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蔡英文財產申報曝光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道,臺灣“監察院”昨天(3月31日)公佈最新一期“廉政專刊”,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申報存款4877萬餘元(新臺幣,下同),繼承2筆土地以及2本書的著作權,價額皆為“著作權價額無法估計”。債務則申報為0元。


最新!蔡英文財產申報曝光

蔡英文 視頻截圖



據報道,根據昨天出刊的158期“廉政專刊”,蔡英文財產申報日為去年11月15日,共申報存款4877萬3937元,有價證券總價413萬6370元,皆為正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另有投資東道有限公司110萬元,以及租金債權每月9萬元。蔡英文過去曾申報債務807萬8303元,為房貸及授信,本期債務則申報為0元。蔡英文還申報了兩本書的著作權,價額皆為“著作權價額無法估計”。

在不動產部分,蔡英文去年7月23日繼承臺北市文山區與內湖區2筆土地,因信託業承受有困難而免予信託。在信託財產上,蔡英文申報4筆土地,包括臺北市松山區延壽段一小段、松山區寶清段一小段、大安區大安段二小段和新北市永和區四維段。建築物包括大安區與永和區共2筆。

根據臺“監察院”2019年3月公佈的資料,蔡英文的債務部分,她在2018年向臺灣華南銀行申請短期授信貸款,至2018年11月餘額還有20萬7,009元,再加上房貸餘額787萬1,294元,總計為807萬8,303元。

延伸閱讀:

蔡英文會修補兩岸關係嗎?

從蔡英文執政以來,其外事政策始終是堅持“親美反中”,並不斷升高兩岸敵意;尤其在對抗新冠肺炎的過程裡,也是一貫“抱緊美國大腿”,防大陸卻不防美國。這樣高度意識形態化的做法,已經讓臺灣在防疫過程中吃了大虧。

數據顯示,3月中旬之後,臺灣確診病例快速增加,而且大多數患者都是由歐美國家移入,蔡當局及綠色媒體仍然是執迷不悟,堅持使用“武漢肺炎”等偏頗字眼。這讓臺媒不禁慨嘆,臺灣要付出多少的代價,蔡英文才會從她的迷夢中覺醒過來?

目前,蔡英文即將在5月20日開始第二個任期,臺灣時事評論員陳淞山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訪問時認為,蔡英文第二任期面臨的第一大問題是經濟,第二大問題是兩岸關係。但這兩項目前看來,均不樂觀。

一方面,經濟上,現在新冠疫情肆虐,就算等疫情過後,今年經濟要反彈恐怕很難,加上今年ECFA到期後可能終止,臺灣經濟雪上加霜的情況下明年都難看好。

另一方面,在兩岸關係上,陳淞山認為,現在兩岸情勢險惡,兩岸關係若無法修補,對臺灣造成的社會動盪以及經濟上的負面衝擊很大。

專家的觀點已經明確點出了蔡英文連任後可能的重大施政取向問題,也反映了臺灣不少人對所面臨的經濟、兩岸問題的憂慮,以及對修補兩岸關係的期待。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但民進黨當局是否會揣著明白裝糊塗,會否顧及臺灣民眾利益,調整政策方向,情況並不樂觀。

中評社快評指出,蔡英文是否有修復或改善兩岸關係的意願和能力,短期而言,有幾個觀察指標:一是兩岸有關疫情的互動有否改善?有否善意?惡意批評與攻擊是否減少或被約束?二是蔡520講話中有關兩岸關係上的表述會傳遞什麼樣的訊息?三是蔡第二任期涉及兩岸關係的主要人事會作出什麼樣的安排?四是對深綠、激進人士的極端民粹言論是否有適度的切割或約束?

希望蔡當局及早認清現實,跟著美國節奏跑,挾洋自重,只是飲鳩止渴,這不僅是民進黨及“臺獨”勢力自取滅亡的愚蠢行為,也將使臺灣民眾利益和福祉遭受極大損失。

美眾議院全票通過“臺北法”,狐假虎威能為蔡英文守住“邦交國”嗎?

全球抗疫之際,美國卻依然熱衷於搞事情。4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415比零的票數表決通過“2019年臺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簡稱“臺北法”)。

這個所謂的“臺北法”於去年由共和黨籍參議員加德納和共和黨籍眾議員柯蒂斯提出。他們毫不掩飾自己的目的——“加強臺灣的國際地位,並應對中國大陸對臺的施壓”。根據法案的設想:美國政府應該支持臺灣的“邦交”,誰跟臺灣親近,就對誰熱絡一些;否則,就冷漠一些。目前,參議院眾議院都已通過了這一法案,下一步該案將在兩院統一文本後送交美國總統簽署。

這通明目張膽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的操作,可以說非常“美國”了。且不說一箇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就連美國自己也是在一箇中國原則基礎上同中國建交的。40年後,美國卻慫恿別國去跟臺灣親近,間接阻撓人家跟中國發展正常國家關係,不僅荒唐至極,而且完全雙標。

客觀地說,“臺北法”一旦落地,還是會對一些國家和地區產生作用。比如,臺灣當局僅剩的十餘個“邦交國”,某種意義上將被夾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而後者的國際影響力擺在那裡,恐怕會對其產生“震懾效應”。另外,西方一些國家還是看美國臉色的,保不齊會明裡暗裡滋生事端。至於蔡英文當局,恐怕更是要狐假虎威,叫囂一番。

實質影響有歸有,但總體來說不算大。這麼多年,一遇到博弈時刻就猛打“臺灣牌”已成美國的一種套路。就說“護臺大法”吧,2016年重申“與臺灣關係法暨‘六項保證’為美臺關係基礎”,2017年通過“臺灣安全法”,2018年通過“臺灣旅行法”“臺灣國防評估委員會法”“臺灣國際參與法”……一個接著一個,但實際呢?一沒真的幫到臺灣當局什麼忙,二更沒堵住中國的發展,最多是噁心噁心人罷了。

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為美國是在跟大勢抗爭。臺灣從來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同胞更是同宗同源、血濃於水,“兩岸一家”不會以政客的意志為轉移。近些年來,海峽兩岸的發展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承認一箇中國原則也成為我們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開展交流活動的一大前提。“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臺獨”分子也好,美國政客也罷,甭管叫得多歡,終歸是自取其辱。

再說美國自己,雖然頭號強國的地位還在,但風采早已不復當年。相較之下,世界“向東看”已是趨勢。中國真誠歡迎別國搭乘發展快車的姿態,更是贏得了一致好評。這樣的背景之下,究竟還能有多少“小弟”聽山姆大叔的招呼,一心跟中國對著幹?再者,“臺北法”之類的東西如何執行、執行到什麼程度,標準全在美國政府手中。真正的有識之士,誰會拿它當回事兒呢?這一張張廢紙一樣的文件,除了讓民進黨當局樂不可支,趕緊掏腰包再買一堆美國天價廢舊武器之外,恐怕別無他用。

說到底,臺海局勢早就不由美國的態度主導了。”就像網友所調侃的:“美國通過‘地球法案’地球就屬於美國了?”但鑑於中美經貿摩擦以及美國進入選舉季的大背景,不排除一些政客還是要不斷在這方面做文章。真正令人痛心的,還是臺灣的發展現狀。畢竟,昔日的“小龍”已近淪為“小蟲”,蔡英文當局還沉溺在“聯美抗陸”的虛妄裡。精明的美國人把臺灣當作“馬前卒”,“臺獨”政客卻綁架著廣大臺灣同胞犧牲利益埋單,真是可悲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