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的“臨終時刻”:從400億市值到發不出工資

作者 | 貓叔


“暴風科技是我15年301元買入的,當年想我錯過了騰訊阿里東方財富,就一定不能錯過暴風,結果現在跌到了2.6元……”暴風集團股吧裡,不少股民這樣訴苦。


聽著像一則笑話,但卻是真切的事實。


誰能想到,當年市值高達400億、曾創下36個漲停神話的暴風集團,如今市值剩下8.3億,欠債4.7億,總裁馮鑫入獄,高管全部離職,公司僅剩10餘人,工資發不出,甚至連2019年業績預告和業績快報的編制工作都無法正常進行。


如今的暴風集團,已經命懸一線,憑藉自身業務已經沒有可能走出困境。


如果沒有奇蹟發生,不出兩月,將面臨“暫停上市”甚至退市風險。


暴風的“臨終時刻”:從400億市值到發不出工資

暴風迎來“臨終時刻”


事實上,從2019年8月30日開始,暴風集團就開始了每五個交易日發佈一次的《關於股票存在被暫停上市風險的提示性公告》。


如今,《公告》發了幾個月,主營業務基本停滯,經營情況未見起色,情況反而越來越糟。


暴風的“臨終時刻”:從400億市值到發不出工資


暴風集團面臨著多重退市風險,“暫停上市”似乎已經不可避免:


1、公司現有員工無法承擔2019年業績預告的編制工作,若在法定披露期限屆滿之日起兩個月內仍未披露,則面臨暫停上市風險;


2、即便按要求披露業績,2019年年末的淨資產為負,仍面臨暫停上市風險;


網視互聯(ID:wxs360)瞭解到,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公司合併財務報表的資產總額為3.6億,負債總額為10.2億元。更何況,最近又多了4.7億的債務。即便披露業績,2019年末淨資產為負也基本板上釘釘。


3、暴風正在被北京證監局責令整改,如果經調整後2018年末、2019年末連續兩年年末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負,依然面臨暫停上市風險。


即便是這樣糟糕的情況,一般來說,上市公司還可以通過“重大資產重組”,申請停牌,換取一定的喘息時間,並想方設法開展“保殼”運動。


但遺憾的是,因為“馮鑫事件”,暴風正在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近十二個月內不得發行證券,更不能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不符合“重大資產重組”的條件。


也就是說,不管披露不披露2019 年業績預告,暴風都將面臨著暫停上市的風險。


當然,“暫停上市”也並不意味著無力迴天、再無機會,如果有大佬願意出手保殼,也未可知。


畢竟,“殼資源”向來是備受爭搶的稀缺資源,而暴風其實並沒有欠太多債。


暴風的“臨終時刻”:從400億市值到發不出工資

成於VR偽風口,敗於暴風TV燒錢


2018年,馮鑫曾這樣評價樂視,“回過頭來看樂視,如果樂視在2015年沒有在別的事情上亂花錢,專心做電視,而不要搞汽車,也別做手機,大夥覺得這是一家很棒的公司。”


如今2020年,回過頭來看馮鑫和他的暴風集團,其實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暴風的“臨終時刻”:從400億市值到發不出工資


上市後不久,暴風科技確立了全球“DT大娛樂”戰略,即在發展原有互聯網視頻業務的基礎上,開始嘗試虛擬現實(VR)、智能家庭娛樂硬件、在線互動直播、影視文化。同時,還要佈局O2O、雲視頻、互聯網遊戲研發和發行、影視等業務,野心勃勃,想要成為互聯網綜合性娛樂企業。


而暴風能成為“妖股”,其中“VR”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暴風魔鏡的第一代產品於2014年9月推出,比谷歌的Cardboard只晚三個月,但其材質和性能卻比Cardboard強。


彼時的VR,完全就是一個“風口級”產業的模樣,彷彿誰能發明VR界的iPhone,誰就能成為下一個喬布斯。而按照官方宣傳,“暴風魔鏡是國內乃至全球投入最大的VR公司”,馮鑫無疑就是那個最有可能成為VR界喬布斯的種子選手。


暴風的“臨終時刻”:從400億市值到發不出工資


VR概念的火爆,帶來了暴風股價的瘋漲。此後短短兩年內,暴風魔鏡的硬件產品更迭了五代。雖然迭代頻繁,但卻並沒有質的飛躍。


但隨著“VR泡沫”的破滅,暴風市值也急轉直下。到2016年10月,暴風魔鏡被曝出裁員新聞,據報道,團隊規模從500多人裁減到300人,辦公室空了一半。


曾經的風口級行業,風還沒刮就突然停了,把野心勃勃衝進去的暴風魔鏡晾在了空中。


隨著VR概念的迅速退潮,以及核心產品“暴風影音”的日落西山,暴風集團轉型勢在必行,但涉足強敵環伺的領域,盲目多元化,或許就是暴風倒下最大的原因。


PC、手機、VR、TV四大業務的全線佈局,而且跟樂視一樣發力暴風TV電視硬件,並揚言要跟小米電視正面交鋒,野心不小,但實力不足,持續不斷地燒錢,電視越賣越虧,最終的遭遇也跟樂視有著驚人的相似。


明明有賈躍亭的前車之鑑,馮鑫卻還是帶著暴風集團重蹈覆轍,令人唏噓。


悲哀的是,馮鑫是真的把VR當成了風口,而不是偽風口,所以才元氣大傷。


當年備受爭議中,馮鑫曾經高調放話,“即使暴風死了,我也會做這件事。”


可惜現在,VR沒做成,暴風卻真的快死了。


暴風的“臨終時刻”:從400億市值到發不出工資

未能全身而退的“馮鑫”


至今,暴風集團仍發佈公告稱,除馮鑫外,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已全部辭職。


而沒有辭職的馮鑫,早在去年9月16日就因涉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職務侵佔罪被批捕。


也就是說,如今的暴風集團,基本上處於無人管理的尷尬境地。


事實上,自從馮鑫被捕後,暴風集團就每況愈下,剛開始還在拼命掙扎,考慮加快產品結構化調整,增加新業務,推出明確差異化策略,增加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


但是,隨著情況的惡化,高管紛紛出走,直到現在公司僅剩10餘人,而且存在拖欠部分員工工資的情形。


2月7日,因拖欠機房服務器託管費用,合作方終止提供服務,導致暴風網站和手機客戶端均無法打開。


2月10日,暴風火速跟風行在線簽訂協議,將暴風影音APP、PC客戶端的廣告系統運營權交由競爭對手“風行在線”排他代運營,合作期15個月。而風行在線僅需一次性支付給暴風集團人民幣100萬元,並承諾協議簽署後每月“分成”不少於20萬元收益分成。


也就是,暴風集團用100萬的預付款400萬的價格,就把主營業務未來15個月的運營權賣給了風行在線,何其廉價,卻又何其無奈。


縱觀暴風上市後的幾次戰略變化,從暴風TV到暴風魔鏡,再到暴風秀場、暴風影業和暴風體育,看似踩著風口,卻都無疾而終。


從巔峰到低谷,從市值400億到8.3億,暴風只用了短短5年。


幾年前,馮鑫在發佈會上意氣風發,大談暴風影音的“信息流、小視頻”,暢想暴風魔鏡的“VR-2020後見”。那時候的他肯定沒想到,自己和暴風竟然沒能熬過2020年。


暴風的“臨終時刻”:從400億市值到發不出工資


在馮鑫出事後,美圖董事長蔡文勝在其朋友圈感慨:“看到馮鑫出事心裡非常難受。暴風影音免費服務過無數用戶,馮鑫也成就過很多人,讓很多機構和股東都賺錢過。其實一家公司能上市,最苦一定是創始人,看起來風光,卻承受最多挑戰和艱辛,投資人都可以套現,創始人必須堅持到最後,而且結果還不一定好。”


確實,在暴風的這場資本遊戲中,投資人、高管都賺得盆滿缽滿,並且全身而退,只有馮鑫這位創始人,身陷囹圄,頗為悽慘。


馮鑫或許不是一位很好的創業者、CEO,但不能否認他是一位真正做事情的人。但是在國內以成敗論英雄的創業環境裡,失敗的烙印已經烙在了馮鑫身上,賈躍亭還能在美國造車,馮鑫卻只能在牢裡蹉跎。


馮鑫出事後,高管團隊作鳥獸散,再也沒人能或者願意嘗試去拯救暴風,甚至都沒幾個人站出來為馮鑫說幾句公道話。


在經營暴風的過程中,馮鑫有很多次機會將暴風出手,拿著錢功成身退,即便在上市的這幾年,馮鑫也完全可以套現離場,但是直到被捕的那一刻,他手中的股票,都沒有拋售。


蔡文勝曾經送給馮鑫一句話:“凡是你擔心的事兒,一定會發生。”馮鑫說這句話對他幫助很大,“後來我試試,他媽的,真是靈!”


如今的暴風集團,員工薪酬支付困難,現金流難以維持公司正常運轉,奄奄一息,瀕臨退市。


不知道獄中的馮鑫,是否曾經擔心過暴風有一天會淪落到如此境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