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靈魂的拷問和精神的救贖

《罪與罰》是19世紀俄國大文豪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稱其為“對一樁犯罪的心理報告”。

人文經典《罪與罰》|陀思妥耶夫斯基——靈魂的拷問和精神的救贖

《罪與罰》

故事主線並不複雜

講述的一位赤貧的大學生拉斯科爾尼科夫,因為窮困而退學租住在聖彼得堡一個陰暗的小閣樓裡。

走投無路下,他把妹妹給他的戒指拿去典當,只拿到兩盧布。在之後他將父親留下來的價值四盧布的懷錶拿去典當,這次只拿到了1盧布15戈比。

堅信“蝨子理論”的拉斯科爾尼科夫,把人分為“平凡的”和“不平凡的”。平凡人任人擺佈,只是繁衍後代的機器;而不平凡的人屬於統治階級,可以為所欲為。

他為此寫過一篇《論犯罪》的論文,認為世界上有一些人,他們有充分的權利可以胡作非為和犯罪,不受法律約束,這些人,就是不平凡的人,譬如拿破崙。

人文經典《罪與罰》|陀思妥耶夫斯基——靈魂的拷問和精神的救贖

拿破崙

拉斯科爾尼科夫認為自己是天才,想成為不平凡的人。因此他決定殺死放高利貸的老太婆阿廖娜。

在他看來,貪婪的阿廖娜像是吸血的蝨子,搶走她的錢,讓自己渡過困窘的難關,自己將成為不平凡的人,回報社會,這並沒有什麼不道德。

人文經典《罪與罰》|陀思妥耶夫斯基——靈魂的拷問和精神的救贖

拉斯科爾尼科夫

在行兇的過程中,他不止殺死了阿廖娜,還意外地殺了她善良的與世無爭的妹妹。躲過警察追查的拉斯科爾尼科夫並沒有因此而心安理得,反而陷入了痛苦的煎熬,受盡良心譴責。

他在不斷地精神追索中,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堅信的理念是沒有人性的,他在殺人同時,也殺了自己。

最終在出身卑賤,內心聖潔的妓女索尼雅的感召下,拉斯科爾尼科夫自首獲罪八年,流放西伯利亞。

索尼雅追隨他去了西伯利亞,兩人相愛並接受了基督的洗禮,完成了精神救贖。

人文經典《罪與罰》|陀思妥耶夫斯基——靈魂的拷問和精神的救贖

拉斯科爾尼科夫與索尼雅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是19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是俄國文學的卓越代表,“托爾斯泰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廣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則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深度”。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窮人》、《雙重人格》、《女房東》、《白夜》和《脆弱的心》等,以及長篇代表作《罪與罰》、《白痴》、《卡拉馬佐夫兄弟》、《群魔》等。

人文經典《罪與罰》|陀思妥耶夫斯基——靈魂的拷問和精神的救贖

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長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內心分裂。

他對人類肉體與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寫是其他作家難以企及的。他的作品影響了二十世紀很多作家和藝術家,包括福克納、加繆、卡夫卡、黑澤明等。

魯迅評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深刻性與偉大性時寫道:

“顯示靈魂的深者,每要被人看作心理學家;尤其是陀思妥夫斯基那樣的作 者。他寫人物,幾乎無須描寫外貌,只要以語氣,聲音,就不獨將他們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體也表示著。”

《罪與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多年醞釀、充分構思的心血結晶。早在1859年,他在寫給兄長米哈伊的信中提到:要寫“一部關於一個罪犯的懺悔錄”,並自信地認為“這部懺悔錄會確立我的名聲”。

他時刻關注犯罪訴訟事件,積累社會新聞作為創作素材。這本書的原型來源於一起發生在法國的刑事案:一個準備從事法律研究的年輕人,殺死一個老太婆並搶了她的錢。被抓後,在監獄中寫下回憶錄為自己的行為辯解,宣稱自己是在與社會中的不公作鬥爭,他勇於挑戰卻成為了“社會的犧牲者”。

人文經典《罪與罰》|陀思妥耶夫斯基——靈魂的拷問和精神的救贖

陀思妥耶夫斯基認為這類案件照見了人類靈魂的黑暗面,他把焦點對準黑暗面,不斷深入挖掘。

他拷問靈魂、拷問人類歷史、拷問無處不在的苦難,“貧窮不是罪惡,而極貧就是一種罪惡”“真正的偉人應該覺察到人世間極大的憂慮”。

《罪與罰》成書的19世紀是個沒落的世紀,“歐洲的沒落”是一場可怕的滅頂之災,充斥著殺戳和暴力的革命,是犯罪、墮落、偷盜和一切罪惡的淵源。

1862年,陀思妥耶夫斯基遊歷歐洲,在倫敦,他震驚於窮人的慘狀和富人的冷漠虛偽。

魯迅先生評價《罪與罰》,“他把小說中的男男女女,放在萬難忍受的境遇裡,來試煉他們,不但剝去了表面的潔白,拷問出藏在底下的罪惡,而且還要拷問出藏在罪惡之下的真正潔白來。”

人文經典《罪與罰》|陀思妥耶夫斯基——靈魂的拷問和精神的救贖

受盡良心譴責的拉斯科爾尼科夫

《罪與罰》在文學史上的讚譽不勝枚舉,但我想說的是一點不同的聲音。

這本小說成書於1866年底,100多年前,當時的社會背景離我們現在生活很遠,書中呈現的苦難和赤貧,對於生活在和平富足年代的我們來講,確實很難體會。

尤其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側重於心理描寫,語句冗繁,納博科夫就認為《罪與罰》的戲劇性削弱了小說的結構。

“我強烈不已地討厭著《卡拉馬佐夫兄弟》,還有冗長得令人毛骨悚然的《罪與罰》。不,我並不反對其中對靈魂的尋尋覓覓,和自我剖析,但靈魂、罪惡、情感糾葛、社會紀實等等的一切,都敵不過那單調乏味、拖泥帶水的找尋過程。”

閱讀年代久遠的經典,我們不妨放鬆心態,開始只做閒書來讀。先讀那些讀得懂、有趣味的部分,培養閱讀的習慣和興趣。

對於世界名著的選擇,也許不必拘泥於各大書單的推薦,遵從自己的內心,先選擇能夠讀懂的作品,隨著閱讀邊界的拓展,或許更能領悟大師們的深邃。

結語:

閱讀是個漸進式薰染的過程,腹有詩書氣自華是一點一滴浸潤出來的。

人文經典《罪與罰》|陀思妥耶夫斯基——靈魂的拷問和精神的救贖

周國平語

能否從閱讀經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極大愉悅,這差不多是對心智品質的一種檢驗。”

“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於閱讀經典這種美妙的消遣,你就會發現,你已經距離一切大眾娛樂性質的消遣多麼遙遠。”

我是白公子,期待我的文字帶給你理性與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