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200億元逆回購“信號”意味濃

繼前一日重啟逆回購並“降息”20個基點,3月31日央行再度開展2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此次操作規模較小,但“信號”意味較濃:央行將在邊際層面助力資金面跨季。

200億元的操作規模對於平穩的資金面而言已經足夠。2月以來,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業務、降準、降息、再貸款、再貼現等操作向金融機構和實體經濟注入流動性,資金面維持寬鬆態勢。具有代表性的DR007和7天Shibor自2月4日以來持續低於同期限央行逆回購利率。在央行將7天期逆回購利率操作利率下調至2.2%之前,DR007和7天Shibor在3月中旬已經第三次跌破2.2%,並多日位於2%以下。DR001和隔夜Shibor甚至跌破1%,最低跌至0.8%左右。

隨著季末MPA考核等因素“發威”,短端資金利率已有所回升。3月下旬資金利率紛紛上漲,DR001回到1%上方,隔夜Shibor自3月27日以來累計上行77個基點,3月31日報1.61%;DR001和7天Shibor也雙雙升至2%以上。

分析人士預期4月資金面繼續保持平穩態勢。方正證券固定收益齊晟團隊指出,理論上4月是繳稅月份,但考慮到疫情影響,或有進一步減稅動作出現。此外,2月份春節取現迴流並不明顯,或繼續在3-4月對流動性形成支撐。法定存款準備金方面,4月份本就沒有明顯的季節性規律,考慮到外匯流出壓力或較3月份亦有所下降,預估4月份的超儲率在1.9%左右,整體資金供給依然充裕。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