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國人為什麼相當重視掃墓?

胡亂對聯瞎打油


清明節,國人為什麼相當重視掃墓?

清明節是我國法定祭祀節日,是全國法定節假日,每到節日來臨之際,基本上都會放三天假,這是國家層面為發揚中華民族禮儀之邦傳統文化而特設節日,主要目的就是鼓勵廣大人民群眾高度重視親情,重視孝文化,培養尊老愛幼的情操,引導人們學會感恩。

政策導向使然,清明文化自然加倍重視,有益於家和,更有利於自身。以清明節三天假期為例,黨員幹部發揮帶頭作用率先掃墓,國有企業職工跟進,社會各界群眾積極效仿,這才形成今天看到的清明節重視掃墓的情況。

祭祀是一門博大精深的文化,也是中華文明的推動器,肩負著民族興旺的重任,是有情有愛的象徵,只有尊重親人前輩,尊重故人情人,人類才會有真摯情感並將禮義廉恥當作教學課程。

清明節不僅是屬於祖先及故人的專用節日,還是英烈人物的專用節日,具有禮敬祖先及故人,緬懷無私奉獻人物,紀念戰鬥英雄的特性,這是公曆上獨一無二的傳統性祭祀節日,也是社會生產中的重要節氣,多重意義集於一身,所以能夠成為重視的對象。

眾所周知清明節有兩個特性,一是掃墓,二是節氣。無論是從哪一方面理解,清明節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的節日,尤其是掃墓,能夠喚醒世人對已故親人的善心,加強自律並善待身邊人,珍惜眼前人。

掃墓是從古至今都存在的習俗,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也是對愛對情的具體體現。尤其是在法定的三天節假日裡,整個社會大多數人都在忙著祭祖祭祀故人和英烈,就算有些極少數對此不重視的人,看到他人或在他人的帶動下,也會領悟到些道理,學會感恩及做人的真諦。

國人之所以重視清明節掃墓,我認為具體有以下三個原因:

1.本身孝心、愛心使然,有回報或想念、感恩祖先、故人的良好心態,大多數人都知道以孝為先,經過幾千年發展,掃墓觀念根深蒂固,最主要的是自身有顆善心,有顆念舊感懷過去的心。

2.傳統文化推動。通過書本、電視、廣播、網絡、開會等方式都可以瞭解到清明節的來歷,以及清明節的重要性,可見清明節時國人重視掃墓與社會大力推廣關聯很大。

3.清明節獨特性很明顯,即使實在無墳可上,可是在這個時候放三天漫長的假期,別人都在上墳,自己也會從眾,以及響應號召,為英烈們獻花圈都是可以的,以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愛意。


中國襄陽資訊


四個字:祖宗保佑!

中國人,實際上信的是儒教,儒教的信仰是五個,天地君親師。對“天地君”,我們覺得“好遠啊夠不著”,親,是最靠的牢的。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師就是“親”,不過現在除了 , “師道尊嚴”不講了。所以現在儒教就是“親”,就是祖宗保佑。



老孔


清明節,國人為什麼相當重視掃墓?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祭拜節日,一年一次的清明掃墓,表達我們對逝者的懷念。

我們這理建有劉氏祠堂,傳播孝文化,信仰自己的祖宗和先人,這也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劉氏的後人,每到初一,十五,春節,清明節都要到祠堂燒香拜祖,求平安。

清明前後上山燒香,燒紙,放平果,叩拜祖先。祖先在天國保佑後人身體健康,平平安安,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總之,清明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不論是當官的還是發財,直到普通老百姓都非常重視,非常講究,一定要回老家上墳,到祖先那理來儘自已的孝心,讓祖先知道你家的後代沒有忘記上輩,讓祖先保佑上墳的後人,人財兩旺,平平安安。





興旺發達侏儒山


我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上下五幹多年的文明史,據說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夏商周算起,距今也有四幹多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用自已的雙手和聰明才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其中流傳至今的我國農曆24節氣就是這許許多璀璨浪花中的一朵。

我國的清明節就是在24時令節氣基礎上順勢而生,粗略算起來,相傳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幹多年的歷史。清明祭祖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流傳到民間亦爭相仿效,也於“清明”這天來到之時祭祖掃墓。久而久之,改朝換代經歷無數皇權更疊,清明節卻一直沿襲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傳統習俗至今久興不衰。

作為節氣的清明,春分剛過,冬天漸行漸遠,春意漸濃,天氣清朗,大地充滿生機。此時此刻的清明節悄然而至,既有祭奠緬懷祖先“髮膚受之父母”感恩的孝道之心,又有享受大自然冬去春歸踏青遊玩的歡樂之情,說清明節是一個極富有中華民族特色的節日一點都不為過。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相融合的大家庭,不僅為數眾多的漢族過傳統的清明節,受漢文化影響,許多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各民族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踏青是永恆不變的主題。

1935年當時的民國政府明文規定每年4月5日為清明節假日,也稱民族掃墓節。

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決定農曆“清明節”當日放假1天,次年清明節正式成為法定傳統節假日,2009年又改為放小長假三天。

如此看來,清明節前後國人爭相恐後扶老攜幼掃墓踏青,這一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必將世世代代一直延續下去,並在新形勢下,進一步發揚光大[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沉浮15831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將至,為什麼要特備重視祭祖掃墓,這背後有什麼深意?



祭祀是惻隱之心的昇華



在遠古時代,部族中的人死了被隨便丟到郊外


人都直接被丟,動物更是如此


有些民族更為殘忍,直接將老人推到郊外自生自滅,根本不會等到他死亡。而被推出去的老人,因為沒有活動能力,不是被冰天雪地凍死,就是被動物拖走吃掉...


後來,有人經過那個地方,一看:哎呀,那不是我的親人嗎?怎麼被野狼肯成那個樣子?上面還有蒼蠅飛,咀蟲爬...


於是,心裡很難過,不忍心這樣看下去,所以回家拿了工具,選了一處比較好的地方,挖個坑埋起來,這就形成了殯葬


慢慢演化出一套儀式,建墳墓、看風水、算忌日,來拜祀死去的親人,這就是祭祀


人是有惻隱之心的,不忍心看到自己的父母死後,還要遭受那麼不堪的待遇


所以,親人往生的時候,要把他埋起來,否則心就會不安


清明節還有這兩層含義



  • 人只有死了之後,才可能清明。只要活著,就不可能清明

  • 要去祭祀盡孝道,才能心安,才能獲得清明


重視祭祀,才能得到祖先的福報


我們祭祀掃墓,真正的用意在於教導子孫於父母亡故後,市場紀念,向後代宣揚美德,使祖先祖先永遠存在於後代子孫的心中


由慎終追遠延續到孝悌修養,實在善莫大焉。


孔子講得很清楚:我們跟祖先純粹是一種感應,沒有其他的來往。我們很多不方便跟別人講的地方,可以跟祖先交流



第一個,我們相信祖先最愛護我們,可以給我們諸多啟示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不方便去問別人的,但可以問祖先


你點香跟祖先對話,其實是自我對談,是自己告訴自己


所謂感應,也就是自問自答。這樣做能化解很多問題


其一他跟你保密,其二他不會害你,其三你會很放心地把真心話說出來


一個人只要把真心話說出來,就得到答案了,就知道該如何做出選擇了



第二個,我們祭拜祖先,就會得到祖先給我們的福報


我們懷念祖先,將他們的嘉言懿行,向子孫講述、宣揚,教導子孫學習、仿效,並且要做得更好


這樣,祖先永遠活在你的心中,你也才有可能永遠活在你的子子孫孫的心中,而且還會一代一代將祖先優良的家風傳承下去


歷史上歷經百代而不衰敗的家族,大多得益於祖先良好修養的福報以及遺留並持續傳承的家風。


清明將至,讓我們從祭祖掃墓開始,傳承孝悌修養,讓良好的家道世代傳承。



玉鋒實業集團


清明節國人相當重視,是因為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交節時間在每年的公曆4月5號前後,這一時節,陰氣衰退,萬物復甦,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所以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一,三月節,祭祖節。

一、國家和全社會的重視

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公佈了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共518項,“清明節”和包括清明的“農曆二十四節氣”赫然在列,是我國的法定節日,足以看出國家對清明節的重視。

清明節從春秋時代開始人們就特別重視,唐宋時期就放假,現代社會隨著大家族被小家庭取代,家庭祭祀和年輕人越來越遠,越多越多的人奔向城市,生活高速節奏,壓力大,而忽視了人與大自然的關係,認祖歸宗崇尚自然成了人們迫在眉捷的事情。

二、清明節的深刻內涵

祭祀祖先是對活著的人產生意義,是孝道的表現,多個與家人團圓的機會,在先人面前,真誠的與家人,族人交流感情。

敬天祭祖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宗教傳統,人們尊祟祖先的亡靈,希望祖先亡靈保佑後代子孫生活幸福。

死亡是生者世界的延伸,通過祭祀活動強化與祖先的感情紐帶,審視人生,重新思考人生的歸宿,達到改造,重塑生者的目的。

祭祀踏青追求旺盛的生命力。


明月明朗明空明天


為什麼清明節相當重視掃墓?

清明節,自古就有,清明節也叫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清明節來源於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既有自然內涵,也有人文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多以掃墓祭祖,踏青郊遊為基本活動的主題項目。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古人認為,人死之後並非毀滅,他們的靈魂會和人類一樣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為了不讓祖宗在另外一個世界受苦,所以就需要用各種禮品進行祭祀,讓祖先收到自己的孝敬,從而在另外一個世界生活得更加滋潤。國人注重孝道,何況逝者為大,再加上人們覺得只要多去祭拜祖先,祖先就會保佑自己,比如保佑身體健康,孩子考上大學等等。


月出姑娘


1: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情懷,死生都是大事。

2:中國人重視孝道,掃墓是孝的另外一種方式的延續。

3:中國人重視禮儀、道德,而祭祀就是禮儀和道德很重要的表現形式。

4:中國人重視自己的起源和延續,而祖先就是我們的起源,後代就是我們的延續,我們也是後代的祖先。

5:祭祀可以使中國人增強認同感,增進親人感情,加強凝聚力。

6:祭祀是紀念祖先,向祖先展現家族繁榮昌盛,祈求祖先富佑的重要形式。

7: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一年中播種的時候,中國人講究一年之計在於春。

8:祭祀是中國人傳統精神世界的重要寄託。

9:祭祀有一定的原始鬼神迷信思想,而中國人在靈魂深處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幾千年來祖宗賦予我們的迷信種子。

10:祭祀祖先是中國人幾千年的傳承和傳統,是中華文化,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公懿


採納率:49%12級2018.04.13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雖然清明的節日禁火寒食習俗在宋代才揉合定型普及成為全國民間習俗,但清明節掃墓祭祖、禮敬祖先習俗早已有之。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踏青、掃墓祭祖之外,在不同歷史時期發展中還吸收了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目前大多習俗已經不再流傳。

清明節掃墓祭祖的節俗傳統自古持續不斷,人們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墓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等,又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祖先的追念。

清明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清明之時,正值春回大地,人們掃墓祭祖之餘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

踏青與祭祖是清明節最早的習俗,掃墓祭祖的傳統習俗至今仍盛行,自古傳承至今不輟,每逢清明時節,人們無論身處何方,都會回鄉參加祭祖活動。

因此在清明時節逐漸形成春祭的傳統。經歷史發展演變,清明節吸收融合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屬於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日子,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各位看官,你說呢?


牛家愛牛


這個問題,還是要從清明節的來歷說起。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並且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同時,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關於清明節的由來,據傳最早始於帝王“墓祭”之禮,民間效仿之,並傳承至今。

掃墓就是“墓祭”,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其習俗由來久遠。據考古,英德青塘遺址發現萬年前的墓葬,經加速器質譜(AMS)測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時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是廣東乃至嶺南發現年代最早的墓葬,表明距今1萬多年前,嶺南古人類已具有明確的有意識墓葬行為和禮俗觀念。傳統上有春秋二祭的習慣,春祭在清明節,人們一般祭拜直系祖先;秋祭在重陽節,祭奠宗族共同的先人。春祭其實就是在春天清明時節,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人們用隆重的儀式祭祀,希望在即將到來的一年裡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寄託了人們的美好向往。

往小了說,中國人講究孝道。掃墓是行孝的善舉。先父母一生辛勞,富有同情心而有孝心。每逢清明,掃墓這種儀式感很強的行為,能讓後人對先祖的思念具體的行動化,它能夠表達對故人的哀思。遵循老幼以及社會倫理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