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爛果怎麼治,瞭解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引起草莓爛果的病害特點

(1)這些病菌都喜歡高溼的環境,因此棚內溼度大、通風不良是引起爛果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那些貼地的果實更容易接觸到病菌,引起感染!由於病菌都偏好潮溼的環境,很有可能交叉感染,同時染上兩種或兩種以上病害會造成大量爛果,危害嚴重!灰黴和革腐很容易同時發生!草莓漿果成熟期遇陰天容易被病害侵染,引致腐黴菌感染爛果病。低窪地、排水不良的土地同樣是這樣。

草莓爛果怎麼治,瞭解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2)土壤條件差易感病。土質黏重的土地透氣性差,連作地土壤養分偏低,供肥能力下降,物理性質惡化,同時由於連作可能攜帶土傳病害病菌,同時可能會積累一些有毒物質,因此易感染土傳病害例如革腐病引起果實腐爛,有機肥沒腐熟也很有可能引起果腐病害。

(3)栽培管理不善。氮是促進植物生長的,但是過量氮肥讓草莓植株生長大量嫩葉,新葉比老葉抵抗力弱,更加容易感病導致果腐,所以很多專家也說過不要多施氮肥!偏施氮肥,植物通風不良,易感病。

草莓爛果怎麼治,瞭解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草莓爛果預防措施

(1)選擇抗性強的品種。久香較抗灰黴病,而甜查理易感灰黴病和疫黴爛果病,這裡請大家做筆記,應該選生長健壯、不易染病的品種。

(2)土壤處理。可以選擇草莓和其他作物輪作解決連作問題,移栽前也可以使用氯化苦、石灰氮等進行土壤消毒減少土傳病害發生幾率。

(3)採用高壟栽培,可以解決排水問題;滴灌澆水節水也能避免土壤水分含量過高。開花前期、開花坐果期和澆水前噴藥防治,陰雨天嚴禁澆水,冬季選擇晴天上午澆水,澆水後加大放風量。每天堅持放風降低空氣溼度。

(4)一旦出現爛果,及時摘除病葉、病花和病果妥善處理,減少病源。及時摘除老葉,加強通風透光,減少病害發生幾率。

(5)藥劑防治。生產中生物防治用得最多的是木黴菌,其中以哈茨木黴和綠色木黴應用最多,主要防治真菌性病害比如白粉、灰黴和根腐。還有酵母、地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多抗黴素等。化學防治根據具體病害施用不同藥劑。

對於病害發生的田塊,要及時採取化學防治的方法。

白粉病造成的爛果,其典型特徵就是果子表面有一層白粉,可選卡拉生、翠貝、世高、阿米妙收以及福星來進行防治。使用世高和阿米妙收時注意一定不要盲目的超量使用,不然會對草莓的生長和膨果產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是如果草莓有旺長的趨勢,常量使用這兩種藥劑可以控制旺長。

灰黴病發生不嚴重時,可選嘧菌酯、撲海因、密酶胺等,若是嚴重,建議大家選擇一些專用藥劑,如瑞鎮、凱澤、健達、露娜森等。但使用藥劑時還是建議輪換交替使用,這樣既能提高防治效果,又能防止病菌抗性的產生。

對於疫黴果腐病,建議選擇凱特、阿克白、撲海因。有些田塊還有終極腐黴爛果病,表現為果實腐爛時,在果面會有棉絮狀的白黴,而且較密較厚,如棉絮一樣。對於這個病害,可以選擇惡黴靈、甲霜靈、甲託這類藥劑。

菌核病造成爛果的表現是:開始在果面有稀疏的白色黴層,後來漸漸地出現黑色如老鼠屎狀的菌核。防治藥劑有菌核淨、咪鮮胺,包括咪鮮胺錳鹽、撲海因等。

炭疽病是一種高溫高溼的病害,其造成爛果主要還是因為棚內溼度。前段時間相對來說溫度還是比較高的,通風不良導致白天棚內溫度升高,加上在移栽和苗期對炭疽病防治不力,從而造成了炭疽病的發生。炭疽病危害果實的特徵:開始在果面上會有一個黑褐色的病斑,逐步變黑,有凹陷,到後期果面上會有肉色的、膠狀的物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