雲南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項目與陸良鼎邦農產品國際交易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已正式簽約。計劃總投資10億元,計劃2021年12月底前完成項目整體的建設並開始運營,目前開展項目前期準備工作。

抓好春耕備耕。突出“備耕早、安排實、物資供應足、價格穩、樣板落實早、科技支撐強、農機力度大、宣傳培訓實、基礎設施建設快、監管嚴”等特點。2020年大春糧播面積基本穩定。截止3月17日,糧食作物種子1.76萬噸已全部就位,已銷售1.5萬噸;各類化肥已就位近5萬噸,已銷售4800噸;農膜就位1500噸,已銷售320噸;農藥庫存就位400噸,已銷售使用21噸。計劃按正常節令育秧,在立夏(5月5日)至小滿(21日)完成栽插。部份化肥、農膜價格與上年相比略有增加。受疫情影響,部份物資調度渠道不暢,少量農用物資缺口正千方百計調度補充,化肥、農藥、農膜等物資的儲備、調度能滿足春耕需求。落實14項重點科技措施推廣108.7萬畝,佔18.39%。指導春耕農機具檢修22050臺套,已投入春耕生產使用的農機具17520臺套、大中型拖拉機2000餘臺次。累計完成大田整理22.55萬畝。完成2019年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田間工程建設項目建設任務的15%,預計5月底完成全部工程建設。加強以種子市場監管、檢查,農殘檢測、農藥、獸藥、漁業、農機道路等安全監管,一季度沒發生質量安全事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