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好讀書,以後連地都不會種了,你認同嗎?

新農人小何


確實如此,沒有文化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大部分人只能幹苦力的活,就拿我來說,高中畢業,不過現在讓我下地幹活我就幹不了,不是說吃不了那個苦,自己就不知道從哪裡下手,也不懂該怎麼來,很難啊,不過現在能種地的年輕人也確實沒多少了,很少很少!


我是梁佳寧


認同,不好好讀書,就得吃生活的苦。這個社會就是如此現實,生活的苦和學習的苦,你總得選擇一樣,當你主動或者被動地避開學習的苦之後,你就會遇到生活的苦。

科學種田是新形勢下對農民的必然要求,農業機械化,土地流轉也促使農民學習科學知識,不好好讀書,那麼怎麼有能力去學習科學知識呢?

讀書可以改變命運,知識可以創造奇蹟,這放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

香港有個節目叫《窮富翁大作戰》,第一期節目請來了香港一代“褲王”的兒子田北辰。他才體驗了兩天,就選擇退出。他說:沒有學識或低技術的人,過著非人的生活,這個世界在極其嚴厲地懲罰不讀書的人。

正如田北辰所說的那樣,這個世界在狠狠懲罰不讀書的人。

不好好讀書,又要想真正改變自己的錢匣子,就不得不徜徉在農業知識的海洋中。那就需要好好讀書。





滇鄉黃姐


不好好讀書,以後連地都不會種了,對於這個問題,我是認同的。

舉個例子。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們這裡農民文化水平普遍都不高,文盲很多,高中畢業就是高學歷。

我們鄰近村子裡的一個高中生,畢業後考不上大學,回家種地了。

當時的大學不象現在那麼好考,考上了包分配,就是鐵飯碗。鯉魚跳農門,光宗耀祖。

那時,高考考場寫的標語是:接受祖國的挑選,一顆紅心,兩種準備。

哪兩種準備?一種是上大學,端鐵飯碗;一種是回家種地。

鄰村那個高中生回到村裡,也沒有什麼怨言,象父輩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樹大分杈,兒大分家。結婚生子後就分家獨立了,他把家安在離村子很遠的,一塊很大的自家地裡。

緊接著架設自來水,買來噴頭、農膜等農資。屋前平地改造成萊地,一半種植西瓜,一半種各種蔬菜,屋後坡地種植李子,油桃,柑橘等果樹。

菜地裡,冬天覆蓋一層白膜,夏天蓋著黑色的遮陽網,一打開閥門,噴頭自動噴灌。村民們見都沒見過。

蔬菜吃足了農家肥,吸足了水,長得那是好得不得了。屋後果園施的是也是農家肥,結的果甜脆可口。

沒過幾年,他就蓋起了全村第一棟小洋樓。

當時山區農村,農戶們只會在水田裡種殖水稻,在坡地種殖玉米,生產效率太低了,生產技術也相當落後。

一年辛苦到頭,只能維持個溫飽,遇到病蟲害,洪澇,乾旱少雨等自然災害更是雪上加霜。

這位回鄉高中生使用當時比較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先進的生產理念,讓村民看到了希望。

有人感概:不好好讀書,以後連地都不會種了。





快意壯鄉


我認同!

以前種地,你只肯下力氣,勤勞,土地都會給你豐厚的回報,現在基本機械化了,效率更高,機器是人發明的,當然也要人去開,去維修,現在種地不是靠天吃飯了,也比以前方便了太多,而改變這一切的就是知識。

以前長輩們掂著鋤頭頂著烈日除草一天最多幹2畝地,現在除草劑一打一年不長草,用機器一天能打幾百畝地的除草劑。

以前收麥的時候全家老小齊上陣,割麥,脫粒,要幾天,那時候學生還有麥忙假,現在用收割機幾十分鐘的時間就能把乾淨的麥粒給你送到地頭。

收玉米的時候,一個一個掰,玉米葉子還剌皮膚,玉米地裡還熱,還要把玉米秸稈砍掉再拉出去,回到家還要剝玉米皮,現在呢,直接用機器收玉米,還是剝好皮的,還把秸稈粉碎地裡當養料,根本不需要人工再勞作。

以前澆地人要拿著水管在地裡慢慢澆,現在只要打開電閘,滴灌,霧管肯定不用你操心。

現在科技農業帶來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平時時間都在學校,又不好好學習,怎麼可能快速適應高速發展的農業?真的會連地都種不好!


寶蓮燈泡1218


中國的農業千差萬別,有的地方有較好的農業發展空間,土地可以連片種植,而有的地方,特別是山區沙化比較嚴重的地區,發展大農業可能是夢想。現在農業的發展,不是過去一家一戶小作坊式耕耘勞作,而是有種田大戶僱傭不太多的員工來操作,這些人很專業,既懂農事,又善操作機械,田地的翻耕是農機,育種育秧電腦控制房,噴灑農藥無人機,收割烘乾一口清,倉儲糧食自動調節。現在的農村農業需要的是有文化,懂經營,善管理,各種農機都能熟悉掌握並能初步維修的人才。如果你不好好讀書,不儲備先進的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時代的車輪都會把你輾碎。沒文化你確實就是睜眼瞎!


水平688


不好好學習,以後連地都不會種了,這是大實話。

記得小的時候,不願意上學,也不願意幹農活,父親總是說,不好好學習,以後地都沒得種,那時年齡小不是很懂,漸漸長大後明白了,幹農活不是件容易的事,才體會到作為農民的辛苦不容易。那時我們家裡種植黃煙,是一家人重要的經濟來源,從育苗、移栽、劈煙、烤煙、選色、捆綁再到賣煙,歷時大半年的時間,不管你會不會幹也不管你能幹多少,只要不上課,幹什麼活都把你帶上,那個苦、那個累,現在想想都害怕。這樣繼續下去肯定不行,我要走出去,沒有辦法只能是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才是唯一出路,好在功夫沒有白費的,最後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夢想。

不管做什麼,都有個學習的過程,只不過會有難易差別。現在的農業越來越現代化,沒有足夠的知識,一些先進的機械設備就會很難掌握,很多先進種植技術理念也領會不了。但是不管以後從事什麼職業都不會那麼容易,只有認真的去學習不斷的完善自己才不會掉隊。前幾天央視報道了山東沂源縣蘋果種植合作社的領頭人—張偉,他從經商完成原始積累,後回家先從銷售蘋果開始不斷學習蘋果的種植技術,基本掌握技術後開始自己蘋果種植合作社的發展,十幾個合夥人也是大學生,涵蓋農林、企業管理、網絡運營等各個領域,這批人已經獲得了成功。

我們不能只看他們的成功,還應關注到他們付出的一切,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成功,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小時候





奮鬥幸福515


“不好好讀書,今後連地都不會種了。”這話我認同。因為隨著時代發展,農村和農業生產力的提高是必然的。今後(10多年後)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流轉加速,一大批家庭式農場,規模化農業經營企業或集團湧現,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等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必將取代傳統的人犁牛拉、刀耕火種、小戶生產的落後生產,到那時,沒有一定的文化知識,沒有掌握一定生產技能,你開不了農機,懂不起種養科技,上不了網……啥都不行,是根本不能勝任新型規模、科學、現代、高效農業生產的,最終可能被社會生產淘汰。


怡目瞭然


我上學的時候有個朋友跟你一樣 天天說我還什麼都不會 讓她學又說不想學 也沒有什麼愛好特長 最喜歡的事就是幻想以後掙大錢帶父母到處玩 後來高考差一分到本科線 上了大學之後也是玩了三年 現在無職業 我們也不怎麼聯繫 只是聽別人偶然說她的現狀

我用實例告訴你還繼續消耗人生的話跟她差不多 真的學不進去 有個特長愛好去專攻也可以 當和朋友生活圈不同後自然而然的就從無話不說變成無話可說 相見無言的感覺真不舒服

應試教育並不適合所有人 但前提得知道自己想幹什麼去專攻發展才行 不然你現在的思想就純是“耍流氓” 想想吧 想幹嘛 能幹嘛 如果沒有那就乖乖學吧… 學與不學的結局都不是定式 但啥也不幹只幻想那絕對啥也不是


農村張飛機


我認同 不好好學習以後連地都不會種

首先我們看一下近幾年科技的發展速度,全部是機械化生產管理系統,工廠用上了機器人工作,省錢還高效。農業上現在用上了 旋耕機 播種機 插秧機,不要認為我學習不好可以開旋耕機 播種機 插秧機,就算你會開。接下來操作無人機噴灑農藥,這個不是一般人能操作的。秋收時節現在全部採用聯合收割機一次成型根本不需要人彎腰駝背拿著鐮刀收割農作物了。再也不是老一輩沒有文化可以種地的年代了。有知識的人種出來的莊稼可能既省力又省心苗好還高產。沒有知識的人種出來的莊稼 可能累的腰痠背疼還在抱怨 別人不費力就把地種的那麼好,而我累的不行還沒人家種的好。這個社會已經不是靠力氣的時代了。這是靠知識武裝頭腦的年代。所以我經常對我的表弟們說 好好學習,不然將來你種地都不行。


林區樺褐孔君


現中央大力推動大數據互聯網的發展,誰著農村城市化,以後農村應該會是成為土地合作社承包合同經營權。所以就算是種地也是要有知識才能結合現在互聯網時代,如不好好學習後果是很嚴重的,我以前也不信 覺得不是讀書的料也就馬馬虎虎。現回想起當時不用功學習給現實生活中帶來一切悔之當初的選擇,在讀書的時候 就好好加油努力讀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