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看待現在的音樂圈趨於娛樂化的現象?

愛音樂的大黃


何止音樂圈,是所有的圈子都在搞娛樂。

舉個例子吧,《青春有你2》,在節目錄制前,“蔡卓宜離婚”

“冰清玉潔,申冰當小三”,“林小宅抄襲”,“段小薇 小松菜奈”,“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

而真正的表演呢?

申潔和王承渲讓導師c位分不清楚。

秦牛正威全程划水…

一個選秀節目硬生生把選秀變成了歡樂喜劇人。

再說說歡樂喜劇人。

白凱南節目抄襲劉博洋。

白鴿節目抄襲天才小熊貓。

孫建弘拋活燒餅。

為了維持熱度,開展線上喜劇人形式,問離婚的孟鶴堂和白鴿“對於前任態度”。堂主回答特別心酸,白鴿說自己的前任把她拉黑了。

然後成功吸引了熱度!!

我只想說666。

一個喜劇節目不如挖掘喜劇,天天想著怎麼靠輿論上熱搜,郭陽郭亮上三回喜劇人了,白鴿也上🔥好多喜劇節目了,現在的喜劇人全都是喜劇界老人了,唯一一個新手還是外國人。

果然是拿流量說話的時代,實力都不重要了,誰火誰就能出道,誰火誰就能得獎,真是個娛樂至死的年代,呵呵。


cha猹


音樂圈早就死了,死在很久之前。

當年唱片工業興盛的時候,製作音樂的流程只掌握在唱片公司手中。他們做出的音樂質量上乘,歌迷唯有在他們提供的音樂的挑選自己的喜歡的一類,而CD和卡帶是僅有幾個物質載體,那是真正的音樂時代。

但誰能知道,千禧年之後沒多久,互聯網的崛起,給大眾撕開了一個口子,導致唱片工業徹底崩盤。“網絡歌曲”開始席捲而來,首當其衝的是彩鈴,然後是mp3等載體。但緊下來就是唱片工業的黑暗十年。部分銷售唱片的音像店陸續開始關門,因為沒有人買唱片了,他們只能另謀出路。

資本將眼光投向了新市場,音樂在大眾眼中開始變得娛樂化。大眾的眼光變了,人們更希望看到更多娛樂性的東西,於是他們不再重視起音樂,就連最重要的頒獎都沒人看了。

在華語音樂的歷史上,曾出現過很多獎項,比如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中國金唱片獎、CCTV音樂盛典等等很多獎項,但到現在這些獎項要麼已經消失,要不毫無任何影響力。唯一留下就是臺灣的金曲獎,在曾經臺灣樂壇大師輩出的年代,金曲獎一度是華語樂壇的風向標。可到現在對於樂迷而言知道一下結果就好了,用不著守著電腦等現場。因為這麼多年下來,這些頒獎禮依舊還是明星的堆砌,頒獎現場的表演環境也和平時接個商演沒什麼區別,粉絲直接失去了興趣。

在中國的音樂圈,人們只顧華麗的包裝包裝下的宣傳效果,並不注重關注音樂本身。這一切在這個音樂不受重視的國家,已經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經年累月以後,人們都想看到更多娛樂性的東西,什麼東西火,他們反而就去看什麼。音樂圈,在我眼中變成了娛樂圈。


潛潛醬


我認為這是一種必然發展,每個圈子都在不段的進化若果只停留不前的,必然會被時代所拋棄,就像你60年代喜歡聽戲曲,00年代就更喜歡多元化,這說明時代在變,人喜歡的東西也在改變,改變了才更能讓大眾接受,因為音樂本來就是唱給人聽得,音樂本來就是一種欣賞的物質,所以趨於娛樂化也是多元化發展的一種吧!

曾經一度覺得中國音樂已經落寞了,滿大街的學貓叫,網紅歌曲讓我有些心痛,但是隨著我聽歌越來越多,瞭解到越來越多的歌手,我覺得中國音樂還是有很多好的歌手,好的歌曲,我們自己完全有實力創造出好的音樂,而並不是音樂榜單上那些讓我空歡喜一場的抄襲作品。但是這些歌手現在也在趨於娛樂化,但是娛樂化以後我覺得這個歌曲更好了,也讓我更瞭解這個歌手了,不然你光有歌曲而沒有流量又怎麼會創造下去呢,娛樂化是趨勢,在這個物質橫流的年代保持多元化才能生存下去,咱們有很多文藝已經沒落就是沒有跟上時代,都是時代的產物要是跟不上自然會落下!

如何去看待現在的音樂圈趨於娛樂化的現象我覺得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更說明了他在變化在進化!


騎豬曬陽陽


其實,關於“娛樂化”,人民日報2006年有一篇報道,“娛樂化”早就開始了,甚至2005年的娛樂化形成了一股潮流。

電視節目“選秀”,網絡裡“做秀”,作家講“明星效應”,出版商在書名和包裝上只求賣點,對人物的介紹也開始標榜所謂“娛樂化報道”,連詩歌界都想推出“天王”,各個行當似乎無不以娛樂化為改革的法寶。至於那些排行榜、網絡歌曲、娛樂節目、電影大片,更是娛樂再娛樂,好像惟有娛樂化才是起死回生、轉危為安的靈丹妙藥。

一:信息技術普及帶來娛樂“泛化”

可以說,媒體或者多媒體已成為當今娛樂化最有效的製造渠道,電視、網絡、手機、遊戲等等的空前發展,炫鈴、短信、點擊、下載、帖子的大普及,為人們全面參與娛樂化創造了無限的空間。什麼事情都可以聯網,任何東西都不妨互動,當場釋放、隨時推選、就地發佈、立竿見影,使人們心理加生理的某種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滿足,也在一夜之間造就了許多形形色色的“網絡紅人”。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楊曉魯說,商品經濟的飛速發展,多媒體等視聽手段的豐富,為娛樂業的繁榮和娛樂“泛化”提供了外在條件。娛樂與商品經濟在物質層面上具有相似性,講究包裝、時效、感官滿足,可以讓心靈得到短暫快速的撫慰,容易被人們接受。而且,娛樂化的出現,也使我們重新重視形式,認識到視聽手段的重要性,這些恰恰都是我們長期的弱項。

  中國音樂學院教授謝嘉幸認為,信息技術進步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人們獲取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改變了人們參與娛樂、製造娛樂的形式。娛樂化不能不說與此有關。

二:娛樂不能代替優秀文化

  在承認娛樂合理性的同時,專家也對用娛樂替代文化的現象和娛樂中的徹底庸俗化傾向加以嚴厲批評。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葉小鋼認為,現在值得憂慮的是,代表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優秀文化,尤其是那些有思想深度有長遠文化價值的作品,正在被“娛樂化”所侵蝕甚至取代。優秀產品太少,能夠滿足人們思考和純藝術享受的作品匱乏,觀眾自然就要轉向另一方面。

  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傅瑾說,健康、正常的文化產業不能只剩下娛樂,人們除了淺層感受以外也需要深層感悟。那些經過長期醞釀和積澱的產品,其魅力和價值不在短暫的興奮,也不僅限於外觀的愉悅。

  謝嘉幸認為,過度的娛樂和過分的感官享受,娛樂的徹底庸俗化,會侵害人們的情感,肢解人們的生活,比如那些聲勢浩大的“造秀”、“選秀”,時間長了,就成了病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