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網後臺被“催更”,製作人尼格買提與《你好生活》這樣“破圈”

走出舒適圈,首任製作人的尼格買提和總檯首檔“先網後臺”的綜藝《你好生活》在實踐和對話中不斷改變“語態”,用獨特的節目內容,吸引著臺網端觀眾的收看。



在你心中,什麼是生活?你理想的生活又是怎樣的?

由央視網、中視電傳聯合承製,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綜藝頻道、央視網聯合出品的新青年分享節目《你好生活》自12月17日播出以來,其對於當下年輕受眾群體的引領和積極生活方式的倡導,在這個新年伊始帶動起觀眾對自身生活的思考。


先網後臺被“催更”,製作人尼格買提與《你好生活》這樣“破圈”

疫情期間雖居家在內,走向詩和遠方的《你好生活》帶領觀眾完成了一次次雲旅行,節目中與城市生活方式有關的思考,也讓觀眾靜下心來回望那些需要改變的自己。

伴著一山一水,一個民宿、一群朋友、一個主題,主持人尼格買提和常駐嘉賓孫藝洲、董力或來到鄉野之間,或探尋生活中的一片秘境。一個個關於生活理念的探討,不僅在節目中有了答案,對於正在經歷疫情考驗的國人來說,節目所傳遞出的能量,也穿過屏幕帶給人慰籍。


在“改變”中,重新認識生活

在《你好生活》中,習慣泡茶開啟新一天的孫藝洲,彈著吉他歌唱生活的董力,和節目製作人、主持人尼格買提一起迎接新老朋友的到來。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節目首要呈現的生活態度。少些外賣,自己下廚做一桌飯菜,開啟嶄新的一天;和嘉賓一起爬一次山,體驗攀登的喜悅;做做瑜伽,活動下筋骨,不出門也要讓身體保持活力;早睡早起、食物療法、中醫養生,瞭解自己的身體,自律的生活才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


先網後臺被“催更”,製作人尼格買提與《你好生活》這樣“破圈”

“健康生活,成了一件最簡單卻又是最困難的事兒”,節目裡,嘉賓們通過一個個目標任務與日常對話,“留點時間,鍛鍊身體,沐浴陽光,多些耐心,關照一菜一蔬一羹湯”。他們身體力行放慢生活的腳步,勤糜餘勞,心有常閒,這種健康生活觀的傳遞也帶動觀眾開始改變。

作為一檔生活分享類慢綜藝,其涉及的生活哲學又是方方面面的。帶著天文望遠鏡前來的撒貝寧在仰望星空中關照少年心,那些少年時的夢想觸發了每個人對未來的探索征程;以迂迴躲閃的智,直面出拳的勇,拳擊運動員鄒市明以他搏擊人生的故事,講述面對人生起落時的勇氣和全力以赴;放下手機,用心準備一道家宴,和朋友相聚時盡情訴說生活中的那些變化,才發覺人間珍貴是平常。


先網後臺被“催更”,製作人尼格買提與《你好生活》這樣“破圈”

呈現生活方式之外,《你好生活》還走近中國傳統文化,以新青年的傳承延伸對生活的思考。品一抹茶香,悟一份品格,茶文化的背後是對修生養性理念的踐行;手藝人花費一個星期才能製作一個鰲魚燈,節目組駐紮下來並全程記錄以視頻存留,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中,這更像是一個人的馬拉松,所謂匠心,也是一輩子的守護;勢如破竹、胸有成竹,竹文化不僅以精神給人力量,其自帶的經濟效益又養育著一方水土,還成為了中外貿易交流的橋樑。


先網後臺被“催更”,製作人尼格買提與《你好生活》這樣“破圈”

沒有強情節的綜藝劇本編排,朋友間自然的相處方式,讓節目散發著清新的質感。而在播出期間,對於正需要排解疫情緊張情緒的全國觀眾來說,《你好生活》也為大眾提供瞭解壓的出口。


先網後臺,破圈傳播被“催更”

演員、歌手、運動員、主持人,亦或是來自不同行業的素人,節目邀請了有著不同履歷的年輕人一起探索生活的意義,也回望那些珍貴的成長經歷,而這些讓觀眾共鳴的話題,又因感同身受擴大著節目的討論度。

在第五期節目中,北漂夢的話題打開了嘉賓的話匣子,尼格買提回憶起在工作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青澀階段,好妹妹樂隊聊起從孤獨堅守到萬人演唱會的艱辛和不易……奮鬥與堅持、選擇與挑戰,節目中這些觸及年輕人生活的故事,也因為內容真正走進了觀眾的心。

先網後臺被“催更”,製作人尼格買提與《你好生活》這樣“破圈”

嘉賓的選擇注重呈現當下年輕人多元的生活方式,由此帶來的是年輕觀眾對於節目的高關注度。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第一檔“先網後臺”的綜藝節目,《你好生活》在傳播渠道上面臨打破傳統電視受眾圈層的挑戰。網絡端,觀眾的積極反饋凸顯著節目對於受眾的吸引力,不僅B站獲得網友9.8的評分,且隨機點開節目的播放頁面時,視頻下方的“在看數”還顯示出網友對於往期節目的持續觀看熱度。


先網後臺被“催更”,製作人尼格買提與《你好生活》這樣“破圈”

微博上,在節目播出期間,#你好生活# #尼格買提被認成徐崢# #尼格買提英文# #康輝給老婆打電話#等多個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董卿吃花娜扎吃茶# #央視主持天團團建# #配音界的半壁江山都來了# #沒有了父母你成了最孤獨的人#等話題多次登上微博話題榜。


先網後臺被“催更”,製作人尼格買提與《你好生活》這樣“破圈”


尼格買提此前曾在採訪中談道:“節目先在網絡播出,再轉回大屏,這種方式決定節目更多地面向網絡時代的受眾,面向年輕人。”作為傳統媒體的綜藝主持人,他借先網後臺的模式,放下顧忌和藩籬,讓自己直面觀眾和網友的播出反饋,並以更加真實的面貌示人。

網絡端之外,《你好生活》在電視端也獲得了受眾積極的反饋。據統計,節目播出期間,25-34歲、35-44歲的年輕觀眾以及高學歷觀眾中收視率和觀眾構成均有大幅提升,對於第一次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的慢綜藝來說,《你好生活》用獨特的節目內容吸引著電視端觀眾的收看。


先網後臺被“催更”,製作人尼格買提與《你好生活》這樣“破圈”


“《你好生活》從奮鬥聊到治癒,在隻言片語中間能夠得到不同人對生活的思考,這樣的感受也是彌足珍貴的。”電視播出時,屏幕下方實時滾動的網友留言,又將網絡觀眾的反饋呈現在電視窗口,這種臺網聯動的融媒體播出方式,讓節目以內容和傳播的“新”,藉助大小屏的傳播優勢,觸及到更多的收視群體。

從第十期節目開始,《你好生活》還將首播時間從工作日更改為週末——週六央視網全終端播出,週日登陸央視綜藝頻道晚九點檔,並增加了工作日的重播頻率。排播的調整離不開節目前期播出時的好口碑,“催更”的觀眾還在節目官微下方留言等待心儀嘉賓的到來。


先網後臺被“催更”,製作人尼格買提與《你好生活》這樣“破圈”

文藝節目發力創新,打造綜藝新矩陣

“比起主持節目,製作一檔節目需要下的硬工夫多太多了。比想象中辛苦,但總能在最難以為繼的時刻,看到新的曙光。這對我是一次跳出舒適圈的嘗試。”首次擔綱綜藝節目製作人,尼格買提感觸頗深。

舒適圈外,首先遇到的難關就是節目的招商,對於這一過程,尼格買提用“體驗到了人情冷暖”來概括。“從一開始的信心滿滿,到口頭承諾的合作出現爽約,團隊臥薪嚐膽,最終節目才有了迴天的希望。”這些困局,都是一位主持人此前不曾遇到的難題。從2006年初登央視舞臺,十幾年的時間裡,這位年輕的主持人一路成長而來,擁有“製作人”新身份後,招兵買馬、搭橋建船,這才讓節目行走的腳步越來越遠。

作為製作人需要繃緊神經,但在這樣一檔央視少有的慢綜藝裡,尼格買提卻要學會改變自己熟悉的主持方式。“‘央視範兒’的主持風格,在常規節目裡也許能壓得住場,但在這樣的節目類型中卻是要首先摒除的。”分享對生活的熱愛,在主持人溫暖而平和的話語中,節目潤物無聲般的慢綜藝氣質也隨之凸顯。


先網後臺被“催更”,製作人尼格買提與《你好生活》這樣“破圈”


近兩年,由主持人擔綱製作人的節目越發多了起來,去年八月,在央視綜藝頻道2019創新節目推介會上,就有包括《你好生活》在內的多檔主持人轉型製作人的節目進行推介,這也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文藝節目中心成立以來,第一次在公眾面前亮相。

不僅有主持人轉型,涵蓋藝術、文化、喜劇、競演等諸多類型的文藝節目,自去年九月底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啟動高質量改版以來,一批高品質的文化節目就開始陸續與觀眾見面,文藝節目創新按下“加速鍵”。

先網後臺被“催更”,製作人尼格買提與《你好生活》這樣“破圈”


將影視、戲劇、綜藝融合在一起的《故事裡的中國》在致敬經典中傳承時代精神;盡顯主持功力的《主持人大賽》用專業上演高能個人秀;沉浸式文化分享節目《一堂好課》讓學術與思想兼備……這些品類豐富、形式創新的節目,不僅在不同面向講好中國故事,其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節目內涵,又以濃郁的文化氣質傳遞能量,展開時代精神的生動講述。

以全力實現藝術水準和人民滿意度“兩個有所提高”為目標,著力打造重點文藝節目精品,總檯以日常創新欄目為載體,以8K、5G等新技術運用為突破,強化文化與科技的充分融合,進一步打通大屏小屏,打造新穎多樣的綜藝節目。《你好生活》以及《一堂好課》等多檔節目的推出和好評,凸顯了創新成效。據悉,未來,總檯將繼續推出眾多優秀創新節目,打造豐富、立體、多彩的總檯優秀綜藝節目新矩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