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独裁者手册》,“一把手”们的权力思维模型

看这本书其实很偶然,因为最近一直都在关心国际疫情的发展情况,特别是美国。然后我就注意到前不久一个很奇怪的信息:

“特朗普在疫情期间,民调支持率升至历史高位!”


这让我很奇怪,发表这么多没有事实依据的发言,还能“涨人气”?

解读《独裁者手册》,“一把手”们的权力思维模型

▲截图来自盖洛普的民调

报道中还称:在接受其调查的受访人群中,目前认可特朗普工作占49%,不认可的为45%,但这一数字已经是特朗普自成为美国总统以来获得的最高的工作认可度了。  


解读《独裁者手册》,“一把手”们的权力思维模型


之后搜索了很多资料后,发现了这梅斯奎塔的《独裁者手册》。


他不但解答了我的困惑,还填补了一直以来我对权力模型的理解空白。


权力可是稀罕物,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它决定了你可以调动多大的资源,多少人拍你马屁,年底有多少分红,甚至是办公室的大小。


接下来就带你一起解读一下这本奇书。因为这本书是讲政治的,毕竟书名都带着“独裁者”。所以先还是还原书中的知识点,以及政治上的一些应用案例。之后在还原到职场生活中来。

解读《独裁者手册》,“一把手”们的权力思维模型


权力结构到底长什么样子?


想要获得权力,就必须要了解权力的结构:


解读《独裁者手册》,“一把手”们的权力思维模型


因为权力的稀缺性,所有的权力结构基本都是这样的,越顶层,权力越大,但人数就会越少。同理越底层,人数虽然越多,但个人的权力都很小。


基于这样的金字塔结构,会演变出两种不同的政治体制,

一种美国为例的“民主制”

一种是类似皇权一样的“独裁制”

(一般学术一点叫做“寡头制”,中国化一点叫做“当皇帝”,这里为了统一就都叫“独裁制”)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致胜联盟”的数量!

“民主制”的时候,致胜联盟的人都是通过人们选举出来的,所以人数庞大,动不动就几十上百人。

“独裁制”的时候,致胜联盟的人就很少,例如清朝,找个小房间,挂个“军机处”的小牌子,就能装下致胜联盟的人了。


解读《独裁者手册》,“一把手”们的权力思维模型


数量的差别,带来的是本质的变化。

“民主制度”中,假如你想要当上总统,要怎么做呢?


这里,你不可能用钱收买所有的致胜联盟的人!

因为他们代表的是底层民众的需求,致胜联盟的利益是被底层群主控制的。


假如我是致胜联盟的人,我为了金钱的利益,不顾我选区内的底层民众呼声,选你当总统。

那不好意思,我就很有可能被民众废掉,很快就会有个新的人来取代我的位置。这时我面对的不仅仅是权力被剥夺的危险,甚至伴有更大的经济甚至其他风险。


所以,在民主体制里,你想成为总统,你想贿赂我,就必须给我的选民做出巨大的利益承诺。只有这样我才能安全,我才会选你。


这就是西方一直引以为豪的“民主体制”,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把“权力”关进了“笼子”里,这种体制里面就没有强迫你去修金字塔、修运河的可能性。

但同样有缺陷,例如短视,非理性和低效等。


那假如是“独裁制”呢?

这时你想当“独裁者”就方便很多,因为致胜联盟的人数少啊,直接利用利益收买就好了。因为这种体制内,权就代表着钱,有钱就可以拥有足够的武力,有武力就有了一切。


这样的肯定有大把问题,看似高效,但实际上底层的述求得不到满足,都会消极怠工甚至抵抗。看看孟姜女哭长城就知道了,延误当前的工期不说,硬生生还哭倒了一大片完工的项目,导致返工。


解读《独裁者手册》,“一把手”们的权力思维模型


日常中这套权力的模型是怎么用的

先来解释我最开始的困惑——“特朗普在疫情期间,民调支持率升至历史高位”


这样子看就很清楚了,一直以来的因果关系弄反了。

特朗普与其说是个独裁者,更不如说是一个车子上“读表器”。


他只是民众的一个意识集合体,他反应的大多数民众的看法。

他反映的越好,支持率自然就越高。


这就是民主制的一个弊端,一旦民众有了情绪,再摊上一个乱来的领导者,那就是一场灾难。


最典型的就是二战的元凶希特勒,他煽动了德国人民的情绪,把犹太人设定为仇恨的对象,然后疯狂的掠夺犹太人的财产,用这些钱投入生产,以此收买德国民众,从而获得了最高的权力。为此犯下了滔天罪恶。

解读《独裁者手册》,“一把手”们的权力思维模型

不吐槽老特了,还是回到生活中来。


从这个结构中很容易就看出来,老板、CEO、董事长都是顶端的领导人的位置。

其次就是各个部门的高管,在下面就是中层干部,最底下就是底层员工。


不同的是,在不同情况下,公司表现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创业公司,实际上就是“民主制”,老板想要招到和留住人才不容易,所以需要经常许诺留住底层员工。


不过等公司大了,情况会为之一变,这时又成了“独裁制”。他需要收买的不是底层员工了,他只要收买高层就能保证自己的地位了。


现在,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很多人喜欢问一个问题“是去大公司工作,还是去小公司工作?”


这下就有答案了,关键不在于去哪工作,而是去哪你更有可能成为被收买的对象~!在哪个环境可以更好的发挥你的优势~!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这个模型,去摸清楚各路神怪的心理诉求,从而更好的展开工作。当然还有更多的用法等待你亲自去解锁,这里就不多说了。


解读《独裁者手册》,“一把手”们的权力思维模型


—end—


最后,思考一下:假如你在一个企业里,坐到了“一把手”的位置,在不考虑企业未来发展的情况下,你如何保证自己能一直能坐在这个位置上?


我是争取每天进步 1%的职场大橘,喜欢我的内容就关注点个赞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