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來“搶戲”:意大利和美國只是配角,它才是那個真正的主角

伴隨著新冠疫情勢頭持續走高,世界上已然已經沒有一片淨土,意大利和美國這兩個發達國家因為疫情的肆虐,美國成為了疫情第一大國,而意大利則成為了疫情第二國,但是現在亞洲的印度卻顯現出了疫情爆發國的特點。大有趕超這兩個國家的趨勢。

印度要來“搶戲”:意大利和美國只是配角,它才是那個真正的主角

疫情下的印度

最近印度對於疫情做出的措施很多,多到有點讓人驚詫,先是開展封城,後續印度將28家陸軍、空軍和海軍醫院被指定為處理和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專門醫院。再到計劃將列車車廂改為隔離病房,這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印度的疫情使得國家正常的醫療體系不能維持下去,使的軍隊必須介入,我們都知道只有一個國家出現了大災難或者戰爭的時候,才會讓軍隊介入,這更加實錘一個問題,就是印度疫情已然出現高峰,印度正常醫療體系不能維繫,現在只能靠軍隊了。

印度要來“搶戲”:意大利和美國只是配角,它才是那個真正的主角

印度軍方介入疫情

後續將計劃將列車車廂改為隔離病房,更加說明了印度疫情人數有很多,多到了正常病房已經不能安置這些患者的地步,筆者葵胖認為,印度在於疫情上絕對有瞞報和謊報的嫌疑,並且我可以大膽預測,印度將會在數月之後,趕超意大利和美國的數據。

如果說今年的新冠疫情是一場“戲”的話,那麼現今的美國和意大利將會成為“配角”,而印度將會成為真正的主角。筆者葵胖敢說這個話,首先是因為印度的舉措,畢竟行為背後有動機,印度這種大規模的軍隊介入,本是就是一件很反常的事情,在加上改火車,火車有多大,能裝多少人,我就在這不言而喻了,大家心裡都清楚。其次,我將美國和意大利,印度三國的實際情形做出了對比,大對比如下:

第一,目前來說美國是新冠疫情確診國家最多的,有143722人,死亡人員2566人,治癒了4856人。其次是意意大利累計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升至10023例,累計確診病例升至92472例,治癒病例12384例。最後是印度確診1071人,死亡29人,治癒100人。

從這看,看不出什麼端倪。也看不出印度有趕超兩強的機會,但是請你往下看。

第二,美國人口3.27億,意大利人口6100萬人,而印度人口卻達到了龐大的13.53億。印度的人口處於世界貧困線以下,而它的人口基數將是疫情爆發的導火索。


印度要來“搶戲”:意大利和美國只是配角,它才是那個真正的主角

印度龐大的人口

第三,美國和意大利都是發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在世界名列前茅,而印度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國民生產總值與這兩個國家不可同日而語,也就是在告訴我們,印度會由於經濟問題,在疫情爆發後受盡疫情的“摧殘”,

第四,國家醫療資源對比,美國最強,其次意大利,最後才是印度,因此疫情的到來,印度的醫療體系會先頂不住。

印度要來“搶戲”:意大利和美國只是配角,它才是那個真正的主角

印度的醫療設施太過簡陋

第五,國家的衛生條件相比較,美國最強,其次意大利,最後是印度,因此印度的衛生條件將會為疫情製造一個好的“溫床”。

印度要來“搶戲”:意大利和美國只是配角,它才是那個真正的主角

印度的衛生條件很是糟糕

第六,人口居住環境,面積相比較,美國最強,其次意大利,最後是印度,因此印度的居住環境又是一個製造疫情的便利條件。

第七,防疫措施美國差,意大利差,印度也好不多哪去,現在印度好多人都沒有佩戴口罩,一方面是國家沒有口罩賣,另一方面是印度的輕工業相當之差,沒有製造口罩的工廠。

印度要來“搶戲”:意大利和美國只是配角,它才是那個真正的主角

印度到現在還有人員沒有佩戴口罩

第八,政府措施,美國和意大利在這方面都是極差的,而印度效仿中國的停工居家,警察上街手持木棍打那些出門人的屁股,但是葵胖認為作用不大。

第九,檢測新冠狀病毒試劑盒,美國和意大利數量有限,而印度則是更少,因為印度缺少新冠狀病毒試劑盒,因此它對於人員的檢測是有限的,這也是我為什麼說印度疫情有水分的主要原因。

通過上述的分析,雖然美國和意大利現在的暫時是疫情肆虐國的頭兩位,但是這兩個發達國家已經開始做出改變,積極的防疫,後續各方面會得到改觀,而印度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由於本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再加上不成熟的醫療條件和防疫措施,印度必將在後續時間裡爆發疫情,並且在一段時間內超越美國和意大利,成為世界疫情第一國。其次,由於印度開始了停工居家,許多老百姓沒了收入,使本身貧困人口的印度更加拙荊見拙,如果印度停工時間太長,將會導致餓死的人口數量不壓於疫情的死亡人數。

印度要來“搶戲”:意大利和美國只是配角,它才是那個真正的主角

印度的新冠患者

如果疫情的“前戲”主角是美國和意大利,那麼“後戲”印度將會來搶戲,並且成為主角,後續的印度何去何從,將會是世界疫情的又一個難題。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請大家踴躍發言評論。

我是向日葵愛歷史,多有疏漏,煩請斧正,期待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