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淮北歷史上的“第一”

尋找淮北歷史上的“第一” | 第一家全民所有制紡織企業

尋找淮北歷史上的“第一” | 第一家全民所有制紡織企業

隨著煤礦的大規模開發,大量工人湧入淮北礦區,很多人也帶來了家屬,或在本地安家。為了解決這部分人的就業問題,以穩定人心,進而穩定煤礦生產,濉溪市結合實際,決定發展紡織工業。

寻找淮北历史上的“第一” | 第一家全民所有制纺织企业

1965年,濉溪市開始籌建針織廠

1966年建成投產,位於古城西路

是全市第一家全民所有制紡織企業

在此之前,全市僅有8家手工業合作社從事紡織業生產,從業人員不足百人,設備簡陋,生產規模很小,僅能生產棉線、線襪、毛巾、手套等產品。市針織廠的規模雖然也不大,產品種類也並不多,但以它的建成投產為標誌,全市紡織工業發展大幕正式拉開。

寻找淮北历史上的“第一” | 第一家全民所有制纺织企业

紡織女工技術比武

1971年,建成紡織廠,1975年,易名棉織廠;1972年,建成被服廠,1976年,易名服裝廠。

1978年10月,淮北紡織印染廠一分廠建成投產;1981年4月,二分廠建成投產;1985年4月,三分廠建成投產,整個紡織印染廠工程陸續完工,分別定名為淮北第一棉紡織廠、淮北第二紡織廠、淮北印染廠。

1980年,服裝廠改為淮北第一服裝廠,同時建成市第二服裝廠。是年,將針織廠所屬的一些生產部門劃出,分別成立市襪廠、市羊毛衫廠、市經編廠、市針織“五七”廠,後形成市第一、二、三針織廠。

1981年,成立市第三服裝廠。

1985年7月,羊毛衫廠劃出部分設備和人員建成市百蕾服裝廠。

1986年8月,引進無紡針毯生產線,建立淮北市無紡針毯廠。

1987年12月,引進人造麂皮生產線,建立人造麂皮廠。

1988年10月,引進兔羊毛紡生產線,建立市兔羊毛紡廠。

1989年,以第一棉紡織廠為主體,包括無紡針毯廠、兔羊毛紡廠等企業組建成淮一紡織企業集團。

1990年,建立淮北紡織印染動力廠。

1992年,以棉織廠、襪廠、毛巾被單廠、人造麂皮廠為中心,包括第一、二、三服裝廠,百蕾服裝廠等企業組建成淮北服裝(集團)公司。

寻找淮北历史上的“第一” | 第一家全民所有制纺织企业

到1992年底,全市紡織行業發展到17家企業(全民10家,集體7家),其中大型企業3家,中型企業4家,職工總數達19429人,專業技術人員1289人,固定資產原值30432萬元,產品達50多種,是年,完成產值55800萬元,實現利稅2076萬元,產值、利稅分別佔市屬工業的44%、13.4%,綜合經濟效益居全省各地市第一名,成為淮北市的又一支柱產業。

此後,紡織工業發展雖然遇到一定波折,但最終通過雄厚的基礎與適當的調整走出泥沼,煥發新的生機,且始終是支撐淮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2005年4月,安徽飛亞股份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發行流通股4000萬股,募集資金1.52億元人民幣,是全國首家在A股上市的色紡企業。2008年6月,深圳華孚收購飛亞集團100%股權,飛亞股份更名為華孚色紡,並從此在淮北紮根立足。

寻找淮北历史上的“第一” | 第一家全民所有制纺织企业

當前,華孚時尚股份有限公司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色紡供應商和製造商,公司投資90億元建設的華孚淮北綠金時尚小鎮也已經於2017年10月12日開工建設,淮北紡織工業正在這一龍頭企業的引領下破浪前行。

寻找淮北历史上的“第一” | 第一家全民所有制纺织企业寻找淮北历史上的“第一” | 第一家全民所有制纺织企业

☞淮北:把今年作為化解房地產領域歷史遺留“難辦證”問題攻堅年

☞淮北要求一校一策制定學生返校方案!開學後周末會縮短嗎?

☞又有多地宣佈開學時間!但這個省緊急按下暫緩鍵!

寻找淮北历史上的“第一” | 第一家全民所有制纺织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