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新媒體記者 趙嬌瑩
又一年春風拂面。行走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周邊,隨處可見騎著共享單車出行的人。與其他共享單車不同,這些車身印有“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的字樣。
這批定製共享單車,是2018年市民服務中心先行先試,率先在新區推行綠色出行理念時投用的。
“綠色出行是雄安綠色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雄安集團城市發展投資公司副總經理李秀平介紹,“雄安的交通規劃是窄路密網,我們要改變‘擁堵—治理—再堵—再治’的傳統模式,為解決大城市病探索解決方案。”
“未來,新區居民可以因自己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得到物質上的收益。”近日,雄安新區交通專班張冰玉簡要解釋新區正在探索的碳積分激勵制度:居民可以因為長期堅持採用單車進行通勤,獲得共享單車免費騎行的權益;多次採用公共交通或者步行出行,得到話費、健身卡或者超市的購物券;長期堅持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獲得公共服務優先配置的權益……
從2017年設立河北雄安新區,至今已有三年時間。綠色交通的美好藍圖,只是其謀篇佈局的一個側面。
2017年,雄安新區誕生之際,48家高端高新企業即獲批入駐;人臉識別技術、智能井蓋、5G信號試點等新科技產品相繼出現;千年秀林第一棵樹深深紮根;白洋淀治理戰役陸續打響……智慧與綠色,成為這座新城的亮麗底色。
2018年,《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正式發佈,發展藍圖繪就;深植智慧基因的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建成,共享辦公、智能化酒店、無人超市、人臉識別支付、刷臉食堂等高大上場景隨處可見,未來城市初步顯現;積分落戶和居住證制度開始實施,高層次人才向雄安聚集……這座新城,積蓄能量,蓄勢待發。
經過了兩年打基礎、築根基的規劃設計,2019年,雄安新區轉入大規模實質性建設階段,塔吊林立、熱火朝天,67個重點項目建設全面鋪開;5G網絡全域覆蓋;環境保護和治理作為優先工程大力推進,“千年秀林”累計造林30餘萬畝……雄安崛起。
作為一座承載著“千年大計”使命的智慧、綠色新城,雄安沒有先例可循,也沒有模式可依,需要從“零”起步先行探索。三年來,在雄安這片熱土上開展的實踐,離不開夜以繼日奮鬥其間的建設者。
家在北京但常年在雄安工作的孫鵬輝,負責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智能信息化管理工作,掌控著整個園區的“數據大腦”,工作十分繁忙。但即便過年也不能回家,他也未曾有怨言:“能夠參與園區的智能項目建設,是我的榮幸,也是實現專業價值的最好機會。我會繼續努力,立志成為雄安新區建設者當中的‘佼佼者’。”
“新區建設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見證這些歷史時刻很幸福。”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博士、如今在新區從事工程管理的羅爽,加班到晚上12點是常態,但他說起自己高強度的工作,樂在其中。
“新區設立後,澱裡水質明顯變好,水面也大了。”曾是白洋淀“打魚漢”的張大馬是土生土長的“澱里人”,現在成為白洋淀的水上保潔員,早七晚五清理水面垃圾,“雖然每天和垃圾打交道,但換來的是家鄉的好環境。”
還有用腳步丈量千年大計的新時代黨員幹部、不論嚴寒酷暑都默默堅守崗位的工地建設者、用鍁鎬的叮叮噹噹譜寫出造林交響曲的千年秀林植樹工人……這些來自各地各行各業的人們,懷揣著新區的憧憬、對未來的嚮往,相聚在這座“未來之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參與並見證千年之城的誕生與成長。
不知不覺中,新區的新面孔、新形式越來越多,他們昭示著雄安的新變化,展現著雄安的新氣象,而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雄安有耐心、有創新、有激情的發展之路,時刻告訴人們,未來之城,正健步而來!
閱讀更多 維明大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