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四川涼山容易火災?

婺源新農人


西昌由於比較特殊的地理位置,一年只有兩“季”一一前年的11至次年的5月是旱季,幾乎不下雨,氣溫高(最高可達30度以上),溼度只有5%至8%,且多風。當年的6至10月是雨季,幾乎天天有雨。多風且乾燥的旱季極易發生火災;加之當地居民有焚香燒紙祭拜、焚燒麥杆、放火燒山、野外燒烤等室外用火的習慣,所以多發森林火災,且往往發生在清明節前後。


冬天的綠葉287


時隔一年,又是涼山。2019年,四川涼山州木裡縣的山火,使得30條鮮活的生命就此告別這個世界,犧牲的27名消防員的平均年齡只有22歲。眼下,火光中逆行的英雄們又有19名不幸逝世。在表達哀悼與致敬的同時,一些疑問也隨之而來:為何總是要以人命為代價去滅火?山火到底為何這麼難控制?

森林火災毀滅的是森林生態系統,對生態系統的損害難以恢復。並且,如若不及時救援,還會引起泥石流,水土流失等次生災害。不僅如此,今年與去年火災發生的地理位置也不相同。此次火災發生地點緊靠城區,山下就是一些加油站、液化氣站、居民區等等。一旦森林火災開始蔓延,後果不堪設想。

由於技術原因,人工滅火難以被取代。湖南省林業局胡長清局長曾發表過短文講解直升機難以被運用於滅火的原因:其一,海拔4000米以上是很多直升機難以到達的高度。其二,直升機要發揮作用,要求附近有大面積水源比如湖泊水庫。其三,火場上空氣流變化劇烈,而且煙塵瀰漫,直升機駕駛員靠肉眼判斷,很難壓低灑水,而高空灑水沒有效果。最後,即使是直升機滅火,也必須有隊伍清理餘火。所以,森林滅火必須靠人。

既然森林大火必須要滅,在短期內又必須選用人工滅火的方式,那麼關鍵就在於嚴防火源,可嚴防火源也面臨著巨大難題。在此次火災原因未能徹底查明之前,不能妄下定論,但火災源頭無外乎是自然和人為兩大方面。一方面,涼山本就氣候乾燥、植被覆蓋廣,自然火災的發生概率大,一旦失火必然會引起極大範圍的蔓延。另一方面,部分群眾沒有防火意識,亂丟菸頭、祭祀不文明等情況依然存在。

致敬救火英雄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悲劇的再次發生。森林火災的救援和防控雖然困難重重,但努力的空間始終是有的。加強對林區的科學化管理,加大火災預防的宣傳以及落實對不文明用火行為的監管,都是可以持續發力的地方。群眾也應從自身做起,文明用火、勸導他人。最後,祝願繼續奮鬥在一線救火的“最美逆行者”可以平安歸來。


西北強子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1.是地面植被和林下可燃物因長期堆積後發生腐爛,進而產生大量可燃氣體,同時與腐爛的可燃物混合後,突遇明火燃燒導致;

2.是在陡坡、山脊、山岩凸起地形、鞍部、單口山谷、草塘溝等特殊的、較為封閉式的地形中,蔓延而至的林火使這些地形中的可燃物同時預熱、共同燃燒後所形成。



金金趕海


我就定居在西昌,涼山的西昌屬熱帶季風氣候,常年平均氣溫都在17度,四季如春,每年晴天都在320天左右,很少下雨,即使下雨也在晚上,白天又晴空萬里,加上風大,空氣乾燥,所以,如果民眾在山上祭祀時燃香燒紙,或者抽菸未滅菸頭,都可以引燃整個山林,希望大涼山的人民都能自覺做到視祖國為家,愛山林如家,以國家利益為重,方為王道!


秋意蘭珊


每年冬春季節涼山是涼山的的乾季,天乾物燥風大。涼山的主要樹種是雲南松,松節油含量高,燃點低,尤其是最近天氣乾燥,遇到火星就有可能燃燒。此外,一些森林地面植被長期堆積後,容易發生腐爛,進而產生大量可燃氣體,一旦遭遇明火,將會短時間內出現火勢快速蔓延現象。


sylfhsxq


當前,火災具體原因尚需等待有關部門調查。從客觀上看,四川涼山地區山多林密,屬於森林防火重點區域。去年那場大火即因為原始森林遭雷擊引發火災。近日,四川涼山州已發生多起森林火災,涉及木裡縣、西昌市、冕寧縣、鹽源縣等多地。

從客觀上看,四川涼山地區大部分是原始林區,植被以雲南松、高山松為主,長期枯枝落葉形成地面腐殖層較厚,為森林火災爆發創造了可燃物條件。當前,正值森林防火期,森林火險居高不下,有利於火勢蔓延的高溫、乾旱、大風天氣多,可燃物非常乾燥。


輝哥laile


四川涼山森林大火導致多名撲火人員遇難,消息傳來,舉國誌哀。也有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幾乎就在去年同一時間,同一地區,也發生了大火,同樣導致多名救火人員遇難。

雲南媒體去年4月2日刊發的報道

為什麼呢?在很多人印象中我國西南地區降水量很大,為何會頻頻發生火災呢?我們借用一位網友的分析來了解下:

一、氣候原因

亞熱帶季風氣候分佈在南北緯25—35度之間的大陸東部,夏季東南風,冬季西北風,形成原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我國川西及雲南地區因地形原因受印度洋西南季風影響較大,屬於亞熱帶季風型氣候,乾溼季明顯。

從降水季節看,冬春季節也是西南地區的乾旱時期,降水稀少。從降水空間分佈上看,降水有從東到西遞減的趨勢,川西高原為少雨區。

冬春季節時期正是氣溫日漸升高,因此到3、4月份川西便進入了火災高發期。

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發佈的《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19)》報告指出,氣候系統的綜合觀測和多項關鍵指標表明,氣候系統變暖趨勢進一步持續,西南地區降水總體呈弱的減少趨勢。這也使得西南地區降水量同比往年下降不少。

二、地形原因

西南地區,尤其是橫斷山區,山高谷深,大量分佈著乾旱河谷和乾熱河谷。乾熱河谷區域內光熱資源豐富,氣候炎熱少雨,水土流失嚴重,生態十分脆弱,寒、旱、風、蟲、草、火等自然災害特別突出。

伴隨著乾熱河谷氣候的,還有另外一種奇特的自然現象——焚風。它是由於氣流越過高山後下沉造成的,當溼潤的空氣越過山脈的過程中,被迫隨地形抬升,並形成降水,空氣的水份減少;在氣流翻過山脊後,在背風坡開始下沉,並逐漸增溫,變得炎熱乾燥,形成焚風。

當一團空氣從高空下沉到地面時,每下降1000米,溫度平均升高6.5℃。這就是說,當空氣從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的高山下降至地面時,溫度會升高20℃以上,使涼爽的氣候頓時熱起來,這就是“焚風”。


焚風常出現在山脈背風坡,橫斷山區的河谷大多呈南北走向,而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呈西南-東北走向,使得背風坡的河谷極易形成焚風。火借風勢,撲救難度成倍增加。

三、植被原因

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中國東部穩定區和西部活動區的結合部,地質構造複雜,地處川西南橫斷山系東北緣,界於四川盆地和雲南省中部高原之間,地表起伏大,地形崎嶇,河谷幽深。涼山州飛播林的主要植被種類為雲南松,為喜光性強的深根性樹種,屬於喬木。

雲南松紮根成苗快且根系發達,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這是在本區獲得良好的飛播效果的根本原因。但飛播林區用種量過大,也因此造就了該地區林木種類單一。

此種樹木雖為常綠性植物,但四季也有落葉,在西南地區的松樹林中多見堆積幾十公分的枯枝松樹,在氣溫較高時極具有可燃性。而在春季,正是國內南方雷雨天氣頗多的季節,對於森林地區極易發生打雷,這也因此成為了火災誘因。去年3月發生的涼山大火最終確認為雷擊火,著火點為1棵80年樹齡雲南松。。

當然最後,不能忽視的,還有人的因素。

部分地區群眾防火意識淡漠,因祭奠引發的火災在春天尤為常見。


古城不倒翁


涼山容易出現火災的原因,一,春季氣溫升高,植物乾燥,林中腐敗枝葉堆積層厚,二,森林松樹多,自然松香又多,易燃,一遇火苗,就迅速燃開。三,山高,水源少。四,春季少雨。所以容易著火,引發大火災。


海之光


涼山這個季節是風最大最長的時候!再一個是樹高林密,山草叢生!一旦著火很難撲滅!又是山高路險人很難接近!二三月份又是農耕和祭祖的時候!所以大家不要再給國家喝消防官兵添亂了,切記不要帶火進山,不要點荒祭祖了[祈禱][祈禱]


心靜如水6456


天氣乾燥,季風影響,清明祭祖,火苗燒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