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面”之緣,從此“粉”上福建

因為一“面”之緣,從此“粉”上福建

福州的線面、廈門的沙茶麵

莆田的滷麵、泉州的面線糊……

這些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地道美食

在街頭巷尾、家常飯館中

常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當一碗熱乎乎的麵湯呈現眼前

搭配美食紀錄片一起食用

簡直幸福感爆棚

因为一“面”之缘,从此“粉”上福建

福州線面

因为一“面”之缘,从此“粉”上福建

圖源@GAGALing

福州線面是福建省傳統的地方小吃,以“絲細如髮、柔軟而韌、入湯不糊”聞名,常在重要節日作為“壽麵”、“誕面”、“喜面”,寓意吉祥、順利。

廈門沙茶麵

因为一“面”之缘,从此“粉”上福建

圖源@尋吃(公眾號:gzlovelife)

而廈門沙茶麵,與福州線面屬於2種不同風味。作為廈門的招牌美食—沙茶麵,濃郁的茶湯搭配燙熟的麵條、配料,清甜中帶著微微的麻辣感覺,一口下肚,全身舒坦,每一口都是味覺的享受。

莆田滷麵

因为一“面”之缘,从此“粉”上福建

圖源@逛莆田(公眾號:zaiputian0594)

莆田滷麵乍看之下就像一大碗海鮮,面反而成了低調的配角,但這正是莆田滷麵最讓人稱讚的地方,把這麼多食材混合在一起,味道卻一點也不違和。

泉州面線糊

因为一“面”之缘,从此“粉”上福建

圖源@RaKu拉庫

相比之下,泉州的面線糊可謂早餐、宵夜的不二之選。將醋肉大腸剪碎墊底,舀一勺熱乎的面線糊往裡一燙,胡椒粉和蔥段繞圈撒,吃前用筷子夾一段油條淹沒入湯底,可謂人間美味。

漳州賊婆面

因为一“面”之缘,从此“粉”上福建

圖源@志遠天下行

賊婆面承載著漳州詔安人的情懷和對生活的態度:選料不厭精不煩細,食材的處理過程嚴格地遵循傳統古制按部就班,湯要熬多久,面要切多寬,花刀要打幾刀,都一絲不苟,虔誠而富有儀式感。

三明沙縣拌麵

因为一“面”之缘,从此“粉”上福建

圖源@全國特產君

三明的沙縣可謂風靡全國,做法也有講究,麵條入水後上浮,為了保證麵條的韌勁,五六秒即撈出,拌上各種精心配製的調料,品嚐過後,忍不住大喊一聲:“老闆,再來一碗!”

寧德牛肉水粉

因为一“面”之缘,从此“粉”上福建

圖源@老斑鳩拳擊俱樂部打雜小妹

看似簡單的一碗牛肉水分,實則蘊含了超多講究。湯頭便是它的重頭戲,精心熬製4小時的牛肉湯底,搭配上水粉、酸菜、牛肉;一口下去,牛肉的鮮、酸菜的甜、湯底的濃郁,瞬間治癒。這一刻,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南平紫溪粉

因为一“面”之缘,从此“粉”上福建

圖源@三樹旁的涓涓細流

而南平的紫溪粉之所以出名,不僅在於烹飪技巧和口感出眾,更是因為當地獨特的紫溪粉乾製作工藝。更有那一份紅豔豔的剁椒,是紫溪粉的精髓,口口美味,色香味俱全。

龍巖清湯粉

因为一“面”之缘,从此“粉”上福建

圖源@熊糾糾722

龍巖的清湯粉,誠如其名,清湯裡邊加粉,但湯是粉的基調,非老字號粉店不可。加了青菜和肉之後,你還可以單點各式豐富配料。一碗熱乎乎的龍巖清湯粉,吃的不只是美食,更是一份家鄉的味道。

因为一“面”之缘,从此“粉”上福建

每座城市

都有獨屬於它的味道

你所處的城市,是什麼味道呢?

歡迎下方留言告訴小旅

END

因为一“面”之缘,从此“粉”上福建

今天,我把三明的春天寄給你

晨昏暮色正甦醒,這是我愛的漳州東山島!

想擁有一個安靜的春天?那就去福建這些最值得逛的古鎮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