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廣州行動|以“疫”為書,生命教育正當時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州學校延遲開學,學生不返校。疫情阻擊戰,就是一堂生命教育課,如何系統科學地開展生命教育?

廣州通過家校聯合,推動家庭、學校、社會密切配合,做好生命教育,共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採訪廣州教育部門、廣州市學校家庭教育實踐基地,聚焦疫情防控期間的生命教育工作。3月26日起,推出“生命教育 廣州行動”全媒體報道,敬請垂注。

生命教育 廣州行動|以“疫”為書,生命教育正當時

2020年的春節假期,少了許多熱鬧和歡樂,多了一些不安。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讓整個社會共同投身於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中,共同戰“疫”。

“停課不停學”期間,廣州市中小學校將疫情變成教材,引導學生們讀好、讀懂社會這本無字書。通過家校聯動,潤物細無聲地上好生命教育這一課,讓學生認識生命本質。

以“疫”為課,找尋生命的意義

疫情面前,需要每個人直面生與死、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係問題,需要再次堅定地秉持“人間最寶貴的只有生命”的價值判斷,此時對學生的引導至關重要。

廣州市名班主任們發揮了帶頭示範作用。名班主任盧豔豔工作室的51名小學班主任迅速成立了課程研發團隊,開發“生命守護”系列微課課程,提醒學生們愛護生命、保護自己。廣州市中小學的教師們也紛紛通過微信群、錄製微課等方式,傳播新型冠狀病毒科普知識,引導學生科學做好防護。

“孩子出門會自覺戴口罩,提醒家人少出門、不聚餐。”荔灣區協和幼兒園幼兒胡恩銘的家長說,老師經常在家長群裡發送科普視頻,用幼兒能夠理解的童言童語,向孩子們解釋了什麼是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會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如何防範等知識。“我覺得他更關心身邊的人,更懂得保護自己,也更有珍愛生命的意識了。”

生命教育 广州行动|以“疫”为书,生命教育正当时

抗擊疫情,響應“宅”家指令,許多人選擇待在家裡,避免病毒的傳播與感染。但是,卻有一群“最美逆行者”,他們毅然決然地奔赴疫區,冒著生命危險,終日忙碌在第一線。

廣州市越秀區東風西路小學六年級學生梁中天說,學校鼓勵同學們通過繪畫、寫作、錄小視頻等各種方式,尋找身邊的抗疫先鋒,記錄防疫生活。“老師上課時給我們看了很多防疫一線人員的事蹟,我覺得很感動,他們用生命詮釋了更好的東西,這是生命價值的體現。”

以“疫”為書,廣州市的教育工作者們在恪盡職守、竭盡心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也在這場戰“疫”中積極引導學生再次領悟生命的真諦,讓學生對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更虔誠的尊重。

分群體設計,打好心理防控戰

疫情期間,新聞通報中不斷跳動的數字、不斷閃現的鏡頭、不斷更新的消息,時刻牽動著國人的心。除了身體健康防護外,疫情引發的心理防控也是一場重要戰役。

廣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積極參與其中。廣州市教育局委託廣州市未成年人心理諮詢與援助中心的專家和老師們,為廣大中小學生、家長提供心理防護指引。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心理教研組也組織廣州市中小學心理教研中心組成員、心理特約教研員及部分骨幹教師共同研發,推出了“守護心靈,同心戰‘疫’”廣州市中小學抗疫心理系列微課,為師生心靈保駕護航。

生命教育 广州行动|以“疫”为书,生命教育正当时

抗疫心理系列微課針對小學、中學畢業班、中學非畢業班三個不同群體設計,內容涉及疫情常識教育、疫情心理防護教育、居家心理指導、自我接納與關懷、情緒管理等多項針對性內容,採用遊戲、視頻、心理情景劇、心理小測試、故事與心理訓練等多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

“老師教了我們心情不愉快時的調節方法,比如做小遊戲,和家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廣州市荔灣區樂賢坊小學六年級學生李昱材說,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心理諮詢服務,鼓勵全體同學要保持良好的心情。

生命教育 广州行动|以“疫”为书,生命教育正当时

心理系列微課雖是面向學生,也可作為教師開展教學的參考和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的指引。不少學校的心理教師提到,在系列微課的啟發下,學校開始結合本校特色,制定常規化的心理課程方案,將心理健康課程日常化、重點化。

家校同心,守護成長

居家學習,長時間的相處下,許多家長不懂得如何幫助孩子居家抗疫,甚至在與孩子朝夕相處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摩擦。

為了更好調動家庭的力量,家校聯動形成合力,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教育研究院指導各名班主任工作室開好空中親子家長會,保證每週召開一節線上班會課,精心設計家長會主題,通過網絡平臺,向家長和孩子提供“停課不停學”的指引。

針對學生在家學習出現焦慮情緒等情況,廣州市玉巖中學設計了視頻家訪、線上心理輔導、單獨輔導等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辦法。廣東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玉巖中學校長助理熊峰說,改善高三家庭的親子關係,學校一方面要在學習方法上對學生進行指導,特別是一些薄弱學科。另一方面,家長要“靜待花開”,最重要的是陪伴。

生命教育 广州行动|以“疫”为书,生命教育正当时

在這場疫情與生命的較量中,家庭變成了課堂,家長成為了老師。許多家長與學校配合,因勢利導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引導孩子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葉子從春天生長,到了秋天生命結束,雖然短暫,但整個過程很豐富。”居家學習期間,番禺區東怡小學五年級學生傅凌雲與爸爸媽媽一起閱讀了繪本《一片葉子落下來》。東怡小學副校長馮柳芳介紹,學校推薦了《一片葉子落下來》《獾的禮物》等親子共讀生命教育繪本,家長與孩子共讀中,既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又能讓孩子在家長的引導教育下加深對生命的理解。

“學校力量必須疊加家庭力量,才能為學生織起一張抗疫的安全網,呵護他們成長。”廣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廣州市各中小學積極應對,家校聯動,共同戰“疫”,採取各種方式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為學生上好生命教育這一課,努力做到‘開學雖延期、成長仍如期’。”

【記者】吳淑斌

【作者】 吳淑斌

【來源】 廣州教育頭條南方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