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可馨到底是怎樣一種心理?

胡俊


許可馨事件從心理角度來看,體現了三種心理:

一、賭徒心理

這個微博截圖生動體現了這點。她認為自己能夠走到今天,依靠的就是父母的錢和人脈,靠的就是所生的城市和資源,而與自己的奮鬥完全無關。也就是說,這一切得到全靠運氣!而這種心態的人最熱衷賭博。為何,運氣至上,自然沒有理智;不需要奮鬥,天註定。那麼,一切獲得全靠賭,別無他法!她認為出生已經賭贏了一局。

二、獨我心理

完全的個人主義!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個世界一切人和物在她看來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就是她自己。為了一己之私可以付出別人的高昂代價而在所不惜!正如她所說的那樣,什麼集體主義、集體利益,在她面前一文不值。這種心理不但與社會文明道德嚴重不符合,也與人類種族的天然生存法則,也就是集體性,相沖突!這是非常危險的。

三、僥倖心理

每個人都有一點僥倖心理,但在大是大非和法律面前都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她卻除外。以為自己在海外了,可以肆無忌憚,卻無人能奈她何。僥倖心理是犯罪的根源雖然最終結果一定會證明她錯了,但是所造成的壞的影響已經產生,這是不可原諒的!

我是心理諮詢師,關注我 歡迎留言區交流互動!


零凝


許可馨是“自戀狂”!

從心理角度分析,她沒有理性的自我認知能力!沒有對環境和現實真相的檢驗能力!

大家記住!不要過分關注許可馨!

如果她的一舉一動都得到大家的關注,她用“獨特”手段“求關注”的扭曲心理,就會更加得到滿足和“膨脹”。

“自戀狂”基本特徵是對自我價值感沒有清晰的認知。為了過分誇大自我價值。常常做些“危言聳聽、挑戰常規、甚至觸犯法規等”言語和行為。

但他們內心又是自相矛盾的,在這種自大之下,自戀者往往長期體驗著一種脆弱的“低自尊”。

比如許可馨為什麼大放厥詞抨擊生他養他的祖國?一方面滿足她“大家必須都看我”的求關注心理。一方面說明她在國外找不到她想要的“被關注感”。內心深處產生了她自己都不一定察覺到的“自卑感”(低自尊)。

為了在國外也讓大家把目光“集中到她身上”,用“討好主子”的嘴臉,想方設法找國外人“愛聽”的話,攻擊自己的祖國。

長期自相矛盾的心裡衝突,在他們的“字典”裡,不會為別人考慮,常常不記後果,一門心思就想成為大家關注“焦點”,缺乏與他人和環境“共情”的能力。

由於自戀者的自大總是無處不在,使大眾更傾向於將其“非人神話”看待。

所以奉勸大家:把她當成跳樑小醜一樣,忽視她的表演。

當她沒有觀眾的時候,會自動下臺。

觸及到傷害祖國,冒犯法律的事情,讓相關執法部門處置她。

許可馨“自戀狂”是怎麼形成的?

這和她從小到大,家庭、學校、社會等都只關注她的學習成績。她的學習能力確實強,所以她其他的什麼都不用做,只要學習成績好,就會成為“眾星捧月”的焦點。

長期積累下來,她的內心已經容不下自己“落後,沒人關注”。

所以各個媒體和平臺,不要對她想要的結果“推波助瀾”。

我是覺心悅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關注我,我們聊聊怎樣養育孩子,避免再出現更多的“許可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