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扮靚鄉村“顏值”

吉安新聞網訊(許春花)走進吉水縣水田鄉孔巷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條整潔平坦的水泥路,一排排廬陵風格的房子整齊劃一,在湖水和垂柳的映襯下顯得分外靚麗,休閒廣場、亭臺軒榭、連心長廊點綴其間,一幅幅美麗鄉村圖景盡收眼底,讓人爽心悅目,孔巷村變美是吉水縣打造“清淨整潔、精細秀美”農村人居環境的一個縮影。

為讓全縣鄉村美得有氣質、更有內涵,吉水縣以“村莊清潔行動”為抓手,推進全縣2325個村莊清潔行動全面鋪開,聚焦解決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突出問題,以“三清二改一管護”(清理垃圾、清理塘溝、清理廢棄物,改美庭院、改好習慣,管護村莊環境)為著力點,按照先易後難、因地制宜、分類推進、梯次創建的方式,大力開展精品示範村點、美麗宜居村點和一般整治村點清潔村莊創建活動,打造了500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精品示範村莊。

吉水縣精心組織、主動謀劃,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重點實施村莊規劃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廁所革命、農村汙水治理、農村鎮容村貌提升、美麗鄉村提升、農村生態修復、農村經濟振興和村莊長效管護“十大”工程,聚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農村汙水治理、改水改廁、農戶改房、整治農村“六亂”,鐵心硬手抓集中整治。

積極開拓創新,開展綜合整治,利用空地種植花草、果樹,建設“花園式”農村。黃橋鎮雲莊上井村利用門前屋後拆除的危舊房、土坯房的土地進行改造,圍上了竹籬笆,建設成村中菜園,獲得了新的生活方式,陶淵明筆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躍然眼前。該村莊是全縣率先推行“垃圾銀行”的特色村點,解決了垃圾亂堆亂放的現象,營造良好的垃圾分類氛圍。

同時,該縣探索實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長”制網格化管理辦法,通過建立“村長+片長+戶長”三級網格化管理機制,實現“村村有人管、戶戶有人包”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目標。各鄉鎮成立監督管理隊伍,實行督查評比,按照門前三包(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室內達標、三個自覺(自覺分類投放垃圾、自覺圈養家禽家畜、自覺繳納衛生保潔費)7個項目進行星級評比,實行月評比、季賞罰、年表彰的獎懲制度,開展好“美麗庭院”“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引導群眾養成愛護公共環境、自覺打掃衛生的良好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