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用俗語?這些俗語與春秋的義理和中國人的文化有什麼聯繫?

左傳夜話


所謂俗語,即約定俗成的語言,通俗易懂的道理。俗語,之所以有生命力流傳千古,保存至今,都是被時間檢驗和驗證的,俗語的內容廣泛、形式自由、語言活潑、思想積極、語句凝鍊、易於接受,春秋義理是古代文化語言的表達體現,在今天仍具有一定意義。


奔流30


中國人喜歡俗語,說話中常常引用俗語,為什麼呢?

因為俗語都是老百姓在長期的生活和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性的東西,揭示了事物的規律,給人以教益和啟示。

俗語涉及的面很廣,包括自然丶社會丶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俗語說"有盛就有衰”,它揭示了自然界的萬物的必須發展規律。再如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日,正月十五雪打燈",這是人們的經驗總結,八月十五陰天,來年正月十五必然下雪。還有"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三日必到。”從因為氣壓低天氣悶熱,燕丶蛇的低飛丶出洞現象預示必然下雨,這也是人們經過長期的觀察總結出的經驗。

俗語很多,各地的百姓都從當地實際總結出了不少成語,《地方誌》多有記載,有興趣者可以參閱。


本昌談歷史


俗語,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使人們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有的還具有地方特色。它的主要特點是:

  接地氣,貼近生活,通俗易懂,婦孺皆知。

  有溫度,形象幽默,化繁為簡,將道理濃縮在形象的語詞中。

  高濃縮,言辭簡練,意思完備,甚至一兩句話勝過千言萬語。

  義理,是合於一定的倫理道德的行事準則,也指講求儒家經義的學問。俗語與春秋的義理難以分開,這和中國人長期受到儒教思想的薰陶密切相關,這種因子流淌在華夏民族的血液裡,自然也表現在其語言和行動之中。俗語,已經成為中國人的文化裡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早已經融入所思所想、所言所行。

  比如俗語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此刻回答這個問題,也許會有收穫吧。


阿揚說聯


什麼叫俗語?

俗語,也稱俗話、諺語、俏皮話。俗語是使用率很高的一種語彙,幾乎人人都會說上兩句。


俗語是約定俗成,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如果給俗話下一個形象的定義,那俗語就像蜜蜂,它必須有三件寶,一是得有刺,就是要有機鋒,帶三分俏皮,能讓人笑。

二是得有蜜,就是要有智慧,讓人從笑中受到教益。三是身子還要小,就是說得像一把匕首,不能像長矛。

什麼叫義理?

義理的意思是合於一定的倫理道德的行事準則。簡單說就讓人從中懂的道理。義理與俗語之間的作用是一樣的,但它卻沒有俗語的幽默機智,流傳也沒有俗語那樣深入人心。目前有據可查的俗語(包括諺語、歇後語、慣用語),總計15000條左右。

兩者與中國文化的聯繫?

俗語是中國文化當中的民間文化。義理是中國文化當中的學術文化。


半個南山人


中國人都喜歡講俗語,不管是在大江南北,還是在五洲四海,只要是中國人都喜歡在講話時順口冒出一、兩句俗語,甚至外交部發言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也時不時夾上幾句俗語。為什麼中國人愛用俗語?是因為俗語的特點短小精幹、言簡意亥、通俗易通、能在長篇大論中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就象炒菜時給點味精後,菜的味道格外鮮美一樣。這就是中國人喜歡用俗語的原因。

俗語與春秋義理和中國人的文化關係極大一一俗語既是春秋義理的沿伸,也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

具體來講俗語有主要兩大作用,一是概括:

俗語應該是起源於原始社會,普及於“百家爭鳴”的春秋時代。當時諸子百家為了使自已的學說、理論能被各階層人們所接受、所認同,他們便想方設法在文字、語言上下功夫。一是儘量把文章句子精煉,使四、五個字能表述出十幾多字才能闡明的意思。比如:子曰“學而優則仕”,這句話的意思就:孔夫子說過:只要學習成績優秀,就一定能夠當大官。可見詞句經過精煉後的效果確實言簡意賅。二是在講話語言上力求精幹,諸子百家不但要用文章來宣揚自已的理論,還要利用講學和演講來宣揚自已的理論。所以他們在演講中總是壓縮語言,使講話語言短而精彩、通俗易懂,有時他們還把自己要說明的東西巧借當地俗語一句說清。比如俗語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意思就是說:我們也就是一天功夫沒有聯繫,就象隔了一整個秋季那長時間哩。可見俗語的功力非常不一般。

俗語的第二個作用是提示。

古人經過對自然、對人文、對事物的長期觀察、研究後,看清了事物的本質及因果關係。為了警示後人注意,特編造出大量簡單、通俗、易記、易懂的俗語警示後人,供後人傳承。比如俗語說:"春南夏北"。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提醒人們:春天起南風天要下雨,夏天起北風天要下雨。

俗語同中華文化是一脈相承的,俗語可能要早於文化,因為人類是先有語言後有文字的。中國的俗語起源於黃河文明,最先是在先民們語言交流中產生並使用,到文字出現後,俗語又被文章廣泛引用,並部分取代了語言交流功能。從某種角度推測,俗語很可能是古代文言文的雛形。所以幾千年來,文章少不了俗語,俗語離不開文章,文章因俗語而精彩,俗語因文章而傳承。也正是文章和俗語的相互作用下,使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更加大放異彩。


曉岸漫步2018


試答:俗語其實是人們囗口相傳的有特定含義的話語,是人所共知的,好象公理、約定俗成。

中國′人喜歡用俗語,主要是因為可以用簡單的語言說明事情或道理,這樣,既簡明扼要、又說服力強。

例如,古人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俗話說:在家敬父母,不必遠燒香。……。既簡單又有說服力,無容質疑。

這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蜜切的聯繫。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幫,講究文明禮節,以理服人,尊重科學、事實,所以,誰說的有道理、有水平,人們就彬服。

春秋時的義理和現在的俗語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義理也就是有道理的、正義的話語或文章裡有道理的語句。好象引徑據典。

幾千年的中國文化始終影響著每個中國人,這也是每個中國人共同締造的文化,因此,中國文化也倍受中國人的愛戴與尊重,所以中國人一直就喜歡用俗語這種方式來交流或講道理、說明事物等。

謝謝


對對迷


答題:

(1)俗語通俗易懂,通常適合老百姓的語言表達,而不是文字表達。

(2)春秋的義理,屬於上層的文化,因要寫在竹籤上,故對每一個字要運用的恰如其分。好的作品、文章才能流傳下來,所以在文字的運用和表達上必須嚴謹。

(3)日常生活中的俗語,是經過老百姓領悟翻譯之後的一種語言的表達方式,畢竟老百姓是佔大多數的。

小結:故俗語與中國人的文化是一種承上啟下的關係,俗語就是把深奧的、繁瑣的哲理,變成通俗易懂的老百姓的語言。

比如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句話。即可以用大篇的文章去解釋它、論述它;也可以用做農民的春耕、播種穀物;也可以作為老百姓的一種生活態度。


南山有仙


與民間文化的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