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文勤:“地表最強”地級市的“三大法寶”

俞文勤:“地表最強”地級市的“三大法寶” | 蘇商雲課堂

再創一個激情燃燒、幹事創業的火紅年代!

蘇州,長期雄踞全國GDP前10,距離GDP兩萬億僅有一步之遙。不是一線城市,不是省會城市,不是計劃單列市,不是副省級城市,不是沿海城市,它的制勝的秘密“武器”究竟是什麼?3月29日,蘇商雲課堂再次迎來“俞音繞樑”專欄,蘇商創服平臺首席架構師、蘇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俞文勤重磅解密“地表最強”地級市的“三大法寶”。

現將課程內容整理如下:

俞文勤:“地表最强”地级市的“三大法宝” | 苏商云课堂

今天是3月29日,往前推兩天,南通和蘇州分別召開了讓江蘇企業家們非常關注的兩個會。3月27日,南通召開了南通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暨第三屆通商大會。3月28日,蘇州召開了營商環境創新大會。3月28日還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日子,是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在蘇州上任的第200天,也是蘇州激情燃燒、幹事創業的火紅200天。

自去年10月以來,蘇州採取的一系列舉措引起了社會各界矚目。從在全國率先建立民營企業家月度沙龍、微信群聯繫、信息直報等“三項制度”,到今年年初蘇州開放再出發大會上發佈乾貨滿滿的30條政策,新冠疫情中第一時間發佈雪中送炭的蘇“惠”十條、王炸級的人才落戶新政重磅出臺,再到3月28日推出的“營商環境3.0版”……藍紹敏書記執政200天中,無一不意在塑造更系統、更具吸引力的蘇州投資與營商環境。

我們在蘇州的會員企業家比較多,從反饋來的信息來看,大家的狀態都比較好。蘇商會大部分是實體企業家,對過去半年蘇城營商環境的變化,應該會普遍感到很振奮。雖然春節期間遇到疫情肆虐,但蘇州的企業確確實實感受到“春天到來了”。

作為服務於這一批會員企業家的組織,我們切身感受到蘇州企業家的精神面貌,為此我們特地籌備了這場專題直播(點擊

“閱讀原文”可看回播)。

1從學霸南通向蘇州抄作業說起

我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蘇州隔江的對岸城市是南通。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南通造勢於東南,是“中國近代第一城”。蘇州被稱為狀元故里,南通是“學霸之鄉”,基礎教育非常厲害,這兩座隔江相望的城市都很有特點。

最近在江蘇政界,大家都關注到南通從市委市政府開始,自上而下、全民動員對標學習蘇州。南通“學霸生”為何要向“優等模範生”蘇州抄作業?

我先做一些材料方面的介紹。2020年3月24日,《新華日報》12版發表了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所撰文章:《學習蘇州“三大法寶”推進南通高質量發展》。文章中,徐惠民書記強調蘇通跨江融合,南通首先要跨越思想上的“長江天塹”,工作理念上對標蘇南,精神狀態上比肩蘇南

文章裡還強調要把學習蘇州“三大法寶”作為解放思想大討論重要引領,要求黨員幹部回答好新時代南通“發展四問”:如何抓住這樣的一個歷史機遇?如何實現萬億GDP?如何抓好大項目?如何做先鋒?一經報道,就像一個巨石投到了長江裡,騰起了巨大的浪花。

而像南通這樣大模大樣、堂堂正正學習蘇州,體現的是南通人不一樣的氣度。把蘇州作為對標對象,南通到底要學什麼?這篇文章旗幟鮮明地表達了南通市委市政府堅定的意志,實際上此前,市委市政府層面已經有很多動作。

2月28日,南通舉行了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擴大)會。到場所有人員都發放了一本“紅寶書”——《再燃激情——蘇州“三大法寶”讀本》作為內部學習使用。南通興師動眾全面來對標學習蘇州到底是基於什麼樣的思考?我想主要有三點原因:

第一,南通迎來了一個百年未有的歷史新機遇“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實施”,蘇州是南通審時度勢找到的最好對標標的;

第二,學有榜樣,大家比較熟悉的南通人張謇及其“同鄉、師生、摯友”翁同龢;還有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的父親費璞安曾在南通工作過,且與張謇相交,因而費孝通對南通也頗有感情,曾多次到南通考察。可以說,蘇通兩地的互敬淵源,由來已久。因地緣相近、人文相親,如今兩地人與人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交流,也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後來的蘇通大橋就是兩省合作的一個樣板。

第三,主政領導的特殊背景: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是土生土長的蘇州人,曾經在崑山、園區組織工作過,非常清楚蘇州三大法寶過關闖關的意義和價值;有意思的是,南通是藍紹敏書記的出生地,且仕途也是從南通起步的。

我們一開始探討“學霸”南通向“優等生”蘇州學什麼,不可能說是照搬照抄。南通最主要的是學習蘇州發展經濟的先進理念,包括長期物質高速發展的精神內核。

2蘇州開放再出發

在近10年的發展過程中,面對全國創新創業大潮、區域經濟你追我趕,蘇州自身也充滿著危機感。但在全國地級市中,蘇州一直被贊為“地表最強”。在這種狀態下,整個蘇州進入一種快節奏的狀態。

尤其是藍紹敏書記到任蘇州後在就職演講裡提出“再創一個激情燃燒,幹事創業的火紅年代”的口號,引發各級政府及企業界的討論與參與,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這種火熱的氛圍。

俞文勤:“地表最强”地级市的“三大法宝” | 苏商云课堂

3月5日也就是驚蟄之日,蘇州召開全市作風大會。藍紹敏書記在講話中說,“不要等追兵踩到了腳後跟再努力”。他提出要在新的時代對蘇州重新進行定位。首先和自己比,其次要從“東西南北”四個維度上對標。

俞文勤:“地表最强”地级市的“三大法宝” | 苏商云课堂

往東看上海,蘇州與上海GDP體量有近一倍的差距;往西看南京,蘇州雖然GDP總量上比南京強,但南京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及創新創業上有後發優勢;往南要和深圳或廣州、重慶這些城市對標,差距實際上被越拉越大;往北看一看南通,南通今年提出製造業增加值達到2000億,比蘇州還多500億,是一個非常強勁的追兵。處在中間的蘇州要想追趕的話,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在不斷地“被對標”“被學習”,前面沒有可以複製的成功經驗的情況下,蘇州下一步發展的參照物又在哪裡?蘇州市委、市政府為此提出了“離開舒適區、勇闖無人區”,以及作出“無問之答”,解出“無解之解”

“無問之答”如何答、“無解之解”如何解?我總結起來,“二次創業”的蘇州的前進邏輯便是:從歷史中來,從藍圖中來,從實踐中來。

第一,從歷史中來。

2020年1月3日舉行的蘇州開放再出發大會,實際上是蘇州在新時代自我加壓、不斷優化的一個舉措,這是里程碑式的關鍵事件。我們前面提到會上蘇通黨政官員人手一本的《再燃激情——蘇州“三大法寶”讀本》。在過去40多年的改革開放進程中,蘇州先後誕生了以“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為內核的“張家港精神”,以“艱苦創業、勇於創新、爭先創優”為標誌的崑山之路,以“借鑑、創新、圓融、共贏”為特質的“園區經驗”。這三大法寶在蘇州大地上播種、發芽、澆灌後成長出來的大樹,不存在“水土不服”的問題,藍書記認為它們是當前蘇州披荊斬棘、突出重圍的利器。

第二,從藍圖中來。

俞文勤:“地表最强”地级市的“三大法宝” | 苏商云课堂

在3月28日召開的蘇州市營商環境創新大會上,所有參會代表拿到了一張邀請函,實際是一張登機卡,被設計成機票的樣式,蘇州的藍圖就在展示的這一張機票上。大家注意看票的底端一行字,就是蘇州對自己的兩個定位,蘇州要做“現代國際大都市”,同時要做“美麗幸福的新天堂”。蘇州從經濟、社會、民生各方面提出新的發展藍圖和目標,這是要在新時期為自己立下一個全新的flag。

第三,從實踐中來。

俞文勤:“地表最强”地级市的“三大法宝” | 苏商云课堂

往回看,從2019年9月11日到2020年3月29日,剛好是藍紹敏書記履新蘇州的201天。先來看一看過去的200天,蘇州有怎樣的動作?在履新“中國最強地級市”市委書記兩個月時間裡,藍紹敏書記調研走訪完下轄的姑蘇區、張家港市、崑山市等10大區域板塊。調研中,藍紹敏書記為下轄的十個市(縣)區精準定位,開出“良方”,並送上了“一字錦囊”。

3月5日,蘇州市召開的2019年度綜合考核工作總結暨作風建設大會上,藍紹敏書記指出要始終想在前幹在前,不光做好“必答題”,還始終多想一步、棋快一著,答好“思考題”“附加題”,善解“無解之解”、善答“無問之答”,為全省全國多出經驗。

疫情期間,蘇州先是成為全國首個宣佈假期延長的城市,2月2日晚,蘇州發佈的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蘇“惠”十條政策再一次走在了全國前列,被國務院、商務部點名表揚。3月20日蘇州市發佈了人才落戶新政策,被媒體稱為“王炸”級人才新政。這一系列動作無一不透露出新時期蘇州正在塑造更系統、更具吸引力的投資與營商環境。3從蘇州的三大文化意象看三大法寶

藍書記在2019年11月26日蘇州做主題教育專題黨課“堅守初心使命,弘揚三大法寶”時再次提及了“三大法寶”,也是我們說的張家港精神、崑山之路、園區經驗。它的“四大精神”可歸結為:團結精神、創造精神、擔當精神及奉獻精神。

關於三大法寶,有很多解讀。今天我想另闢蹊徑,提供一個特別的對比思考,即從蘇州的三大文化意象來看三大法寶。

無論是張家港精神、崑山之路還是園區經驗,隱藏在三大法寶背後的是蘇州人強大的精神驅動力,

如果用幾個字來精準概括這三大法寶的精神內涵的話,我認為是“拼出來的張家港精神、闖出來的崑山之路、融出來的園區經驗”三大法寶之一出來的張家港精神✖吳鉤

俞文勤:“地表最强”地级市的“三大法宝” | 苏商云课堂

1992年前,張家港市一度被稱為“蘇南的蘇北”,1992年後張家港市委市政府提出“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16個字的“張家港精神”,後來在全市興起並被學習。結果是張家港獲得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成為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縣級市,在全國百強縣的榜單中始終排名第三,靠的就是一個“拼”的精神。

沙鋼是張家港的企業名片,也是張家港精神的重要體現之一。而在歷史上,蘇州最為人稱道的技術之一也是冶煉,冶煉青銅而鑄成的“吳鉤“便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吳地。最先進的冶煉技術,最精良的兵刃武器幾乎都始產於吳。作為當年一個南蠻之地,吳國得以後來居上、超越諸國,主要是率先實行了開放政策,學習各國冶煉技術。我們可以猜想,可能是吳王看到了當時中原的先進和發達深受啟發,抱著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立業精神,才有了吳國後來的崛起。我們現在探討張家港精神,往回溯源,就是吳國人血液裡流淌著這種“拼”的基因。三大法寶之二:闖出來的崑山之路✖樓船

俞文勤:“地表最强”地级市的“三大法宝” | 苏商云课堂

除了吳鉤外,從各種文學作品中,我們看到吳國的造船技術非常發達,吳人是水上霸主。吳國擁有包括樓船、戈船、橋船、舫船等各種類型的船舶,其造船技術在當時沿海諸國中是無可比擬的。當時吳國的水師,也就是我們中國最早的海軍。

和陸地文明不同的地方在於,海洋文明的核心是“闖”。而吳人敢為人先,最早進行海基航行。曾沿著我國的東南海穿過印度洋,走過12個國家。在那個時代,他們的小船從江蘇東海岸可以開到日本。實際上比鄭和出海航行早了1000多年。這都代表了吳國人與生俱來的闖蕩精神。數千年來,蘇州骨子裡這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一直未泯滅。

我們在崑山本土企業經營上也能看到這種內在的傳承。宋鄭還創立的好孩子童車,從一個小縣城起步,從稱霸國內到出海征戰,當年在很短的時間裡把一輛童車做成了全球老大,就充分體現了崑山人的闖勁兒。三大法寶之三:融出來的園區經驗✖雙面繡

俞文勤:“地表最强”地级市的“三大法宝” | 苏商云课堂

這裡我們要談到蘇州手工業——蘇繡。蘇繡發展到明清時代,在工藝和技術上有了更大的進步,進入了包括湘繡、越秀在內的四大名秀之列。為什麼呢?在發展過程中,蘇繡不斷吸收著其他文化的精髓,包括兼容上海的“顧繡”和西洋畫的特點,最終創造出了光線明暗強烈、富有立體感的風格的雙面繡。雙面繡成為蘇繡最有特色的技法,本質上就在於“融”會貫通。

蘇州人這種“融”內化於心,一旦春風化雨或者時機成熟,在特定的時間節點上就會被釋放出來。蘇州工業園區的發展就充分體現了“融”的特性。蘇州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正是在借鑑了新加坡與國際先進城市的規劃經驗,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新與圓融,並最終實現了生態、生產與生活,三生萬物的共贏局面。4啟示2500年,一以貫之的蘇州

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令伍子胥建造闔閭大城,由此揭開蘇州古城的歷史序幕,迄今已有2500多年了。從闔閭大城的歷久彌新,到再燃激情,重溫三大法寶,再到“三大法寶”和蘇州三大文化意象的交相呼應,我們看到了蘇州這座城市的精神傳承。

這座有著2500多年文化烙印的城市,給我最真切的感受是什麼呢?

第一,“一以貫之”。在中國,沒有一座城市能夠像蘇州一樣,經過兵荒馬亂後,始終能夠保持基本格局不變。2004年中央電視臺曾評價蘇州為“東方水城”,因為它的骨架主要是縱橫交錯的河道。“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文化應該已深深融入蘇州人的性格中。第二,“一陰一陽之謂道”。比如蘇州實行雙輪驅動、雙軌制,包括蘇州人做事能夠兩面俱到。在幾千年的流變中,它始終能很好地安放自己。第三,“剛柔並濟”。有人說蘇州人柔,也有歷史的剛,其實蘇州人是把剛和柔融合在一起,變成了一個字——“韌”,正是這種堅韌支撐這座城市走到今天。

所以怎麼去看蘇州人,怎麼去看這個城市?就如餘秋雨先生所說的:“文化是一種養成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它最終成果是集體人格。”

我們可以借這個機會想一想,蘇州這座城市的集體人格是什麼?誰更應該向蘇州來汲取經驗?最近看到一個高分紀錄片《人生果實》,影片裡91歲的主人公和他89歲的妻子的生活非常緩慢,就是一個平平淡淡的過程。其中有一句話是:

“風吹落枯葉,枯葉滋潤土壤,肥沃的土壤幫助果實,緩慢而堅定地成長。”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蘇州人很像,包括對待人生、生活、事情的內在價值觀有很多相通之處。

最後借用鄧小平同志的“南方談話”,我想說在新時期,我們仍要重新“開放再出發”。不管是蘇州、南通或其他有所作為的城市,包括我們所有企業、創業者,如果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險精神,沒有一股氣、勁,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一番新事業。所以不爭論,大膽地試、大膽地闖。

俞文勤:“地表最强”地级市的“三大法宝” | 苏商云课堂
俞文勤:“地表最强”地级市的“三大法宝” | 苏商云课堂俞文勤:“地表最强”地级市的“三大法宝” | 苏商云课堂
俞文勤:“地表最强”地级市的“三大法宝” | 苏商云课堂

今日頭條、騰訊企鵝號、搜狐號、新浪看點、一點資訊、界面、網易、虎嗅網、鈦媒體等平臺,

覆蓋商業財經核心受眾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