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維修生涯就是這樣,維修真不易

想想我當年維修家電聽到用戶說、

“師傅,我這個肯定是保險絲斷了,換個就行。”
“師傅,這肯定是哪裡接觸不良,幫我弄下就行了。”
“師傅,就修這一點東西收那麼貴,還不如買個新的了。”
“師傅,肯定是灰塵太多,吹下就好了。”
“師傅,這東西不通電了,肯定是開關壞了,換個開關就好。”
“師傅,你就打開看了一下也沒修好,也要收上門費嗎?”
………………
“師傅,我這機器……“打住。別叫我師傅,你特麼才是師傅!”
都說用戶是上帝不到忍無可忍誰又願意懟你,每一次無奈從用戶家離去,誰又知道維修師傅心中的苦.

家電維修生涯就是這樣,維修真不易


01
師傅接到一個電話:“師傅,家裡的冰箱突然不製冷了,裡面全是肉啊菜啊的,要是不趕緊修好就壞了!”他火急火燎地跑3公里趕過去,拆開後蓋,發現地線鏽斷了。結果用戶說:“原來是這線斷了,我自己來。”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02
無獨有偶,黃師傅上門去檢查一臺洗衣機,告訴用戶是電容壞了。用戶聽了之後說道:“我自己去買個來換。”話還沒說完就上車去買了。回來後,用戶自己把新電容換上了,給師傅買了一瓶紅牛,就完事了......黃師傅當時想著,這次就了,就當發展個長期用戶吧,結果人家電話沒要他的,更沒問他門面在哪......

家電維修生涯就是這樣,維修真不易


作為維修師傅,上面這些可能是我們最討厭聽到的話了。明明機器剛拆開,或者是還沒拆開,這些用戶就迫不及待地下各種定論,一定是這個壞了、一定是那個髒了,隨便換換零件、擦擦灰塵就好了;
如果機器拆開,明顯看得出是某條線斷了,或者某個零件壞了,用戶甚至要自己動手,生怕被我們多賺了一分錢。而專程上門來維修的我們,就只能像個傻子、像個透明人一樣落寞離開......
但是,如果家電故障問題真的那麼簡單,那還來找我們做什麼呢?如果線隨便誰都能接,零件硬件隨便誰就能換,那我們家電維修師傅還用吃飯嗎?家電維修這行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這就好比生了病來到醫院,沒等醫生檢查,就說給我開點感冒藥就行了。這是對醫生的不尊重,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就如開頭劉師傅的例子,那位“自己來”的用戶,哼哼哧哧地把線接好了,結果冰箱還是不製冷。最後只能再一次把走了的劉師傅叫回來,讓他重新做了個全面檢修,才解決了問題。

家電維修生涯就是這樣,維修真不易


雖然我們維修師傅還是會盡職盡責地把機器修好,但是用戶這種做法,這些語言,猶如一把鋼刀,刀刀扎心!
“我自己會接,不麻煩你了”“灰塵多了,吹下就行”......這一句句看似簡單的話,其實都是傷害維修師傅的一把把利刃,無視了師傅的專業和技術,沒有信任,更缺乏尊重。
其實,維修師傅想要的也不多憑良心做事,是什麼故障就修什麼,是哪個零件壞了就換哪個,收費按照標準嚴格執行。我們只希望以後能少聽到一些這樣的“最討厭的話”,希望用戶能對我們的專業和能力多一份尊重,切勿“不懂裝懂”,既耽誤了自己的寶貴時間,也傷了我們的心。
當然,在維修師傅上門服務的過程中,大部分用戶還是表現出了很高的素質,但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總有一些人會提出諸多質疑甚至故意刁難,對於靠我們靠手藝和技術吃飯的維修師傅來說,有時候真是百口莫辯,根本就說不過他們。所以,請大家都能互相體諒,營造一個和諧的行業環境吧!

我退出家電維修已經十多年多了,但是仍然從事與維修有關的行業,通過這多年對家電維修師傅的觀察,我發現每年我們這裡都有很多的維修部為了生計而被迫改行,放棄自己多年苦心經營心愛的電器修理。

家電維修生涯就是這樣,維修真不易


其實有很多老師傅都不願離去,有的師傅修了10多年了,有的修了20幾年了對這行已經有了深深感地感情了,捨不得離去。但是人要吃飯,孩子要上學,老婆要新衣穿。打零時工都要200多一天。在工地上打雜的小夥子做了兩年都買10W左右的汽車了,風風光光地回鄉了。

幹維修其中只修電視和小家電的師傅離開的最快,兼修製冷和電腦的還在苦熬,但更多的時無奈,房租和基本生活費不成比例的增長,光靠修幾個小東西已經不能支撐了!我們這裡特別是鋪面更是貴的離譜,開發商就是不賣不租,空在那裡也無所謂。

現在這個社會已經讓當官的和商人發瘋了,僅在老百姓的身上剮一層皮早已不能滿足他們對金錢的慾望,不理直氣壯地貪個上億都不好意思打招呼。他們不僅要吃光你身上的肉,而且還要把你的骨頭熬成湯喝!政府和姦商合起來抬高地價和房價把老百姓賺了個爽。


冬天 到了,更冷了,熊都吃胖了,青蛙早就進洞了,不早作準備的話,要想在來年的春天裡沐浴陽光,那就只能是作白日“中國夢”了!修單一電器的兄弟早作打算吧,快----------該-------------行,或者是儘快轉變你的------------思想!

家電維修生涯就是這樣,維修真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