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邊雜談)少陵原袁天罡、李淳風墓尋跡

中國歷史上的唐朝有位“國師”叫袁天罡,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易學顧問”,擅長星相、占卜和堪輿之術,是《稱骨算命術》的發明者,也是《推背圖》的作者之一,傳說他對選墓頗有造詣。

(硯邊雜談)少陵原袁天罡、李淳風墓尋跡

西安市長安區少陵原被認為是袁天罡墓遺蹟

(硯邊雜談)少陵原袁天罡、李淳風墓尋跡

在西安市長安區少陵原有座杜公祠,是紀念詩人杜甫的祠堂。祠堂座落在一個黃土坡上。而黃土坡上面就是一片平整的田地。在這片高高的田地裡,相距不遠,有兩位唐朝名人之墓,一位是當朝太史令李淳風,另一位便是當朝風水國師袁天罡。兩墓形狀都像兩個凸起的大饅頭一般,兩座墓相距有三里多,之間是一個大灣,是十足的三里灣,牛頭寺就坐落在中間的大窪裡。李墓在南,已被盜掘,而袁墓在北,依然完好無損。兩人均通堪輿神術,技藝相差無幾,但墓之境遇卻為何大相徑庭?這還得從他們為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則天選墓說起。

傳說武則天當政之時,分別差丞相李淳風與國師袁天罡外出選擇皇陵。數日後,兩人回朝交差。謙讓之後,李淳風先講:墓穴選在長安以遠的西北某地,並埋下了一枚銅錢。袁天罡後說:也選在西北某地,並砸下了一顆鐵釘。於是武后便差人與他們前往驗證。不期而遇,兩人分別選的,竟然是同一穴地。當差人挖開驗看記號時,大家驚奇地發現:果然有枚銅錢,孔中砸著一顆釘子。武后讚歎二人神功,李袁二人則謙讓不已。武后厚賞兩位,便把陵墓建在此地,後來與皇帝李治同眠,併為自己立下一塊無字碑,任後人評說,這就是乾陵。

關於此段故事,也有另一版本,內容大同小異,不同的是說李淳豐的鐵釘砸在了袁天罡的銅錢孔裡。

李、袁二人後來也陸續為自己選了墓地,說來也巧,竟也選在同一地點:長安東南杜公祠的黃土崖上,僅相距數百米而已。

後來李淳風臨終之際,袁天罡前往探視。李言:我自愧不如你啊!我死後數百年,墓將被盜,而你之墓,則可久保無患矣。袁問其因,李答:果報所致也!再問,李又答:我當丞相,積怨甚重,必累及身後。而你為國師,一向消災解難,積功累德,故可保無患矣!

今果如李淳風所言,李墓門戶洞開,遊人亦也可下至墓室“參觀”。地下墓穴中空空如也,所有遺物早已蕩然無存;而袁墓則一冢黃土,青草萋萋,完好無損。

倘或究其原因,但聽守墓者言:袁墓所處之地,歷代均為兵營,無人敢於盜掘。既便解放以後,破舊立新之時,這兒也是軍事重地,閒人免進,況且墳頭還安裝一個雷達。後來軍隊撤走,地方政府又在墳頭安上一個報警器,也屬國家保護設施,因此無人敢動這根毫毛,於是此墓便這樣倖存下來。

不知這是偶然還是必然?

這個故事也有幾個版本,其相同之處都說李袁之墓都建在相距不遠的一個風水寶地,而不同之處則說李袁之墓位於閬中的天宮院。

古人講“一墳二房三八字”,把選墓排在第一位置。墓之吉凶取決於風水環境,而人之旺衰又取決於什麼呢?現如今專家學者普遍認為李墓真袁墓假,很有些揚李抑袁的勢頭,雖都有多處疑冢,但一般人還是這樣認為的。據說前些年某一氣功組織,測出袁天罡墓一帶,氣場很強,就在此處建了兩座平房,用來採氣練功。後被查封,人去樓空,房屋廢棄,只剩下斷壁殘垣。搬不走的房屋主體,成了一個空架子,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

一片荒草中,曾有一座墳墓,這裡埋葬著一位生前身後都是很出名的人,然而遺蹟沒有了。沒有了墳墓,夷為平地,四處荒草,可是仍有人來憑弔,他的英名還是留給了後人,感召著後人,啟迪著後人,這不就足夠嗎?李淳風的墳墓招來了盜賊,使他死後千年還蒙受屈辱,沒有了墳墓也就沒有了這許多懊惱。

墳墓是對死者的一個紀念,如果有墳墓無人念,那是一種失落;如果有墳墓招人恨,那是一種羞恥,如果有墳墓遭人罵,那是一種卑鄙。如果有墳墓有人祭掃,那顯得很自然;如果無墳墓無人理睬,那顯得很正常;如果無墳墓有人懷念,那是一種榮幸。袁天罡就是後一種人,所以沒有什麼遺憾可言,他的墓雖無猶存。最大的豐碑不是建在地上,而是建在人們的心裡,永不磨滅的墳墓也不是堆在地上,而是留在人們心底。最好的碑文,不是文人的粉飾之詞,而是死者在後人心目中的地位;最好的墓誌銘不是埋在地下,而是流傳在人們口頭上。

莫怨此地失墳塋,眾人早已記心中。

若留智慧予後人,勝似墓冢高千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