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購中國呼吸機!嫌白宮速度慢,地方官員親自出動搶貨

導讀:很多等待接收貨源的運輸設備是專機,還有的直接將軍機派了過來。


“呼吸機!呼吸機!呼吸機!這是我們目前最需要的東西。”

作為美國新冠肺炎疫情震中,紐約州長Andrew Cuomo上週在面對媒體時急切表示。

Cuomo當時提到,紐約州總共擁有5000-6000臺呼吸機,而實際需求可能高達3萬臺。至於如何彌補這一缺口,他稱,“我們已經派人在中國採購呼吸機。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實時統計系統,截至美國東部時間3月30日晚6點,全美共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61367例,死亡2956例,治癒5595例。

搶購中國呼吸機!嫌白宮速度慢,地方官員親自出動搶貨

搶購中國呼吸機!嫌白宮速度慢,地方官員親自出動搶貨

在過去24小時,全美新增確診病例21692例,新增死亡病例520例。其中,紐約州的確診患者66497例,紐約市37453例。

搶購中國呼吸機!嫌白宮速度慢,地方官員親自出動搶貨

搶購中國呼吸機!嫌白宮速度慢,地方官員親自出動搶貨

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過程中,呼吸機作為能夠在體外供氧的設備,在患者因肺部病毒感染導致血氧急劇下滑時,能及時輸送氧氣保證其他器官不至於快速衰竭,從而為救治贏得寶貴時間。

隨著海外疫情愈演愈烈,尤其是美國感染人數仍在快速爬坡,呼吸機成了目前最為搶手的醫療設備。上至特朗普,下至美國各州的地方官員,無不想盡辦法購買這一救命設備。

而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此時就成了他們緊緊盯著的最重要貨源地。

01

臨到用時方恨少

在正常情況下,呼吸機並非存在大量需求的醫療物資。一家普通醫院配備幾十臺就足以滿足正常使用需要。

但是在目前,對於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來說,呼吸機成了最終的生命依靠。在全球感染人數暴增之際,呼吸機的需求也在暴漲。

美國重症醫學會(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預計,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全美需要使用呼吸機的患者可能會高達96萬。相比之下,美國總共擁有的呼吸機數量才20萬臺左右。

紐約現有呼吸機大概為5000-6000臺,美國聯邦政府向紐約州援助了400臺,近期該州在採購的數量為7000臺。

對於這一巨大的需求,Cuomo上週在面對媒體時也做了解釋:

現在很多人患了呼吸道疾病,所以他們需要呼吸機。

需要使用呼吸機的非新冠肺炎患者通常使用3-4天就足夠了,而新冠肺炎患者需要使用的時長達到11-21天。二者的週轉速度不一樣。

呼吸機的短缺對於一線醫護人員來說,是非常讓人痛苦的事情。

上週有媒體報道稱,在西班牙,因為呼吸機的短缺,當地醫護人員不得不面臨的問題是,面對同樣都需要使用的呼吸機的患者,究竟應該給誰用。他們的選擇,也就直接決定著誰生誰死。

紐約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作為美國頂級醫療機構,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開始允許臨床醫生來決定如何分配呼吸機的使用,以免延誤治療。此前,按照紐約州2015年的指導意見,醫院應指定專人或者專門的委員會來做這個決策,以避免利益衝突,也不至於讓醫護人員面臨過大的抉擇壓力。

02

嫌白宮速度慢,

地方官員親自出動搶貨

為應對呼吸機短缺問題,美國政府此前與通用汽車就生產呼吸機進行談判,當時合同價值高達10億美元,但是二者在交付日期上未能談攏,最終談判破裂。

3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動用《國防生產法》授予總統的權力,要求通用汽車開始生產呼吸機。

特朗普當天發表聲明稱,因時間緊迫,聯邦政府已放棄與通用汽車公司的談判,並指責通用汽車“浪費時間”。

儘管在《國防生產法》下,美國多家公司已獲准生產呼吸機,但是現實情況是,呼吸機並不像口罩和體溫計那樣相對容易生產。生產呼吸機的門檻要高得多,產能提升並非易事。

據媒體近日報道,通用汽車和呼吸機制造商Ventec計劃生產20萬臺呼吸機,兩家公司目標是在4月底開始交付呼吸機,預計本週開始生產。

福特汽車則與通用電氣醫療公司合作,計劃在未來100天內在美國密歇根州生產5萬臺呼吸機,且將具備月產3萬臺的能力。

福特預計將在4月底生產1500臺呼吸機,在5月底前生產1.2萬臺,在7月4日前生產5萬臺。

但遠水解不了近渴,進口就成了重要依賴。

就在剛剛過去的週日,包括呼吸機以及防護服在內的一批醫療物資,已從中國運抵紐約。負責這批物資進口的,正是特朗普女婿Jared Kushner,他聯合了McKesson Corporation以及Cardinal Health等一批民間醫療設備渠道商共同完成這一工作。

在週日當天,來自這些公司的代表在白宮受到了特朗普的接見。當天白宮發言人表示,白宮正安排空運設施,幫助這些企業從海外共同採購醫療物資。

除了美國聯邦政府之外,美國地方政府官員以及議員也在採取行動。

在他們中一部分人看來,聯邦政府的動作太慢了,很容易導致貨源被其他國家搶走了。他們利用此前與中國城市達成的姐妹城市協議,利用在各地設立的辦公室,竭盡一切可能敲定從中國供應商採購的協議。

03

中國企業加班加點,

海外出動專機、軍機接貨

這種需求的暴增,也讓中國呼吸機廠商的設備變成7*24運轉。

大量國家對呼吸機貨源的爭搶,從他們派過來的運輸設備可見一斑。據媒體報道,很多等待接收貨源的運輸設備是專機,還有的直接將軍機派了過來。

醫療設備銷售平臺南京貝登醫療的供應鏈總監吳傳普對媒體表示,目前中國所有的呼吸機生產商全都在以最大產能生產,他們被海外需求淹沒了。

據吳傳普介紹,這些訂單可以讓國內企業滿負荷生產到5月了,而南京貝登平臺上依然每天還有60-70個新增訂單,每個訂單都涉及成百上千臺呼吸機。

工信部昨日數據顯示,截至3月29日,國內主要呼吸機企業累計向全國供應呼吸機2.7萬多臺。3月19日以來,在保障國內需求的同時,已向國外提供有創呼吸機1700多臺。

對於全球搶購中國呼吸機的情況,工信部在昨日也進行了回應。工信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許科敏介紹,目前中國有創呼吸機生產企業共有21家,其中8家的主要產品(周產能約2200臺)取得了歐盟強制性CE認證,約佔全球產能五分之一。目前已簽訂單量約2萬臺,同時,每天還有大量的國際意向訂單在洽談。

許科敏稱,一臺呼吸機有上千個零部件,主要的零部件供應商不僅有在國內的,也有一些在國外包括歐洲。在疫情影響下想大規模增產並非易事,全部滿足所有需求也是不現實的。

許科敏提到:

可以說,我們的企業為全球疫情防控一直在馬不停蹄、加班加點。據我所知,大多數企業都是三班倒,一刻不停地生產,甚至部分研發人員也被派上生產線。

為繼續向有關國家及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3月29日我們專門召開了重點醫療裝備產業鏈協同擴產視頻會,組織了國內有創呼吸機重點企業、地方有關部門,摸底企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研究產業鏈協同擴產措施。同時,我們也要求企業要嚴格質量管控,加強安全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