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吃緊,美國人為什麼不戴口罩?(音頻版)

主播介紹

淘淘:美國奧本大學生物學博士,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生物信息博士後。赴美8年,現定居在舊金山。

姚醫生:生物轉醫療管理專業,非典型性醫療行業工作者。兼修美語糾音及貓科動物行為學,勤儉持家大膽旅行,赴美8年,現定居馬里蘭。

麥叔叔:加州培名學院的中國地區負責。擔任ICG 美國負責人的工作期間考察了近200所美國初、高中及大學,目前長期來回奔走於中美之間,給許多赴美低齡留學生提供美國後端的學業輔導、升學指導等後端支持。



疫情吃緊,美國人為什麼不戴口罩?(音頻版)


上一期節目裡我們聊到美國民眾跟公共衛生系統是如何應對疫情的。一邊是對特朗普政府防疫不力的批評聲,一邊是民眾也都開始警惕,自覺防護。

節目裡還提到說,其實從去年流感季節開始,美國醫院就提醒民眾多洗手。但這次病毒爆發以來,直到今天,不論白宮還是美國的疾病防控中心(CDC)都沒有明確指示讓民眾戴口罩。

好像標準的美式防治就只是洗手,再洗手。

這不禁讓國內都被口罩勒了幾個月的人產生疑問——美國人為什麼不戴口罩?


疫情吃緊,美國人為什麼不戴口罩?(音頻版)


這其中當然也有醫療防護用品短缺的現實問題。

但更重要的原因則應該是源自兩國衛生文化的不同。所經歷的傳染病歷史、社會醫療系統的發展跟習慣都會產生不同的衛生文化。


疫情吃緊,美國人為什麼不戴口罩?(音頻版)


美國人似乎更傾向於把戴口罩的人貼上不健康的、病患的標籤,而一個戴口罩的病患出現在公共區域,就是一個傳染源,大家避之不及。


甚至在國內疫情最吃緊的那階段,我們也看到海外很多亞裔因為戴口罩而遭到歧視甚至暴力的新聞。


戴,還是不戴?這是一個問題。


疫情吃緊,美國人為什麼不戴口罩?(音頻版)


其實我們也都知道,沒有口罩是百分百安全的。但口罩的作用,也絕不僅僅是防護,它還能抑制我們對新型病毒的恐慌,幫助我們在疫情期間為彼此的交流保持一個信心。


因為越是在需要隔離的時期,我們就越需要彼此的團結。


就像姚醫生在本期節目說的,“有些人考慮的是有沒有戴口罩的權利,有些人考慮的是有沒有出行的自由。”要想辦法讓大家互相理解。


疫情吃緊,美國人為什麼不戴口罩?(音頻版)


不管是所謂的因地制宜,還是由於資源所限的舉措。這次疫情都凸顯了科學防疫的重要性,我們也應該藉此機會學習一個好的衛生習慣。

本期洋涇浜Radio繼續聊美國的防疫現狀跟中美衛生文化差異,內容精彩,歡迎收聽。


也祝願大家都能早日摘下口罩,好好呼吸一口春天的空氣。


(注:洋涇浜Radio節目錄制不存在聚集性行為)


(點擊上方音頻,任意時間和地點輕鬆得內容)


劃重點

如果對於音頻內容有疑問的地方或者想要學習吳語的朋友,我們提供了音頻普通話文字版,供大家閱讀,可點擊本頭條下文字版鏈接或前往洋涇浜Radio公眾號——菜單欄“涇”——“學習吳語點我””查看哦!


請關注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今日頭條 洋涇浜Radio

喜馬拉雅FM 洋涇浜Radio@舊金山


往期推薦:(點擊即可閱讀)


疫情吃緊,美國人為什麼不戴口罩?(音頻版)

在這裡沒有詩和遠方,只有吳語和我們的故事

歡迎收聽洋涇浜 Radio

吾老歡喜儂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