馱鹽羊子犛牛的銅玲之聲,震響食鹽之路,藏鹽從此流往世界各地

食鹽之路古道指藏北阿里區域

馱鹽羊子犛牛的銅玲之聲,震響食鹽之路,藏鹽從此流往世界各地

茶卡鹽湖

在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 ,率眾出使西域,開闢了從中國通往西城的海上、陸路絲綢之路古道,連接了我國與中亞、西亞、南亞通往歐州的陸路交通。使漢夷文化、商貿文化達到興盛、繁華的階段。這是古代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貿易通道,為隋唐時期的商道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絲綢之路古道的繁華背後,有一條默默無聞的古道——食鹽之路古道,卻又鮮少人知,這就是西域藏北的阿里食鹽之路。

01:食鹽之路古道的起源

西域吐蕃王朝政權,在隋朝的基礎上開闢了通往域外的食鹽之路古道。以青藏高原統治為都城,在藏區北部的阿里地區分佈著大大小小的天然鹽湖,其經過開採加工翻曬後的成鹽,早在隋朝時代就已開始在境外出口售賣易貨,如古代天竺國,身毒道國,尼泊爾國等。

食鹽又分為池鹽、井鹽和岩鹽三種

(一)池鹽:池鹽是從鹹水湖採取的鹽,成分和海鹽相同。我國西北各地和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等地出產很多。古時墾地為畦,引含鹽分的池水沃之,稱作種鹽,水耗則鹽成,即為池鹽。

馱鹽羊子犛牛的銅玲之聲,震響食鹽之路,藏鹽從此流往世界各地

古代池鹽

歷代所食鹽主要有:海鹽、池鹽(湖鹽)、井鹽、岩鹽(礦鹽)。池鹽歷史悠久,西周時代,山西運城的解池已大規模生產池鹽。此外,陝西及甘肅、青海、新疆、西藏、內蒙、寧夏等少數民族地區亦產池鹽。因池鹽呈顆粒狀,人們也稱“顆鹽”。池鹽顆粒大,色潔白,質地純淨,含芒硝和鎂元素較多,不但可供人食用,且是化學工業、輕工業和製藥工業的重要原料。用池鹽醃製的醬菜,色正味美,久存不腐。

(二)井鹽:通過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滷水(天然形成或鹽礦注水後生成),製成的鹽就叫井鹽,生產井鹽的豎井就叫鹽井。

井鹽從鑿井、汲滷、輸滷到煎鹽,分工很細,工序繁難,工程費用和設備投資頗多。每開一井,一般需要一二年至四五年,最多的需十餘年乃至數十年;鑿井投資,淺者以千兩計,深者以萬兩計,甚至有費至三四萬兩而不見功者。

馱鹽羊子犛牛的銅玲之聲,震響食鹽之路,藏鹽從此流往世界各地

井鹽煉製

古代製鹽工藝中,井鹽的生產工藝最為複雜,也最能體現中國古人的聰明才智。井鹽的生產工藝經歷過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北宋中期後,川南地區出現了卓筒井。卓筒井是一種小口深井,鑿井時,使用“一字型”鑽頭,採用衝擊方式舂碎岩石,注水或利用地下水,以竹筒將岩屑和水汲出。卓筒井的井徑僅碗口大小,井壁不易崩塌。卓筒井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深井鑽鑿工藝的成熟。

(三)岩鹽:岩鹽,化學成分為氯化鈉,晶體都屬等軸晶系六八面體晶類的鹵化物。單晶體呈立方體,在立方體晶面上常有階梯狀凹陷,集合體常呈粒狀或塊狀。純淨的石鹽無色透明,含雜質時呈淺灰、黃、紅、黑等色,玻璃光澤。

馱鹽羊子犛牛的銅玲之聲,震響食鹽之路,藏鹽從此流往世界各地

▲結晶岩鹽

石鹽是氯化鈉的礦物,化學成分為NaCl、晶體屬等軸晶系的鹵化物礦物。石鹽包括人們日常食用的食鹽和由石鹽組成的岩石,後者稱為岩鹽。岩鹽常用以表示由石鹽組成的岩石。一般石鹽常用來指岩鹽。因為它們都是由鹽水在封閉的盆地中蒸發而形成鹽礦床,因此也被稱為鹵化物礦物。石鹽礦層一般厚幾米到300多米,而在乾旱地區則以鹽霜的形式出現,在鹽泉附近以蒸發產物出現,在火山地區以昇華物產出。

在我國藏北阿里地區都以池鹽出產為主

盛唐後期,隨著絲綢之路古道的不斷完善,西域青藏高原王朝的吐蕃打通了“食鹽之路”。因為青藏高原地處南亞、中亞,西亞之間,西藏阿里成為“食鹽之路”之樞紐地帶。在絲綢之路的盛名之下,曾是青藏高原交通要道的食鹽之路古道,還鮮為人們所熟知。

馱鹽羊子犛牛的銅玲之聲,震響食鹽之路,藏鹽從此流往世界各地

▲扒鹽堆鹽

在鹽湖遍地的藏北地區自古以來盛產池鹽。從遠處觀看,鹽湖猶如大地之中鑲嵌的綠寶石般耀眼,是阿里草原上的一道靚麗風景線。據考證,阿里高原從有人類繁衍生活開始,鹽一直起著不可或缺的產物和舉足輕重的作用。古代的食鹽之路商道以運鹽、販鹽而聞名遐邇,所以稱為食鹽之路古道。直到現代,西藏牧區牧民與農區的鹽糧交換易貨還在進行交易,由藏北牧區組成的運輸隊,就曾經長年累月為馱隊運鹽奔走在這食鹽之路古道上。

02:食鹽之路古道鹽湖的形成

食鹽之路古道是一條民間國際貿易通道,其食鹽主要流向印度、尼泊爾、不丹和錫金(印度幫)。

那麼在青藏高原藏北分佈著眾多的鹽湖是如何形成的呢?鹽湖的形成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封閉或半封閉的湖盆、鹽類物質,乾旱半乾旱的氣候。

第一,封閉的地貌地形和地下逕流,使其源源不斷的湧向湖盆聚合,而湖水又沒有出口外洩,隨著逕流會合增大、增多,在流域內沖刷積累下來的鹽分逐漸沉澱聚積加大,就形成了含鹽分的湖泊。

第二,鹽湖中含有滷水的成分,受地理表層風化、侵蝕的影響,形成不同成分的滷水。

第三,乾旱或半乾旱的氣候條件,但不能是極乾旱長年不降雨區,因為在乾旱和半乾旱中偶爾有雨水降落,更能加快湖水的蒸發形成含鹽分的鹽湖。

湖泊積水的蒸發量遠超湖泊的外來補給量,含鹽量日漸增加,使積水中的含鹽元素,指氯化鈉達到飽和狀態,在湖瀕和湖底形成了各種不同鹽份沉積礦床。

青藏高原藏地帶區域,在遠古時期由於地殼的運動和火山爆發,使其具備了含鹽分的湖泊鹽湖。而牧民最開始的運輸工具是藏區常見的大號型綿羊。

馱食鹽的羊子(指羊群),是藏北牧民每年從農曆六月牧草返青到鹽湖採鹽,八月,用羊馱上食鹽,邊遊牧邊趕路到藏南谷地交換糧食。馱羊背上搭上微型褡褳,兩邊各裝5公斤至7.5公斤食鹽,最多如粗壯的羊可馱最大重量為10公斤,即20斤食鹽,並用粗線把鹽袋同羊背上的羊毛縫在一起,中途不能卸下,直到交換處才解下卸裝。為了保持馱羊的體能,每天走15公里至20公里路後,便選水草肥美的地方安營紮寨。經兩月左右到達藏南時,適逢秋收,用鹽交換糧食和其他商品,來年一二月份即可返回本部落。兩地距離達幾百上千公里。

馱鹽羊子犛牛的銅玲之聲,震響食鹽之路,藏鹽從此流往世界各地

馱隊的行走路線,人事安排,民俗風情和風俗習性及禁忌;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都有嚴格的分工和忌諱,因為他們認為馱鹽是一種神聖不可冒犯的事業,一直到馱隊安全回返才能卸下心頭重任。

03:食鹽之路販運食鹽上繳稅費條律

鹽稅是以鹽為徵稅對象的一種稅,是一個歷史上延續下來屬於資源稅性質的稅種,它是按照不同鹽產區資源條件的不同,確定不同的稅額從量徵收,但鹽稅定額相對資源稅而言比較多,且普遍徵收。在民國時期政府對鹽的生產運銷所徵的捐稅,是歷屆政府主要財政收入之一。又稱“鹽課”。

馱鹽羊子犛牛的銅玲之聲,震響食鹽之路,藏鹽從此流往世界各地

▲安豐府衙鹽課司

鹽稅是指從事生產、經營加工和進口的鹽為課稅對象所徵收的一種稅。

藏北鹽湖所產的鹽,雖然是用最原始動物羊、犛牛作為馱運工具,牧民依舊的上繳抽取稅費。

鹽作為國家財政收入之一,鹽稅最早在周朝時代成雛形,所謂黑白之物,至春秋戰國時對鹽鐵實行專買的鹽政,到東漢設立鹽官,三國設立司鹽校尉

從我國古代產鹽加工的地方看,官方早已設立抽取鹽稅的鹽引、鹽司、鹽牌,鹽茶局

等專設官員管理的抽鹽稅單位。

鹽引:有價值的憑證票據,因為鹽業的買賣與運輸,都不能沒有鹽引。鹽商想販鹽獲利,就必須購買鹽引,鹽引的用法關鍵在於如果商戶合法販鹽,就必須先向官府購得鹽引。每“引”一號,分前後兩卷,蓋印後從中間分成兩份,後卷給商人的,稱為“引紙”,前卷存根稱為“引根”。

馱鹽羊子犛牛的銅玲之聲,震響食鹽之路,藏鹽從此流往世界各地

唐徽宗政和三年 (1113年) 宰相蔡京實行鹽引法。鹽引分為長引和短引。長引銷外路,短引銷本路。嚴格批繳手續和繳銷期限,長引一年,短引一季。限定運銷數量和價格。

鹽司:管理鹽運的官名。始置於元代,設於產鹽各省區。明清相沿,其全稱為“都轉鹽運使司鹽運使”,簡稱“運司”。其下設有運同、運副、運判、提舉等官,有的地方則設“鹽法道”,其長官為道員。這些官員往往兼都察院的鹽課御史銜,故又稱“巡鹽御史”。

他們不僅管理鹽務,有的還兼為宮廷採辦貴重物品,偵察社會情況,是當時能夠大量搜刮民脂民膏的一個機構。辛亥革命後沿設,部分產鹽區並置運副,統轄各鹽場場長,1937年改為鹽務管理局。尊稱為鹽司。

鹽牌:鹽牌稽查井灶、杜絕私漏的最基層組織。自清雍正時起,四川各州縣實行按灶戶編為鹽保甲的制度。光緒三年(1877)實行官運,將富榮鹽場灶戶編為十戶一鹽牌,五十戶一灶首,百戶一鹽甲。

鹽茶局:民國時期設立管理鹽稅官員。

1959年以前藏北地區馱運販鹽抽取鹽稅,一犛牛和六羊等同,每羊抽六釐銀兩上繳稅費,按每羊最低5公斤,即10市斤計;一頭犛牛可馱50市斤池鹽;若按一羊20市斤算,一犛牛可馱120市斤鹽巴,估計官家不會按最大值算,有可能取折中的辦法計稅,所以上稅時就看你和官家打的交情如何,如有成千上萬的馱羊隊和幾百犛牛隊來算也是一筆數目不小錢款。

馱鹽羊子犛牛的銅玲之聲,震響食鹽之路,藏鹽從此流往世界各地


馱鹽羊子犛牛的銅玲之聲,震響食鹽之路,藏鹽從此流往世界各地

在鹽湖開採逐漸完善之後,統一運抵商鹽局收購,然後民間鹽販商隊再從鹽局買出食鹽販鹽獲利,這時的鹽販抽取的鹽稅較少,大部已被產鹽大戶鹽場上繳清楚。凡商人販鹽,在鹽局納完稅之後,無論運往天南海北之地銷售,並不再抽取稅費。

藏鹽販鹽商人所購鹽稅票證,一般用二聯串票,前部分為存根,後部分是作為鹽商的憑據,並在其上寫有漢、藏文字,蓋有邊關防務大臣的關防印章;其馱鹽數目、份量,逐一填寫清楚,以便路上稽查官員隨時查驗,對照。若無票證,一律按走私鹽販罰沒論處。

當時的鹽茶局設有鹽稅官、司事、藏文翻譯,雜役人員等人。

04:食鹽之路鹽湖開發利用前景與發展

藏北地區鹽湖雖然分佈成百上千,但不外乎是池鹽、井鹽、岩鹽,岩鹽也屬於礦鹽;池鹽湖分佈最多,依次是井鹽,難度最大的是岩鹽。鹽湖分佈大小、遠近區域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馱鹽羊子犛牛的銅玲之聲,震響食鹽之路,藏鹽從此流往世界各地

鹽湖被開採的叫鹽場,而沒被開採的叫鹽鹼地。如今被遊人所看到鹽湖中潔白晶瑩的顆粒鹽是不能直接食用的,它含大量的礦物質,要經過提純之後才能食用。

作為藏北鹽湖那些開採或沒被開採含鹽成分地帶,它雖難以和不可再生資源畫上等號,但隨著全世界氣候變暖,溫度升高,地理環境也會隨之而改變;雖然難以遇上地殼運動的大起大落年月,地貌被侵蝕和風化依舊存在也是一種實事;對於這些遺留下的歷史遺產應加以保護,引導引進旅遊資源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馱鹽羊子犛牛的銅玲之聲,震響食鹽之路,藏鹽從此流往世界各地

歷史上西藏的傳統鹽業的鹽糧交換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從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藏北地區的食鹽多為自產自銷,僅有少量的運往拉薩及其它非產鹽地帶。

藏北地區歷史上輝煌的產業年代和羊群、犛牛駝鹽的繁忙時代,已成為一種回眸和記憶,往事崢嶸歲月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