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邊將現“光亮盒子”變電站

珠江邊未來將出現一個“光亮盒子”!3月30日,廣州110千伏獵橋變電站正式宣佈開工。

據悉,該變電站由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承建,是新一代智慧變電站試點項目,也是廣州市“身邊項目大師做”試點項目之一。同時,該變電站還是廣州市首座面向公眾開放的變電站,探索城市變電站與城市公共空間構建和諧的互動平臺。

廣州供電局擬將該站打造成工業建築與提升城市空間品質相融合的新基建典範,計劃於2021年3月投產建成。

珠江边将现“光亮盒子”变电站

廣州市首座面向公眾開放的變電站

110千伏獵橋變電站位於廣州市獵德大橋橋頭北延線西側約50米,這裡是一江兩岸三帶重要景觀區域。建成後,該變電站將向天德廣場、東塔、西塔等CBD區域供電。

珠江新城等中心城區供電需求日益增長,獵橋變電站投產後,將像一個珠江邊的“光亮盒子”,為附近街坊提供源源不斷的電力支持。

項目經理鄒偉煜認為,在城市核心地點建設變電站給項目部帶來了挑戰。這個變電站不僅要超越原有的單一功能,還要帶動周邊環境與構建更多的城市公共空間及活動,助力城市發展。

自2019年以來,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廣州市嶺南建築研究中心開展“身邊項目大師做”活動,廣州供電局邀請了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陳雄,圍繞功能性、公共性和科普性,對變電站外立面和功能進行優化設計。

“獵橋變電站是在城市背景下的變電站,整體形象應當是簡約的、輕盈的,而不是沉重的、冷冰冰的。所以外立面我們採用的是穿孔鋁板,讓整個變電站有一種半透明的感覺,加上場地的景觀處理和夜間照明,形成開放、輕鬆的形象。”陳雄認為。

建成後的獵橋變電站,首層將設置可觀看內部設備的玻璃窗口,結合互動展示,吸引路過的市民。這種方式,能夠更有效減少市民對變電站的誤解,為城市電力帶來正面的形象。

珠江边将现“光亮盒子”变电站

通過兩側的大樓梯上到二層,可在特定開放日進入內部展廳參觀,學習和了解供電設施的相關知識。“未來,我們希望定期或者不定期舉辦一些宣傳活動,例如給中小學生參觀講解,更好地發揮科普的價值。”鄒偉煜說。

三層則是一個花園,屋頂設計為綠化平臺,與城市綠道融為一體。市民日常可以在這裡休息活動,登高望遠觀賞珠江景緻。

據介紹,獵橋變電站定位為電力科普教育基地。“這將是廣州市第一座面向公眾開放的變電站和電力科普教育基地。”鄒偉煜介紹道。

科技賦能新一代智能變電站

據瞭解,隨著南方電網公司把“建設和運營安全、可靠、綠色、高效的智能電網”作為公司戰略實施,新一代智能變電站建設成為戰略選擇。

作為南方電網智能變電站2.0試點項目,廣州供電局提前對110千伏獵橋變電站進行策劃,提升變電站綠色建設標準,全面使用裝配式技術,力爭達到LEED國際綠色建築認證和國標綠色建築認證“雙論證”。

珠江边将现“光亮盒子”变电站

變電站還利用建築屋面鋪設光伏發電系統,與站用電系統、儲能裝置構成低壓微電網系統,充分利用光伏可再生能源,降低能耗,實現變電站綠色節能。

在建設過程中,廣州供電局採用智能化技術,結合開展實用性新技術研究及應用,實現綠色建設指標、節水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我們建設變電站智能運檢管控、變電站全業務監控及信息系統,以BIM技術(建築信息模型技術)為核心,實現設計、管理和施工多工種協同,開展智慧工地建設,實現項目管理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鄒偉煜介紹,“最終實現建設工程設計數字化、施工機械化、管控智能化、數據平臺化。”

【記者】劉倩

【通訊員】劉海寧 郝思遠

【作者】 劉倩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