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點回家,等你一起吃飯

去時無畏,來時無恙,寧波的白衣戰士回來了。

“水門”、鮮花、橫幅、紅毯……醫療隊隊員們剛下飛機,就被歡呼和掌聲包圍,在《歌唱祖國》的樂曲中,兩架包機上的醫療隊員依次走下扶梯,踏上了家鄉的土地。

“我代表全隊醫務人員向大家報到,我們安全地回來了!”醫療隊領隊、寧波市第一醫院黨委書記阮列敏代表全體隊員發言,感謝武漢人民的性命相托,感謝800萬寧波人民在大後方的鼎力支持。

歡迎儀式結束後,醫療隊隊員分乘十幾輛大巴,前往象山休養,一路上,交警鐵騎為他們開道護送。

交警丈夫“搶”了護送任務 醫療隊裡有他牽掛的妻子

昨天在機場迎接的人群中,有10位醫療隊員家屬代表。“他出發的時候我不敢送,就怕我會哭出來。”周麗說。

周麗是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ICU主任董縐縐的愛人,夫妻倆都是這個醫院的醫生。周麗說,董縐縐剛到武漢時,每次給他打電話,他總是匆匆掛斷,說很忙,直到最近才有空,在電話裡能多說幾句。

在歡迎現場,一位母親一直眼含熱淚看著飛機降落,她是寧波市中醫院護士毛旦丹的媽媽。“她去武漢的時候都沒告訴我,我給她打電話的時候才知道她已經在機場了。”毛旦丹的媽媽說,女兒在武漢的日子裡,她每天牽掛著,現在終於回來了,她心裡的大石頭也落地了。

在迎接人群中,身穿警服的張鋒傑目光炙熱。張鋒傑是市交警局團委書記,妻子是寧波市中醫院護士施素華。2月9日,施素華馳援武漢。同樣忙著在一線抗疫的張鋒傑,只能從老家接來母親,照顧兒子。

前兩天,得知施素華即將回來,全家人都很激動。父子倆想了兩句話,做成一塊應援牌帶到現場,上面寫著:“媽媽,你就是我的大英雄!媽媽,我是你心中最靚的仔!”當施素華下飛機時,遠遠就看到了舉著牌子的家人,激動得連連揮手。

張鋒傑告訴記者,得知單位有護送醫療隊的任務,他趕緊“搶”了過來,將妻子從機場一路送到了休養點。

他帶著“愛心餐”去機場 “早點回家,等你一起吃飯”

“我帶了家常豆腐、烤土豆、油豆腐烤肉,這是她最愛吃的菜,我特別做好了,給她帶來。”張文平說。

張文平的妻子是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ICU護士長陳明君。為了迎接妻子,張文平昨天6點就早早起床,做好這三道菜,就是為了能讓妻子一下飛機就能吃到自己做的“愛心餐”。幾天前,陳明君剛剛在武漢過了生日,細心的張文平還準備了遲來的生日禮物——一部新手機。

“在那兒!”儘管醫療隊隊員穿著統一的服裝,戴著口罩和帽子,但眼尖的張文平很快就找到了隊伍中的妻子。他大步向前,將準備好的生日禮物塞到了妻子手裡,還沒反應過來的陳明君滿臉意外。等回過神來,她溼著眼眶說了一句:“我想你!”

張文平拍拍妻子的肩膀,安慰她:“早點回家,等你一起吃飯!”

他給妻子寫信嘮家常 兒子高了2釐米,重了2.5斤

昨天,很多醫療隊隊員的家屬沒能到機場迎接親人,他們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牽掛。3月29日晚,在寧波出版社工作的劉斌失眠了,想到在鎮海龍賽醫療集團工作的妻子吳鳳妹即將完成任務返回寧波,他給妻子寫了封信。

信中寫道:“你在武漢的日子裡,我每天都盯著兒子吃飯,每天早睡早起,他長高了2釐米,重了2.5斤,牙齒新長了兩顆;你在武漢的日子裡,我每天都盯著兒子寫作業、畫畫,你不用擔心兒子,老師也會上門輔導;我的廚藝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你最愛吃的剁椒魚頭和粉蒸肉我都會了,馬上做給你吃;我做家務的能力更有了提高,學會了更好的分擔;有很多組織跟朋友都在關心我們,非常感動!”

劉斌說,等妻子結束休養,一定要在家裡燒一桌好菜,迎接她回家。

記者 孫美星 陸麒雯 通訊員 羅雙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