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低風險地區陸續復課 多措並舉防風險

中國低風險地區陸續復課 多措並舉防風險

中新社記者 馬海燕

今年的春季開學來得格外晚。高考延期、藝考延期……少數地區學校迎來複課之時,大部分地區學生還在焦灼等待。

31日在北京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的主題為“低風險地區開學復課”。大中小學生如何復課、中國在海外留學生、在境外的來華留學生如何應對疫情,中國官方給出了最新建議。

高考延期一個月 錄取順延

今年中國高考報名人數為1071萬。受疫情影響,高考從6月延至7月。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表示,這主要基於兩個考慮:一是“健康第一”,二是“公平第一”。

當前,中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但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同時疫情輸入壓力持續加大。衛生防疫專家認為,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疫情防控風險相對小。

疫情發生後,各地延期開學並安排高三學生居家學習,學生複習備考普遍受到影響。由於網絡學習條件等差異,部分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的複習備考受到影響更大。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可以使考生多點時間在校集中學習,從而最大限度保障教育公平。

高考延期一個月,高考後填報志願和錄取時間也將較往年整體推遲一個月左右。據王輝介紹,本科錄取預計在8月底結束,專科錄取預計在9月中旬結束,高校秋季開學時間也相應順延,預計本科高校9月初至中旬陸續開學,高職院校一般10月初開學。

大學復課:錯層次錯區域錯時

近期中國部分地區高校陸續開學。4月1日,青海省將開始大學生復課。4月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校也將陸續復課。4月10日,山西省高校本科、碩士和博士畢業年級也要陸續復課。4月13日開始,江蘇省高校也將陸續復課。

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將此舉稱之為“逆向前行”,同時他也承認這加大了疫情防控難度。

王登峰強調,高校復課第一是要錯層次開學,首先優先安排畢業年級以及有科研任務的研究生;第二是要錯區域,本地生源的學生先復課,外地低風險地區學生再復課,高風險地區的學生暫不復課;另外是錯時復課,每個高校基本在兩週內完成不同年級、不同地域的學生返校。

中小學:假期延長會否影響暑假由學校確定

對於中小學生來說,開學以後如何跟在假期延長期間的在線學習做好銜接是個問題。王登峰表示,如果在線學習安排了新課,學校在開學後要組織好串講。如果在在線學習期間沒有開設新課,開學之後就要從零起點開始教學。

開學是否需要戴口罩,王登峰強調,在低風險的地區,在學校教室上課是一個聚集性強的場所,必須戴口罩;在戶外運動場,人和人間隔比較大的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

“至於假期延長會不會對暑假以及將來寒假造成影響,這種情況由各個學校和各地根據學生學習和課程進行的情況自主決定。”王登峰說。

來華留學生:做好線上教學

為了應對當前疫情,目前中國採取停止持有效中國簽證、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入境的臨時措施。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表示,對現在在境外的來華留學生,中國教育部已要求各地各校做好網上授課等線上教學;對於畢業年級的學生提供學術支持,通過線上指導等方式協助他們完成畢業論文等。

“同時,對於有休學、退學或者延長學習期限意願的來華留學生,我們將協助辦理相關手續。”劉錦說。

海外留學人員: 有問題可找使館

中國海外留學人員總數約160萬人,目前在國外的約142萬人,其中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5例。

劉錦表示,對確診的留學人員,中國駐外使領館第一時間提供領事保護,積極協助在當地就醫。目前,在外確診的留學人員均得到及時診治,其中11人已經痊癒。

針對一些國家政府和學校採取停課、封校、封宿舍等管控措施,有些留學生面臨著簽證過期問題,教育部指導駐外使領館教育部門加強溝通交涉,敦促學校合理安排中國留學生的學業生活。

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推出更加嚴格的出入境管制措施,國際長途旅行面臨行程不確定和感染高風險,劉錦建議在海外的留學生們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和各國防疫要求,科學理性做好防護,儘可能減少長途旅行,避免交叉感染。

“大家現在比較緊迫的一些困難,如住房、醫療、學業、簽證等方面的問題,都可以與駐外使領館保持聯繫。”劉錦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