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錢”啦!深圳羅湖3000萬電子消費券將陸續發放,領取攻略看過來

“撒錢”啦!深圳羅湖3000萬電子消費券將陸續發放,領取攻略看過來

發放消費券,已成為全國多個城市刺激消費復甦的“大招”,深圳也開始發力。3月31日,“2020禮享羅湖”活動正式開幕,深圳羅湖區將發放3000萬元微信電子消費券,吸引更多的“消費力”來到羅湖。

領取攻略來了

據瞭解,活動消費券包括零售消費券、住宿餐飲消費券等,價值總額3000萬元。

在3月31日至6月23日期間,市民可在微信搜索“2020禮享羅湖”小程序,參與活動抽取消費券,一次報名,活動期間持續有效。4月1日至6月30日每週三上午10時開獎,中籤的用戶將收到微信支付消息推送,消費券自動進入個人微信卡包。

“撒钱”啦!深圳罗湖3000万电子消费券将陆续发放,领取攻略看过来

消費券類型分為零售消費券、住宿餐飲消費券以及獎勵消費券。其中,零售消費券的面額有20元(單筆消費100元以上,含100元),100元(單筆消費500元以上,含500元)。住宿餐飲消費券的面額有40元(單筆消費200元以上,含200元),100元(單筆消費400元以上,含400元)。

“撒钱”啦!深圳罗湖3000万电子消费券将陆续发放,领取攻略看过来“撒钱”啦!深圳罗湖3000万电子消费券将陆续发放,领取攻略看过来
“撒钱”啦!深圳罗湖3000万电子消费券将陆续发放,领取攻略看过来

憑微信卡包中的卡券,市民可在有效期內至羅湖區內開通微信支付商戶號的零售店,包括生鮮產品、日用品、服裝服飾、家用電器、黃金珠寶、建材家裝家居、電影院、書店、體育健身以及其他等各類零售店(不包括汽車經銷店),以及酒店和餐飲店消費,使用微信支付消費時自動抵扣。消費券還可以“折上折”,與商家折扣相疊加。而且,消費券投入力度視消費者參與熱度而調整額度、進度。

同時,報名消費券活動的市民在羅湖區內參與活動的各零售店、酒店、餐飲店單筆消費滿1000元,有機會隨機獲得一張獎勵消費券。

此外,羅湖區還面向購買新車的消費者贈送總價值1000萬元的5000份禮品,即購買單價10萬元以上汽車的消費者可獲2000元購物卡,送完即止。深圳市羅湖區工信局(商務局)局長周建軍表示,除了消費券,每月還有機會獲得百萬大獎。

汽車消費被單獨強調

只有消費端熱起來,生產端才能活起來。消費對於深圳經濟發展來說,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以羅湖為例,消費一直都是羅湖區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羅湖積極推動消費型經濟改革創新,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的規劃目標。與消費相關的行業,比如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文化旅遊等,實現的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25%至30%,吸納了大量的勞動人口,僅東門步行街就有個體工商戶1.8萬家,零售、餐飲數佔九成。

記者近日前往羅湖區的東門商圈、水貝珠寶商圈發現,人流量已經有了很大幅度的回升,絕大多數餐飲店已經恢復堂食。

“撒钱”啦!深圳罗湖3000万电子消费券将陆续发放,领取攻略看过来

(東門步行街)

周建軍透露,羅湖區商圈已有很大恢復,東門商圈從冰凍期的每日4000人流量恢復到了11萬人,萬象城商圈用電量已從下降四成恢復到了下降5%。

除了羅湖區,福田區和龍華區也計劃派發消費券。值得注意的是,在提振消費方面,汽車消費都成為單獨強調的一個重點。

早在今年2月21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鼓勵廣州、深圳進一步放寬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這被市場視為一個重要信號。隨後的2月28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若干措施》,其中就提到,要穩定汽車等大宗消費,加快新增汽車指標放號,優先保障家庭首購需求。有分析人士表示,由此釋放出的汽車消費力,將在年度的經濟數據中體現出來。此外,深圳市、區兩級政府在推出一系列惠企措施穩企後,如何能夠儘快讓企業恢復到正常生產水平,讓消費經濟復甦,又是一道新的命題,但一系列舉措的出臺也顯示出深圳對消費的重視。

全國層面是否會推廣消費券?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杭州、寧波、南京、嘉興、濟南、青島、重慶、南充等多個城市以及浙江、遼寧、江西、河北、安徽等多個省份或部門發放或計劃發放消費券,各地出臺的消費券刺激政策累計已過百億元。在部分地區,消費券成功引發了消費“狂潮”。杭州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29日下午4點,已兌付政府補貼2983萬元,帶動杭州市場消費4.53億元,拉動效應達到驚人的15倍。

此外,為了保消費,浙江省正在醞釀諸多大招,其中包括鼓勵每週只上4.5天班,還有加快研究制定發放消費券、旅遊券等消費提振政策措施。

那麼,全國層面是否會推廣消費券?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哈增友在3月18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新聞發佈會上回應稱,國家發改委密切關注各地推出消費券等政策舉措,並積極跟蹤分析。地方出臺政策要考慮地方的財政承受能力,要讓市場主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受益。

有市場人士認為,發放消費券來刺激和促進消費,也有著一定的短板需要克服,但為了應對疫情這種非正常因素對消費增長的干擾,的確需要出臺一些短期的刺激政策,推動消費回補。中信政策的研究指出,中性假設下預計未來全國消費券規模349億元,撬動乘數1.8倍,帶動新增消費629億元。與4萬億的社會零售總規模相比微乎其微,但對本地企業與困難群體紓困有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