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法同行】借名買房麻煩多

借名買房麻煩多

林含今年41歲,幾年前憑著全家之力購買了一套三居室的住房,連首付加裝修花去了二十多萬元。每月還要償還一千多元的房屋貸款。花費的不老少,但比起老房子的低矮破舊,林萍還是很滿意的。但今天法院送來的材料卻徹底打破了這種平靜。法院的工作人員給林萍送來的材料是查封及拍賣房屋的裁定書,被執行人是林萍的哥哥林鵬,查封及拍賣的房屋正是林萍住的這套三居室。法院的工作人員表示林鵬因為拖欠劉慶的一百多萬元工程款長期不願支付,劉慶已經向法院起訴並勝訴,該案件目前進入了執行階段,需要依法拍賣這套房產償還劉慶的債務。

林鵬拖欠劉慶的債務當然應當依法償還,但即使林鵬與林含是親兄弟的關係,林鵬的欠款與林含也沒有法律關係,法院為什麼要拍賣林含居住的房屋呢?

要說清這件事情咱們就要把時間說回2011年林含買房的時候,當時林含看上了現在的這套三居室,房子的價格不貴,地段也挺好。但因為林含名下已經有了一套住宅,根據當時的政策想買這套新房子就必要全款購買,不能辦理按揭貸款手續。而林含當時東借西湊的情況下也遠遠付不清全部房款。正在林含一籌莫展時,林含突然想到自己的哥哥林鵬名下並沒有房產,如果以哥哥林鵬的名義購買房屋的話,不但可以貸款,利息還有優惠,並且兩人還是親兄弟的關係,房子放在林鵬的名下,林含也沒有什麼可以擔心的。林含與林鵬商議之後,林鵬也答應了幫忙。林含就以林鵬的名義與開發商簽訂了購房合同、支付了首付款並辦理了按揭貸款手續,林鵬全程予以了配合。辦完手續之後,林含如願的住進了新房,覺得自己的手段真的是非常的高明。

故事講到這裡大家就明白了,原來林含住的這套房子一直是在哥哥林鵬的名下,才會被法院依法查封。社會上這種情況也是時有耳聞,但是房屋畢竟登記在他人名下,產生的法律風險也是極大的,林含真的是小聰明惹下大麻煩。

住了八年的新房子竟然馬上就要被法院拍賣用於償還哥哥林鵬的欠款了,林含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林含立刻找到了律師,向法院提出了執行異議申請,認為自己這套房子雖然登記在哥哥林鵬的名下,但是實際的買房款出資人是自己,按揭貸款也是自己每月償還的,自己也長期居住於該房屋,水電、煤氣費、物業等費用也都是自己承擔的,這套房子實際上和林鵬並沒有任何關係,法院不應該執行這套房屋。但法院審查之後認為,該房屋的房產證、貸款合同、購房合同、備案表等證據均顯示林鵬系該房屋的合法所有人,林含與該房屋並無產權關係。法院的相關查封及拍賣措施並無不當之處,依法駁回了林含的異議申請。目前,該案件仍然在審理之中,林含居住在風雨飄搖、前途未卜的新房之中真的是欲哭無淚。

律師答疑:

【與法同行】借名買房麻煩多

1、林含的這套房子最後能不能保住?法院可能會作出什麼樣的判決。

2、我們如果也出現了故事中的情況或者可能的風險的話,應該怎麼避免糾紛的產生。

3、除了故事中列出的這種麻煩之外,借名買房還有沒有其他的糾紛出現。

4、借名買房、借名貸款、借名辦證,日常生活中這種情況似乎經常出現,一邊是親情、友情,一邊是法律後果,我們應該如何選擇。

從故事中交代的情節來看,林含的房子很難保住,因為房產作為不動產以實際登記為準,登記在誰的名下就是誰的。本故事中雖然林含說是自己全部出資,但是該房屋的房產證、貸款合同、購房合同、備案表等證據均顯示林鵬是該房屋的合法所有人,林含與該房屋並無產權關係,所以林含的主張難以得到支持。

本故事中借名買房其實風險很大,比如會發生像林含遇到的這種情況,房子是自己卻做不了主,或者被別有用心者抵押、轉賣等。本故事中林含應該在以哥哥的名義買房之後及時進行過戶或者變更登記,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易君)

更多法律內容,歡迎您關注由宿州市司法局冠名贊助播出的《與法同行》節目,宿州新聞綜合廣播(FM100.8、FM100.2、AM1251)每週三、週六下午3:00——4:00直播。每期直播時間我們都會邀請資深律師走進直播間為您答疑解惑。屆時,您可以撥打熱線電話0557——3047167或0557——3047168進行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