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寬鬆的經濟政策,房價趨勢會是如何?

用戶792623071597


"房住不炒"是房地產市場政策主基調,前陣子疫情爆發,地方房地產政策鬆綁,但也是曇花一現,說明中央對房價嚴格的調控政策的決心沒有變。

從金融市場來看,疫情爆發以來,央行幾次降準降息都是定向調控,且明確表示支持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不搞大水漫灌,強調政策的精準打擊,因此,整體的政策方向透露出穩房價,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意圖。

從產業來看,過去十年房地產行業透支了未來至少5年的上漲空間,如今褪去金融屬性迴歸商品性以後,還是通過居住剛需和改善型需求拉動增長,因此龍頭地產商將吞掉剩餘的空間,這點從萬科,碧桂園這兩年瘋狂拿地的行為中也可看出。


被海水淹死的魚


2020房地產可能不會繼續放水,地產不去泡沫影響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今年可以說是,我國的房地產迎來真正的轉折點,這一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的必然結果。首先是經濟轉型,其次是人口總量。

中國用改革開放30年世界消化完了兩次工業革命的果實,補上了清朝以來落後於西方的生產力和基本科學技術。經濟的轉型和人口總量達到頂端這是導致中國房地產轉型的兩大重要原因。但現在中國必須要自己做作業專研難題了,能抄的作業都已經抄完了。

如果沒有這一點認知,必死無疑。中興被制裁,華為獨領風騷,聯想被甩了幾條街這些就是最好的事實。抄作業的的時候很難分出真正的學霸和潛在的學渣,但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未來靠的是真正的學霸!自己做作業、專研難題是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撐的,這是搶佔未來的經濟高地,沒有人可以阻擋。

華為內遷東莞就是中國房地產倒逼實體經濟最明顯的信號,華為況且被逼至此,其他企業的生存之難可想而知。但中國房地產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地產問題,涉及的方方面面非常廣,尤其是涉及是捆綁了銀行,而土地財政又捆綁了當地政府。

這個問題要想解決,必須要有一個非常好的方法,讓各方利益都達到一個平衡點,才能解決中國的房地產問題。而關於房地產的解決方案,黃奇帆的五大長效機制是目前給出的最好的解藥。

目前給出的方案是先從土地供應端入手,施行黃奇帆的“地票制度”。

住房不炒,很多人只解讀到了第一層意思,就是說抑制炒房客炒房。但這根本不是問題的根本,最根本的是還是土地,是土地財政和開放商在炒房!所以住房不炒有三層意思:第一說給炒房客聽的,第二說給開放商聽的,第三說給當地政府聽的。

中國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經濟轉型,也就是從炒作業轉型到自己做作業做難題。

而中國經濟的最大困局就在於中國的製造業成本過高,中國的製造業紅利沒有反哺給企業和社會百姓。所以從中國內部來說,房價就是中國經濟最大的攔路虎。而目前看來中國解決房價的問題策略上沒有太大毛病。


小陸財經


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國家不會用房地產來刺激經濟了。3月2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未提及房地產。去年全國99個城市房價出現下跌,三亞跌幅最大。

受疫情影響,全國房產銷售大幅下滑,上百家房企破產。其實去年也有不少中小型房產出現倒閉。隨著近些年來,房價節節攀升,房地產商大肆拿地建房,房產泡沫已經非常嚴重。

目前政策對樓市的價格就是防大漲,也防大跌。各省市因城施策,主要是求穩。漲得多的應該降一降,一些比較熱的城市,漲一漲也是可以的。

目前各大房地產商拿地的熱情不高,房產企業也快到了“優勝劣汰”的時候,以後的集中度會越來越高,品牌效應也越來越大。

就拿西安的房價來說,是應該降降了。因為居民工資增速也在降低,而且現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西安的房價,短期來看,還可能隨著復工復產反彈,但是中長期我覺得房價下跌是大概率事件

總體而言,我認為全國總體房價中長期來看應該是穩中小幅回落的趨勢!

關注股市浪哥,投資不迷路,歡迎點贊支持!


股市浪哥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先說答案,貨幣超發,寬鬆政策下,房地產必然上漲,當然這個房地產不是泛指所有房子 ,而是重點城市如北上廣深,杭州南京天津等一線優質城市,這些城市房地產已經不單單是房子所具備單一居住功能,更包含了投資金融產品這一概念。

明白以上這些,我們繼續說房地產為什麼會升值,首先任何國家只要加印貨幣,必然會造成通貨膨脹,如果全球貨幣美元加印超發,更會直接導致全球通脹,通脹情況下會拉高一系列資產的價格,如同流通錢多了,生產力還是那個生產力,那自然商品價格會上漲,反之流動資金少,商品多,自然商品下降。

2020年美儲聯的年度預算是4.7萬億美元,其中全年預計超發2.2萬億美元,當然超發的美元是全球承擔,均攤下不比恐慌 但也不能小視。國家2015年一直強調住房不炒,強調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使用,實際上現在中國房地產也不具備大規模炒作環境,因為各個城市都有限購限貸,但為什麼房子還是那樣貴呢?當然這個貴也是我之前說的一線優質城市,其實很多人還不明白,現在中國除了富人外,沿海已經誕生巨量中產階級,房子正是被這些中產階級在消化,如果你還認為房子是炒上去的,那顯然是你一廂情願的事情。

2月國家出臺外國人永久居住徵稿意見,嗅覺靈敏的人一下就明白,未來國家會放開移民,這些移民首選自然是一線城市,所以一線城市房子依然是絕佳投資金融兼居住產品,而且按現在趨勢,各大一線城市在各方面都在甩開2線城市群,環境,就業,醫療,基建等等。

所以一線房子才叫房地產,2線適合剛需人群,三四線才真的叫房子。





全球生活談


淺談下今年的房價:平均穩中有小幅上升,具體我分三類,一線二線三四線。

先說下最基本的穩房價,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房地產無疑對GDP的貢獻舉足輕重,目前我國經濟放緩軟著陸,那房地產是肯定不會讓下跌的,前倆年的限房限購,提高貸款利率那就是降溫手段,不讓上漲,也不讓下跌,穩住是最理想的結果,等待通脹和人均GDP匹配。

如果去年問這個問題,那房地產房價肯定會穩住不漲不跌。

今年就不一樣了,首先疫情影響,再加上美國等西方國家降息放水,撒錢,搞基建刺激經濟。我國也是小幅降準,再擴大點地方財政赤字,央行再多給買點地方債,未來預期有降息的可能,刺激經濟的手段肯定要上,要不然人民幣要通縮,經濟要下滑了,一季度就這樣了,靠後面三個季度努努力了。

那可以看到的是今年市場上的熱錢會比前幾年多一些,雖然如此,但是上面監管肯定想方設法不讓錢流入房地產以免失控,更是為了實體經濟健康著想,所以想大漲還是比較困難的。

國際化未來會小幅刺激一下,名聲在外,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那不是蓋的,接下來不管是股市,還是對於外國人投資房地產都是具有足夠的吸引力。

所以我個人認為,一線城市還是要上漲的,基於城市中心話一線的虹吸效應,國內資金和外資投資性價比。

二線城市同理,漲幅有限。

三四線城市,小幅下跌,基於人才流失,剛需減少,房源較多考慮。個別特殊位置的城市除外。



六線滾雪球


我個人認為,受疫情影響,全國房價處於下跌趨勢,國家三令五申強調“住房不炒”的政策,各個地區相繼出臺各種相關限購,限售措施,房地產總體平穩,並且國家寬鬆的經濟政策,迫使開發商打折促銷,各種各樣的優惠措施,激勵老百姓進城買房。

但是在中國經濟預測發佈會上,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預測稱,2020年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約9753元/平方米,同比上漲約6.1%。劉全認為,房住不炒和房地產調控政策機制仍是主要基調,全國房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未來房價企穩已是大概率事件。全國正處在人口大流動的時代,城鎮化將進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全國大中城市放開落戶政策,導致大量農村人口遷居城市生活已是大勢所趨。

  調查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全國新建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8470萬㎡,同比下降40%;新商品房銷售額8203億元,同比下降36%。劉全認為,2月份,房地產市場橫盤於市,房地產商資金壓力已不堪重負。全國部分城市積極出臺救樓市政策,以維護房價平穩上漲。受疫情蔓延影響,房地產市場銷售停滯不前,已經對市場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樓市救市政策和銀行寬鬆信貸政策等疊加影響,未來房價有望逐漸恢復平穩上漲態勢。


大劉樂觀


2020年的寬鬆政策主要是想衝減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沖擊,儘快讓企業復工復產,儘快讓老百姓有錢消費,並不是支持房價大幅上漲,房地產政策沒有調整,除核心城區的房地產外,絕大部分城市的房子應是下降的,降幅多少看政府穩房價的政策。惜日無比紅火的商業地產,如今少有人問津,因為門面難租出去。開著的門面收益好的少。加上股市讓收割了不少股民的錢,一些投資銀行也騙了不少老百姓的錢,,,如今錢已非常集中,一般老百姓手裡只有過曰子的錢,如果信貸資金不進房地產業,房子進入調整週期的可能性很大。


谷哥160081073


房價不看好了,人口老齡化,以後缺少的是人才不是房子。我身邊好多朋友,80、90後的獨生子女,結婚以後雙方父母都有好幾套房。房子的租售比只有2%每年,做投資拿到8%到10%的收益率不難,所以以後房子不會是稀缺資源。房價能維持原狀很不錯了,如果房產稅出臺更是對房價利空。


弗子的聚寶盆


2020年繼續寬鬆幾乎已成定局,但是寬鬆的背景下放的水會流向哪裡?這才是最關鍵的。很明顯,國家現在每次都是引好水渠再放水,所以,大量的資金再湧入樓市的概率會很小,而且國家不斷提到“房住不炒”,從資金面和政策面來講,房地產繼續全面大爆發的概率微乎其微。換個角度來思考:房子的需求是人。俗話說人往高處走,人口的流動大體是這樣的一個趨勢:農村→城鎮→小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留不住人的地方,留不住房價;吸引人的地方,房子依然是稀缺資源,房地產的頭部效應會越來越明顯。


御風趨勢


總體而言,穩中有降,一、二線城市穩字為主,三四線城市小副下降,個別城市可能繼續出現白菜價房子。

國家大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簡單的幾個字其實包含了未來的供需、人口變化、貨幣資金流向、產業結構和經濟動能相互間的關係,決定了房價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