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掃墓不是人去了就行,這些禁忌你知道嗎?女性來例假要避免

清明節又稱為“踏青節”、“祭祖節”,是一個具有親近自然與豐厚人文底蘊的節日,在古代一般在每年春節的第二個月和春季的最後一天都屬於清明節,現代清明節都在公曆4月5號前後。每逢清明節無論是多大的老闆,還是多小的員工都會回到家鄉掃墓祭祖,緬懷先人,但是隨著年輕一代人逐漸成為掃墓的主力軍,很多老祖宗留下的禁忌和習俗也被人們所忽略。

清明節掃墓不是人去了就行,這些禁忌你知道嗎?女性來例假要避免

“清明前後,種瓜種豆”這一句至今還在農村流傳的農諺語講的正是清明節,在2500多年前的周朝,清明還只是一個節氣,清明時節氣溫升高、雨水紛紛,正是耕種的好時節。掃墓的習俗由來源於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在逃亡時期,受到隨臣的救命之恩,但在論功行賞時把這位大恩人忘記了,隨後就有了“火燒綿山”、“寒食節”、“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掃墓不是人去了就行,這些禁忌你知道嗎?女性來例假要避免

由於“寒食節”和“清明節”兩者之間的日子相鄰,在往後的歷史長河中慢慢融合成了現在的“清明節”。“寒食節”的名稱也許很多小夥伴們不是很熟悉,但習俗卻成為“清明節”的主要因素之一,比如在清明節的時候不能生火做飯,要吃涼的東西,衍生出了一種叫“清明果”的美食,其次就是掃墓祭祖。

清明節掃墓不是人去了就行,這些禁忌你知道嗎?女性來例假要避免

清明節掃墓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但掃墓也有很多注意的地方,讓我們一起來看下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清明掃墓的禁忌。

01 身體較弱的人應該避免掃墓活動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死去會前往另一個世界(天堂地府),在另一頭還過著和人間一樣的生活。墓地聚集的地方一般被認為陰氣重,因此3歲以內的嬰幼兒、孕婦以及身體較差的人最好避免掃墓活動,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如果恰好來了例假,最好也要避免。

清明節掃墓不是人去了就行,這些禁忌你知道嗎?女性來例假要避免

02 掃墓的時間

在民間有一句諺語“早清明,晚十一”,過去的傳統掃墓祭祖又被人們認為是“關鬼門關”,要在清明之前提前掃墓,祭拜祖先越早越好,一般選擇在上午的時間段。再有一點是因為清明時節往後就是人們的農忙季節,忙起農活的話,就不能及時祭祖掃墓了。

清明節掃墓不是人去了就行,這些禁忌你知道嗎?女性來例假要避免

03 掃墓過程的禁忌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會有手機,經常遇見一件“新奇”的事情,就會拍照分享給自己的小夥伴,在掃墓過程中切記不能對著墳墓拍照,且不說其他“迷信”的說法,這是對先人的極大不尊重。

清明節掃墓不是人去了就行,這些禁忌你知道嗎?女性來例假要避免

其次既然稱之為“掃墓”,就是要我們把墳墓上的花花草草都清除乾淨,相傳墳墓上的草木會傷害家族成員的“氣運”和“健康”,都是極其不利的,所以清除乾淨後,也不能將花草帶回家。

清明節掃墓不是人去了就行,這些禁忌你知道嗎?女性來例假要避免

清明節是一個傳承幾千年的傳統節日,以上這些老祖宗留下的禁忌和注意事項同樣充滿著人文底蘊,也該同樣的繼承和注意。除此之外,掃墓祭祖是一個肅穆的節日,我們在掃墓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著裝得體、不能嬉戲打鬧、亂說話等等做出不尊重的言行。

各位小夥伴們,對此怎麼看待呢?歡迎評論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