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七張八王十三李?怎麼來的?

手機用戶51423342761


張、王、李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三個姓氏。七張八王十三李,指的姓張、姓王、姓李的人分支很多,族大枝繁,人丁興旺。

張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主要源出有:姬姓,一是皇帝的孫子孫輝,這是以官職稱謂為氏,以河北清河為發源地,民間素有“天下張姓出清河”的說法;二是以字為氏,春秋晉國大夫解張,字張侯,後代以字命氏。另外還有改姓、賜姓等。

王姓的主要來源也是姬姓,還有一部分是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通志·氏族略四》"王氏,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有姬姓之王,有媯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虜姓之王。"

相較於張、王,李姓的來源更為複雜,有李氏源自嬴姓說,李樹圖騰崇拜說,源自姬姓(虎圖騰)說,有封賞賜姓和恢復姓氏,有少數民族漢化改姓。李在唐朝成為國姓,很多賜姓和改姓都是李。

姓氏在中國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歷代姓氏排名和統計中,形成了關於姓氏的很多俗語和說法。張、王、李人口眾多、來源複雜、分佈廣泛,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七張八王十三李的說法。


醉眠芳草


“七張八王十三李”是民間流傳已久的一句俗語,泛指張、王、李的分支很多,而“七、八、十三”一般被認定為虛詞,也有解釋為張姓由七支七支張姓氏族組成;王姓由八家王姓氏族組成;李姓由十三家李姓氏族組成。至於如何來的,來源如下。

其一:張姓

張姓,起源於姬姓,也有改姓而來。而張揮則是張姓始祖,號稱青陽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發明者。正因弓之重要,黃帝以長弓之名,賜姓張於濮陽,張揮因此成為了張姓始祖。

經過發展,張姓分佈廣泛,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而在四川、河北等八省都有分佈,是全國第三大姓。

其二:王姓

王姓,起源於姬姓,分為三個分支—東周畢公之後、週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後、秋初周平王之後。

王姓在先秦時代才逐漸發展,經過漢朝、南北朝的迅猛發展,王姓廣佈各地。如今,王姓分佈於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其他省份也有分佈,山東又是王姓大省。截止到2018年底,王姓人口達1.015億人,因此成為全國第一大姓。

其三:李姓

李姓始祖至今依舊爭論不休,但是大體分為兩類——圖騰說、賜姓說。但是不管哪一種學說,都掩蓋不了李姓人的光芒。

就目前統計而言,中國封建社會,共有60多個皇帝都是姓李。現代李姓人口達9200萬,是全國第二大姓氏,主要分佈在河南、山東、四川、河北四省。

根據2018年出版的最新百家姓排名來看,王李張劉排在首位,這也對應了這句俗語—七張八王十三李、遍地劉!


逍客文新論


答悟空:七張八王十三李是《百家姓》中大姓張姓王姓李姓的始祖來源或分支組成。據文獻記載,《百家姓》成立於北宋初期,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68個。張姓、王姓、李姓、劉姓均是大姓,經過對這些姓氏的來源和分支始祖歸納,形成了七張八王十三李的典故。七張意為張姓由七支張姓氏族組成;王姓由八家王姓氏族組成;李姓由十三家李姓氏族組成。每個氏族由各自的始祖和來源。



金旺文化


七張八王十三李。

這是一句流產很久的俗語。東漢建制全國分為十四州,七張八王十三李,說明在當時張、王、李的人口已經處於全國前列,這裡的七、八、十三可能是虛詞,意思是這三個姓氏人口眾多分佈非常廣。至少可以認為當時的李姓基本上遍佈全國(只有一個州沒有)和當時的國姓“劉”的分佈廣度差不多。其實這句俗語後面還有半句“遍地劉”,說明東漢時代劉姓作為國姓經過數百年的繁衍人口和分佈角度都是國內大姓。上面這四個姓氏直到當下在中國也是人口數量居於前茅的,前後對照,我們就可以知道自古以來這四大姓就是中國人口中的大姓,至少也有2千餘年不曾改變。


精衛填


什麼是"七張八王十三李″?怎麼來的?

.

. "七張八王十三李″這是民間流傳巳久的一句俗語,是對姓氏大姓數量、規模、地位的一種精確概括與科學總結。從《百家姓》的編寫流傳來看

,《百家姓》的首句是"趙錢孫李″,下接"周吳鄭王″。那第一姓至關重要,舉足輕重。誰的姓可在《百家姓》中佔居首位呢?那毫無疑問的、最具居首資格的姓,必須是當代的皇帝的大姓。編寫百家姓時,就規定是趙皇之"趙″姓。那什麼張姓、王張、李姓都得統統靠邊站。皇姓排頭,其餘姓氐,都得排後。從朝代推演來看,那在東之後。至於東漢之時,此俗語是否存在?史料也無從考證,因為僅僅是一句民間俗語而巳,難上丹書。所以不必大費周折。源起難溯源,也很正常。主要是剖析透視這句俗語的內在含義。

."七張八王十三李″,是對複雜姓氏的綜合概括。因為古代就已經出現了數以千記的姓氏,只是難於準確統計罷了。前版《百家姓》共收錄四百餘姓,後版《百家姓》補錄六百多姓。實際上還有好多姓氏未錄其中,特別是居住分散的少數民族,在古代那種"土牛木馬"的交通條件侷限之下,誰能"村村走訪"、"戶戶登錄"?姓氏何全?恐怕已是"掛一漏萬″。只有到了解放之後,經過多次全國性人口普查,才最終發現全國境內竟有七千多姓氏,其中有單姓、複姓、三字姓、四字姓、多字姓。我看《百家姓》編者恐怕是"小巫見大巫″,"螞蚊見毛牛″。早該得改《千家姓》了。不能再用"老皇曆″了,得實事求是了。

."七張八王十三李",從炎黃繁演至今,姓氏分流散支,形成無數大小不勻的總系和支系,分佈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全國每一個角落。如今文化繁榮、發展迅猛,各地早年就有了方誌、族譜,而且定期補充完善,正規編寫,正規印刷,入館存檔,十分齊全。"七張八王十三李″,就是具體總結張姓、王氏、李姓在數量、規模上各自所佔的比例。說明李姓發展快,人數多,分佈廣,佔比大。王姓次之,但遠在張姓之上,穩居第二位。這就生動、形象而全面地充分說明了姓氏的大小、強弱、區別。。:


袁君保


所謂七張八王十三李,是說的三大姓氏中,姓張的分七支流派,姓王分八支,李氏分十三支。具體來源要查閱各姓氏的起源和族譜。


楚鄂人


7上8下,亡,十三是西方最不吉利的數。中方不認可,十三離,婚姻十三結束!

你是誰?咋知道這麼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