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國內基建投資熱潮,這是否會刺激國內房價上漲?

別看了小姐


疫情之後,國內基建投資熱潮,不會刺激房價過快上漲。主要原因是:

從國家政策導向上看,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房地產列為民生工作專門安排部署,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一方面,強調“穩”。2020年中央關於房地產的導向就是“穩房價、穩預期”,要求要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強調“增”。就是重點加大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加強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租賃住房,通過以上措施解決困難人員住房問題。

從行業環境上看,當前的房價並非是十幾年前的房價,去年有很多房子是有價無市,有很多大地產商出臺了贈裝修、贈家電、贈傢俱等措施,吸引購房人購房。從去年的樓市環境看,今年的房價上漲也不現實。

總體來看,今年的房價以穩為主,既不可能大漲,也不可能大跌。


在水一方8403


個人覺得不會!!!

透支

房價是在2008年之後開始迅速上漲的,所以現在很多人在類比2008年,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房價已經透支了很多人的消費能力,為什麼要促消費?關鍵是沒錢。大家賺的錢都到哪裡去了?都在還房貸了。

比如一個家庭在一線城市,房價在4萬左右,月供在2萬左右,這個家庭總收入一個月假如也是3萬,那麼扣除掉房貸的2萬之後,還剩下1萬,這個1萬就是這個家庭全部的開銷來源,如果有孩子一個月再扣一些,基本上就沒有剩下的。還怎麼有能力有消費?

房子如果再大幅度上漲,在收入沒有同比漲幅的前提下,很多人是不會在選擇買房的,這個就會有造成一種有價無市局面。

現金流

如果房企的房子不賣出去,拿著房子行嗎?短期是可以的,但是一旦時間長了,就會造成房企的流動性現金困難,這個是很麻煩的事情。特別是在今年這種情況下,如果房子一直賣不掉,很多企業是熬不住的,今年已經有100多家房企已經倒閉了。

恆大今年也在大量做線上促銷,這個在以往是很難看到的事情了,恆大也是一個頭部房企,既然頭部房企都有這種問題,基本上整個行業都這個問題了。

總結

房子如果是剛需還是要買的,但是如果選擇現階段去投資的話,個人覺得還是需要謹慎一些,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可供投資的機會很多,沒有必要選擇房子。


大寶的股事


不可否認的是,短期來看,疫情的衝擊下對我國的經濟增長以及房地產都會有比較大的衝擊,但是從長遠來看,並不會改變經濟發展的大趨勢。而且就我國巨大的消費人口體量,也一定會在未來的消費中找補回來。

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經濟學理論提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分別是投資、消費和出口。從當前形勢來看,外部需求基本無望,另一個就是考慮投資方面,最核心的兩個項目則是房地產和基建。“房住不炒”的定位沒有改變,調控放開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房地產投資回升空間也有限。那麼短期經濟回升的最大動力,很有可能來自基建。

但我們今天看到的可能更多是對“新基建”的投資。各地紛紛響應,新基建項目陸續發佈。截至3月11日,已有北京、上海、江蘇、山東等20逾個省市區發佈了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這些可能包括5G、城軌、大數據等的建設。

從長遠來看,新基建的建設對傳統房地產有支撐作用,一般情況下,基建的大規模、高額度投資,通常會相對拉動房地產投資和支撐。所以,新基建的建設肯定會對房地產有一定的拉動作用,但是我們也知道,當前房地產調控政策依然是非常嚴厲的,不會有太寬鬆的環境,不會有過多資金流入房地產特別是住宅市場,但是相信對未來的租房、社區服務、房地產上下游等領域有較大的支撐。

所以,房價基本上不會有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並且房價也是受需求影響的,需求不變,房價就難以有較大的改變。況且調控約束著,房價穩定才是主旋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