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 讓愛“清明”

移風易俗 讓愛“清明”

又是一年清明時,春風落日寄哀思。在這緬懷先烈、追思故人的時節,為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和反覆,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發佈《關於2020年清明節期間暫停祭祀服務的通告》,暫停全市所有經營性公墓、殯儀館等殯葬服務機構的祭掃服務,暫停組織集體公祭、骨灰撒放等群體性活動,倡導市民以網上祭祀、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環保的方式悼念先人,積極踐行綠色祭祀,讓健康、生態、和諧的祭祀方式深入人心,讓文明祭掃成為時代新風。

文寄相思:“我們的故事裡都是您”

“今年是父親去世後的第二個清明節,受疫情影響不能聚會悼念,請各位家人用文字、影像、故事、繪畫等形式寄託相思,這也是父親生前最喜歡的方式。”在御東一小區居住的高文慶將自己的提議發佈到微信家庭群后,家人們立刻回應表示贊同,為期近一天的悼念儀式就這樣開始了。

作為家中老大,高文慶同父親在一起相處的日子最多,父親一直鼓勵六個子女用藝術陶冶情操,所以每當思念蔓延,他都會用詩歌記錄。他先寫了一首《清明祭》——“淚雨祭先親,感念養育恩。心香禱高天,鮮花慰乾坤。”不到一小時,二弟將自己年前寫的一篇散文詩《淺淺的傷逝》配上照片,也發到了群裡,那是他回到父親生前住所時寫下的文字,“思緒飄飛,傷逝。歲月似水如風,靜默中流淌。每天,思念不斷爬上心頭。人去,樓空,心中之愛依然燃燒。”妹妹是父親唯一的女兒,很快也上傳了手機相冊中父親與兒孫們的合影,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是他們共同經歷過的美好時光。接著四弟起頭,回憶起小時候的事,父親雖嚴厲,卻總把最溫暖的愛留給他……


“我理解的孝順是在父母健在的時候,讓他們開心順心,盡己所能地照顧他們。現在沒有照顧他們的機會了,但回憶他們曾經為我們付出過的辛苦和恩情,並把這種孝道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才是祭奠的意義。”高文慶說,父親一生節儉,所以他繼承父親遺志,用節儉而特別的方式去紀念,用真摯情感的表露去緬懷。

借物訴情:“我想和你說說心裡話”

83歲的孫奶奶在雲岡區獨居,不管孩子們怎麼勸說都不願意離開這個她和老伴兒一起居住過的地方。她已經很多年沒有去給老伴兒上墳了,或許因為上了年紀經不起四五個小時的舟車勞頓,又或許是面對擺滿貢品的墳墓時,藏了一肚子的話反而說不出口了。她有自己的方式傾訴思念。每到清明節,她會選擇老伴兒最喜歡的午後,泡上一杯冒著熱氣的濃茶,輕柔地拭去遺像上的薄塵,擺在他們曾經共同進餐的舊桌上,戴起老伴兒生前為她配的老花鏡,再緩緩翻開那本他們結婚當天買的大紅相冊,那一刻家裡的老式鐘錶彷彿開始倒轉,回到了初識的光陰。其實,相冊裡插著的多是些老舊的黑白照片,暗淡的背景、單一的表情,清晰可見的唯有那張她熟悉的面容,所幸回憶是繽紛的,不曾褪去絲毫色彩。


孫奶奶說自己最想老伴兒的時候,大概就是想找人說說話的時候,這樣的方式更像是另一種形式的重聚,感覺距離依然很近,心仍在一起。“人老了喜歡絮叨,說說自己的身體,說說兒女們的近況,跟他多絮叨上幾句,很安心。”她說年輕人常講“儀式感”,但她認為祭祀的儀式感不該是繁雜陳舊的程序和流於表面的形式,而是走心,既然是追思最懷念的親人,就用最能貼近對方的形式。

網絡祭掃:“愛與思念不再有距離”

女兒因病離開她已經五年了,張鳳英和愛人搬到了平城區兒童公園附近女兒生前居住的小區,唯有每年清明時,帶著女兒最愛的鮮花去公墓看望。剛得知今年因為疫情不能去公墓為女兒祭掃時,張鳳英的心裡總是空落落的,雖瞭解公墓會組織統一的祭掃活動,可自己的思念終究是無處安放。偶然看到朋友圈有人分享了一個網絡祭奠平臺,才知道原來還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寄託哀思。打開“紀念館”,看到人們為自己故去的親朋好友寫下的一段段祝福,還有思念的話語,瞬時溼了眼眶。是啊,母親想對女兒說的話,一次又怎能說得完,她隨即也為女兒建了“祈福館”,介紹了女兒短暫的生平,點亮一根蠟燭,送上一束紫色包裝的鮮花,還寫了好多話。


“很感激現在這個時代,讓人們有了更多的方式表達思念,即便是虛擬的網絡空間也可以承載真實的情感,祭奠原本就是一種心理寄託。”張鳳英說,以後她可以隨時打開“祈福館”,把想對女兒說的話記錄下來,沒有時間和空間的束縛,簡單卻也深刻。

雲中新語

在戰“疫”大考中勇擔責任

疫情之下,關於生命的議題更容易引發共鳴,疫情讓我們不僅關注自己的小家,更心繫同胞、心繫國家。這個清明,人們悼念的名單中,還增加了那些在抗疫一線犧牲的英雄們。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網友在這些微博、各大網絡紀念館等空間抒寫感言寄語,莊嚴地為他們點燭、獻花,表達崇敬之心。用文明祭掃的方式向英雄致敬,便是對他們最好的告慰。

緬懷在心不在形,清明祭祀重在傳承中華文明的精華,重在更加懂得珍惜烈士英雄們曾用生命為我們守護過的共同家園。而綠色祭奠既是疫情防控的需要,又不該僅止於此。我們應移風易俗,大力倡導新時代祭祀理念,推行文明祭掃新風,把文明祭掃作為一種常態化的祭奠方式推而廣之,以換環境之“清”、內心之“明”。

來源 大同日報

記者 張詩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