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西省農村戶廁改造模式聚焦9個方面

2020年山西省農村戶廁改造模式聚焦9個方面

●優先選擇省級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鄉村旅遊示範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美麗鄉村、規劃保留的歷史文化名村、汾河沿線和重要水源保護地所在村及中心村

●模式選擇要尊重農民意願,因地制宜選擇簡單實用、成本適中、技術成熟、群眾接受的衛生廁所改造模式;

堅持一村一策、一戶一策,切忌“一刀切”、強行推廣一種模式

●健全完善戶廁檔案信息,包括農戶姓名、身份證號、聯繫方式、改廁模式、廁所編號以及改廁前、中、後相關圖片等,實行臺賬化管理2020年山西省农村户厕改造模式聚焦9个方面

山西日報記者王秀娟報道:3月30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為切實做好2020年全省農村戶廁改造,近日省農業農村廳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農村“廁所革命”戶廁改造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今年聚焦“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以整村推進為主要方式、合理選擇改廁模式、切實提高改廁質量、做好糞汙無害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建立農村戶廁長效管護機制、加大宣傳發動力度、做好建檔立卡工作、統籌做好損壞或不達標衛生廁所的修復整改”等9個方面工作,圓滿完成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兩年100萬座農村戶廁改造”目標任務。一類縣要基本完成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有一定基礎條件的二類縣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左右,其他縣要因地制宜,穩步推進。

《通知》要求,要進一步壓實縣級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將好事辦好。要以整村推進為主要方式開展農村戶廁改造,同步實施糞汙收集、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等公共設施配套建設,優先選擇省級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鄉村旅遊示範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美麗鄉村、規劃保留的歷史文化名村、汾河沿線和重要水源保護地所在村及中心村,努力打造本地區農村“廁所革命”示範村。

同時,因地制宜選擇簡單實用、成本適中、技術成熟、群眾接受的衛生廁所改造模式,對於符合衛生廁所要求且群眾已接受的改廁模式要加大推進力度,對於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要先試點示範。模式選擇要尊重農民意願,堅持一村一策、一戶一策,切忌“一刀切”、強行推廣一種模式。各地要嚴格按照“進度服從質量”要求,把好把好廁具產品質量關、把好施工質量關、把好竣工驗收關,確保建一個、成一個。統籌推進農村廁所糞汙和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因地制宜推進廁所糞汙分散處理、集中處理或接入汙水管網統一處理,鼓勵聯戶、聯村、村鎮一體治理,加大糞汙儲運和後端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力度,並積極探索對處理後的無害化糞液就近就地堆肥還田、加工有機肥料、生態化處理等資源化利用,與農業生產發展相結合,實現廁所糞汙治理與生態農業循環發展有機銜接。

各地要高度重視農村改廁基礎檔案管理,切實做好農村戶廁改造“一戶一檔”“一村一檔”工作,建立完善農村改廁建檔立卡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戶廁檔案信息,包括農戶姓名、身份證號、聯繫方式、改廁模式、廁所編號以及改廁前、中、後相關圖片等,實行臺賬化管理。

針對近年來已改造的農村衛生廁所因施工不規範、產品質量不高、使用不合理造成的損壞和衛生不達標廁所,要全面排查,摸清底數,明確整改責任,落實整改措施,限時完成整改任務,確保已改造的衛生廁所好用、耐用、群眾願意用。談到當前的農村“廁所革命”,省農業農村廳農村社會事業促進處處長楊忠介紹說:“應該充分發揮當地農業合作組織、種養大戶、農民工匠等社會組織的作用,建立起有制度管護、有資金維護、有人員看護的運行管護機制,確保‘廁具壞了有人修、糞液滿了有人抽、抽走之後有效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農村戶廁管護。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引導農民積極主動參與改廁,投資投勞,避免政府大包大攬。”

----------------------------------------------

新媒體審核:高建宏

新媒體監製:楊忠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